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化管理机制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优化管理机制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优化管理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古典管理学派法约尔指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它是“一种分配于领导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职能,是一个为了达到同一目标而协调集体所做的努力的工程。

”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在他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说到,“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特定目标,则这个领域必然会被忽视。

”因而,优化学校管理机制,对于深刻认识学校管理规律、提高管理效益、逐步实现办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校建立了《优化学校管理机制的研究》课题,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落实的基础上,我们强调的是“人文教育”——即“以人为本”的管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性是学校管理的根本。

一、尊重每一位教师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要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因为教师是每一项具体工作的执行者和落实者。

学生是流动的;而教师群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只有建立了一支团结和谐、蓬勃向上的教师队伍,才能使学校健康、有序、持续的发展。

1.尊重教师的人格。

学校管理最优化就是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尽力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教师的积极态度来引导富有创造个性的学生去塑造完善的自我、成功的自我。

每一位教师对于领导、同事、学生及周围人的看法和评价都是很重视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因此,学校领导要从自己的言语、思想、工作的安排上,让教师真切体会到对其人格的尊重,让他知道自己在学校中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把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求得他人的肯定和认同。

让每一位教师都感觉自己是最重要的。

2.尊重教师的情感。

由于常年与生动活泼的孩子在一起,教师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细腻的,同时,又是很脆弱的。

作为领导者,要充分认识情感教育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要与教师说心理话、交真心朋友;要能够体察到教师每一天的情感变化,帮助他处理好与事业、家庭中产生的烦恼与矛盾;要能够体谅教师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可能不理智的情感宣泄;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做到与教师在情感上的交流。

让教师舒心地工作每一天。

3.尊重教师的思想。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教师在思想观念上的创新是珍贵的。

尽管有时可能不成熟、不具体,甚至可能不切实际,但作为领导者要珍惜、要尊重。

学校重大事情
要广泛征求教师及教工代表的意见;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要认真倾听教师及教工代表的反映;学校的各项活动要切实体现教师的心声。

4.尊重教师的劳动。

客观地说,教师的地位在社会上还不是很高,这或多或少影响着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注意运用激励原则,以求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最大值”。

采取目标激励、领导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信任激励、物质激励等,让教师从心理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从而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实现从“善教”到“乐教”的转变。

二、尊重每一位学生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实施,在学校管理的另一层面——学生管理中,我们努力追求“以学生为本,把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

1.以学生为中心。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应围绕学生为中心开展,因此,我们强调要以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进行教育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宽容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勇于创新;要从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感悟、学生的喜、怒、哀、乐出发,创造出非常融洽和谐相通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尊重学生的情感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促使学生能够做到:实行自定目标、倡导自我激励;摆脱师长监督,鼓励自觉学习;努力发展特长,允许自主选择;培养自主意识,落实自我管理;引导自我评价。

最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2.给学生以爱心。

教育的真谛,就在于以仁爱之心点燃希望之火,以信任之剑斩断心灵枷锁,以唤醒之手开启知识大门。

爱,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归宿,是手段和方法,是技巧和策略。

我们认识到:人皆可以为尧舜,向真向善向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肯定的。

我们就是要去发现这些,然后帮着学生壮大和发展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

因此,我们的教育工作一切从“爱”出发,对学生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而是尊重其人格尊严的一种悟式教育;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永保人类最珍贵的品质,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责任;教师要用真心爱学生,关怀学生,要让每一位老师认识到:人生天地间,最重要的精神是“人文精神”,最珍贵的关怀是“人文关怀”。

使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爱心。

三、强调民主和科学,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校长是教师的教师”。

俗话又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因此,学校领导能否做到决策正确,是否能以身作则,对于学校管理成效举足轻重;在平时的各项工作中,学校领导率先垂范,给教师做出榜样,是学校具有生命力的关键;学校领导要和教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给教师以动力和航向。

“以人为本”的根本是民主和科学。

民主,是集思广义;科学,就是使计划、制度等规范。

学校要力争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氛围,建立人人在平等基础上的有序竞争和交流,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以人为本”的实施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夯实校园文化底蕴,凸显人文教育、关爱生命、关爱自然。

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凝聚、激励、控制等功能,提高校园的吸引力,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作为德育教育的基点,做人的准则,从而塑造校园人的品格,锤炼校园人的灵魂,最终达到学校管理“以人为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