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泵操作流程1.固定机器,将输液泵固定在稳定的输液架上2.连通电源,按下电源键3~5秒3.安装输液管4.设定输液参数,按设置键设定参数5.从输液管中排除气泡,先按开始键输液,将气泡排除输液管后按停止键6.清除累剂量,按下清除键7.输液组件扎入患者,把输液组件与患者相连8.开始输液,按下启动键9.输液完成,按下停止键10.关闭电源,按下电源键3~5秒输液泵的维护与保养1.保持机器的清洁,用温水打湿的软布擦拭设备表面的输液液体2.可用棉球沾75%的酒精擦拭机器外壳进行消毒,消毒后房间通风2小时3.在擦拭前,关闭输液泵电源并切断交流连接4.不能用类似二甲苯、丙酮或者类似的溶剂清洁输液泵,以免造成外壳腐蚀5.每隔6个月用量筒对机器进行一次输液流量检查6.电池耗尽衰竭时,及时更换7.每月应当使用电池工作一次以耗尽电量,直至输液泵自动关机8.每隔6个月需要对电池进行检查注射泵的操作流程1.固定系统,将注射泵固定在稳定的输液架上2.接通电源,按下电源键3.安装注射器,并消除注射器及其相连的输液组件中的空气4.设置流速,通过旋转调节旋钮来调节流速5.清除累剂量,按下清除键6.接入患者,把输液组件与患者相连7.开始注射,按下开始键8.注射完成,按下停止键9.关闭电源,按下电源键注射泵的维护与保养1.保持机器的清洁,用温水打湿的软布擦拭设备表面的输液液体2.用棉球沾75%的酒精擦拭机器外壳进行消毒,消毒后房间通风2小时3.清洗系统前,关闭电源并切断交流和直流电源连接4.避免用类似二甲苯、丙酮或者类似的溶剂清洁注射泵,以免造成外壳腐蚀5.每隔6个月用量筒和秒表对机器进行一次注射流量检查6.电池耗尽衰竭时,及时更换7.每月应当使用电池工作一次以耗尽电量,直至注射泵自动关机8.每隔6个月需要对电池进行检查雾化机操作流程1.端坐体位,并且放松2.打开压缩机开关3.牙齿咬住口含器前端,并用口唇包紧或将面罩严密地罩住口鼻部4.通过口含器轻轻地吸气或面罩轻轻地呼气,呼气的气体通过口含器上的单向出气阀或面罩上的小孔被排到大气中(出气阀会自动打开)5.重复上述的呼吸,直到听到喷雾器发出接近空腔声音的变化6.查看喷雾器的出雾是否清晰可见7.当出雾变得不规则使,请立即停止治疗雾化机的维护与保养1.把导管从喷雾器上取出并且拆卸喷雾器2.在温自来水(大约40℃)中彻底清洗彭武器所有的组件至少5分钟并且加入少量洗涤剂3.在温流动水(大约40℃不含洗涤剂)中彻底冲洗所有组件4.将喷雾器的各个组件放在沸水中至少15分钟5.将喷雾器的组件放在干燥、清洁和吸水的表面并且使完全晾干(至少4小时)6.清洗/消毒之后,放入灭菌包内进行高压灭菌消毒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流程1.连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检查心电监护仪的性能及导线链接是否正常2.清洁患者皮肤,保证电极与皮肤表面接触良好3.将电极片连接至检测仪导联线上,按照检测仪标识要求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避开伤口,必要时应当避开除颤部位4.选择导联,保证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设置相应合理的报警界限5.遵医嘱记录监护参数6.停止心电监护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7.关机、断开电源监护仪的维护与保养1.每次用后关电源,仪器放置在适当环境中,关机1分钟后才能再次开机2.清洗监护仪或传感器之前必须关掉电源并断开交流电源,清洁机壳用稀释的非腐蚀性清洁液3.仪器表面及传感器清洁用纱布或软布蘸肥皂和清水,消毒可用70%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不让任何液体进入机壳4.定期校正,定期检查5.监护仪轻拿轻放,防止碰撞、摔伤6.保持电压稳定7.每次使用前后进行各项性能检查8.每次等用完电池电量后再充电电动吸引器使用流程1.检查吸引器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2.一般吸引器的负压值:0.027-0.053KPa;急救吸引器的负压值最大不超过0.08KPa3.未吸引前使橡胶管折成V形,吸引时将橡胶管恢复原状4.吸引完毕,吸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取下吸引管放进消毒液内浸泡,把贮液瓶及时清洗5.用完后,先关掉吸引器上的开关,再从电源插座上拔下电源插头,切断电源电动吸引器的维护与保养1.贮液瓶的贮液,一般是瓶容量的1/3,最多不超过500ml2.停止使用时,清洁、浸泡消毒贮液瓶及橡胶管,干燥备用3.缓冲瓶起缓冲气流作用,严禁当作贮液瓶使用,避免液体进入泵体,损坏机器4.使用结束后,关机前一定要先让负压降至0.02KPa以下臭氧消毒柜操作规程1.将清洗消毒后的物品擦干。
2.放入待消毒物品,关闭左、右室门。
插上电源插头,电源指示灯亮。
3.检查并保证柜内排气孔不能堵塞。
4.按开始键,蓝灯亮,连按消毒时间三下到指定时间30分钟,开始消毒。
5.消毒期间严禁打开门,以防臭氧外泄伤害人体。
6.使用完毕后,切断电源。
7.每周清洁保养一次消毒柜臭氧消毒柜维护与保养1.消毒柜不用时打开柜门晾干后再关闭,保持里面干燥,长期不用,隔几天加热一次,驱除潮气,免得内部电气元件受潮接触不良。
2.使用臭氧发生器的消毒柜时,要注意臭氧发生器是否正常工作。
3.清洁消毒柜之前,应拔下电源插头,用干净布料蘸些温水或中性清洁剂擦拭柜体表面,切勿用强腐蚀性化学液体擦拭,以免腐蚀柜体。
严禁用大量的水冲洗消毒柜,以免造成漏电事故。
4.如听不到高压放电的“吱吱”声或看不到放电的蓝光,说明臭氧发生器可能有故障,应及时维修。
空气波压力综合治疗仪1.检查空气波压力综合治疗仪连接是否正确,打开开关,检查性能是否良好。
2.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伸直,有伤口者穿厚裤子,以保护肢体,固定绑好传感器。
3.设置空气波压力综合治疗仪压力、时间、充气与保持的时间以及按摩的模式,压力在10—15kPa之间,充气与保持的时间一般为10s,时间为30min,模式根据病情调节(A—D模式)。
4.确认导管连接无误后,按开始键。
5.空气波压力综合治疗仪运行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病情。
6.根据病情调节其压力、时间充气与保持的时间以及按摩的模式。
7.治疗结束后,将脚套内的余气放出,并将所有参数归零。
空气波压力综合治疗仪适用范围及禁忌症1.适用范围:适用于做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2.禁忌症:1、急性炎症患者2、化脓外伤患者3、急性肺病患者4、皮肤病患者5、静脉血栓形成患者6、重心心脏病患者7、静脉循环和淋巴液循环不正常患者。
麻醉机操作流程3.检查气源、电源是否接好。
4.检查氧压是否正常、钠石灰变色情况。
5.检查流量表旋钮。
6.开机,机器自检通过。
7.正确连接回路部件并检漏。
8.选定呼吸模式9.设置相应的报警限制。
10.连接病人,监测机器运行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11.手术完后待机后关机。
并断开电源和气源。
麻醉机日常保养及维护1.每天清洁外部表面。
使用前检查呼吸回路连接是否正确2.每周用21%氧浓度校准(呼吸回路的氧传感器)。
3.每两周排空蒸发罐并丢弃麻药。
4.每月用100%氧浓度校准(呼吸回路的氧传感器)。
5.每隔一年更换蒸发罐端口上的外部O形胶圈。
6.按需进行:①气瓶轭上安装新的气瓶垫圈;排空积水器,更换吸收罐中的吸收剂。
②更换呼吸回路的氧传感器,更换一次性的塑料流量传感器胃镜操作流程1.打开总开关电源,稳压器2.分别打开各个部分电源3.联系安排病人后,连接设备各个部分4.检查注水,注气功能,灯光及吸引系统是否正常5.测试白平衡6.对患者进行安抚和解释后,嘱患者轻轻咬住口垫7.术者将镜端插入口腔,经咽喉部进入食管后,开始检查8.检查完毕,镜端退出患者口腔后,持续打水,打气十秒钟9.关掉各部分电源10.关闭总电源电子胃镜维护与保养1、使用过程中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实执行其保养维护制度,具体做到严、查、细、净、冲、存。
2、建立仪器的操作规程,建立仪器的使用维修登记档案,并实行专人负责;禁止不熟悉仪器性能者使用仪器。
3、术前须查电路、导线接触是否良好,电压是否合乎要求,仪器各部件性能是否正常,内镜是否有渗漏现象。
使用中要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使用;使用后要依次关掉各电源开关,最后加盖仪器防尘罩。
4、在进行安装、操作、洗涤内镜时须轻拿、轻放、轻取、轻操作。
5、内镜使用后要规范保存。
要求当天使用后,内镜均要在彻底清洁、消毒、干燥、保养(测漏、头端无水酒精擦拭、镜身无水酒精擦拭、按钮上油等)后储存于专用内镜柜(悬挂、稳妥),并定时开启紫外线消毒。
高频电刀操作流程1.评估病人是否佩戴金属物品,病人身体是否接触手术床及其他装置的金属部分。
2.准备高频电刀设备,接通电源。
3.打开高频电刀电源开关,确认机器自检。
4.手术医生利用手控测试电刀输出备用。
5.使用过程中洗手护士应及时用电刀清洁片清除电刀头有机物焦痂,暂时不用时将电刀放置于绝缘保护套内。
6.手术结束时关闭电源开关,拔出单双极电源线,拆除电极板,拔出电源线,清洁整理设备。
高频电刀维护与保养1.高频电刀应使用三眼插座,带有心脏起博器的病人一般不能使用高频电刀,2.使用前和使用中应仔细检查和随时注意其工作性能,3.关机之前应将各输出功率设定在较低值,以防下次使用时因过大功率突然加到病员身上导致伤害。
4.在手术结束后,应将电刀头、电极板、电凝线清洗干净,消毒后备用。
5.电刀、电凝器、脚踏、电源插头及所有附件应保持清洁干燥,置于手术间固定的位置。
6. 如机器出现故障,及时与设备科联系。
卧式圆形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流程1、通电、通水,打开设备电源开关;设置灭菌温度、设置保温时间2、设置放气模式,拨动水箱开关到“加热”,自动进水到高水位;水箱加热开始;堆放需要灭菌的物品;关闭灭菌室门;拨动灭菌室开关到“加热”,安全门锁伸出3、灭菌室充气加热升温;程序放气、灭菌、排汽、降温降压4、音乐蜂鸣音响和“工作状态图”“结束”绿灯亮(灭菌结束)、关闭灭菌室运行开关,安全门锁缩进、推出手轮和连接盘、微开关干燥、取物卧式圆形压力蒸汽灭菌器维护与保养1.不同类型的物品最好不要同时进行灭菌。
2.在每次加热前须检查水位表,看是否有足够的贮水量。
3.当蒸气输入灭菌室内,应徐徐开放冷凝水泄出器前端阀门,使冷凝水泄出器间断地排出灭菌室内空气及冷凝水,确保灭菌效果。
4.安全阀提柄每周应提拉1-2次,以保持其灵活状态。
5.电器接头,应经常检查予以拧紧,以防松动,造成过热。
6.应保持灭菌器的清洁和干燥,暂时不用时,更应予揩擦干净,以免受到腐蚀,对转动机件应及时加润滑油。
氧气吸入法操作规程1.将氧气筒推至床旁,使流量表开关向着便于操作的方向2.向病人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用湿棉签清洁鼻孔,连接鼻导管,调节氧流量,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后,将鼻导管尖端蘸水,自鼻孔轻轻插至鼻咽部,约有鼻尖至耳垂的三分之二长度,如无呛咳现象,随即将鼻导管用胶布固定于鼻翼两侧面桀骜不3.停用氧气时,取下鼻导管,关流量表,再关总开关,重开流量表,放出余气关好备用4.记录氧气的起始时间和停止时间氧气吸入法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眼光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放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