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紫杉醇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了解紫杉醇在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与发展状况。
方法:查阅近些年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总结综述。
结果:临床所应用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对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卵巢癌、食管癌等癌症都有治疗效果。
对于宫颈癌、头颈部肿瘤、对肝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于晚期鼻咽癌、膀胱癌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结论:目前临床所应用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可以阻断癌细胞分裂,对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卵巢癌、食管癌等癌症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抗癌药; 紫杉醇;临床应用;作用机制;0引言全世界6O亿人口中,每年约新增800万癌症患者,600多万人死于癌症,几乎每6秒钟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死亡。
癌症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成为研究的热点。
早在1958年美国癌症协会就发起一项历时2O余年、筛选35000多种植物物种提取物的计划。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1963年美国化学家瓦尼和沃尔首次从生长在美国两部大森林中称太平洋杉中分离到了紫杉醇的粗提物。
并发现紫杉醇粗提物对离体培养的鼠肿瘤细胞有很高活性。
由于该活性成份含量极低,直到1971年,他们才同杜克(Duke)大学的化学教授姆克法尔合作,通过X一射线分析确定了该活性成份的化学结构——一种四环二萜化合物,并把它命名为紫杉醇。
1992年12月紫杉醇被FDA批准上市,日前紫杉醇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强活性广谱抗癌药物。
1紫杉醇的说明书(表一)[10]表一剂抗肿瘤药-紫杉醇药物名称紫杉醇药物别名紫杉醇、特素、紫杉素、紫素taxifolin、taxusin英文名称paclitaxel说明紫杉醇治疗卵巢癌、乳腺癌有良好效果,对治疗前列腺癌、上消化道癌、小细胞性和非小细胞性肺癌前景良好功能作用剂量自15mg/平方米起,逐步加大到300mg/平方米不等,大部分患者用量为150~275mg/平方米。
用10%右旋糖酐稀释至500ml,静脉滴注3、6或24h不等。
以3~21天为1疗程,根据病情患者需要接受1~4个疗程。
[制剂与规格]每安瓿5ml,含30mg(剂型为50%无水酒精和50%聚氧乙基代蓖麻油)。
每盒1安瓿,20盒为1包装。
[贮藏]出厂原包装,贮存于2~8℃(36~46 f)。
2紫杉醇的药理作用机制1979年,霍唯滋(Horwitz)教授等揭示紫杉醇独特的抗癌机制,这使它进入成为一类新的肿瘤化疗药的雏形阶段。
之后,紫杉醇得到了世界各国研究人员的重视,此领域有了质的飞跃,并相继证明其可以治疗十多种癌症。
他们发现紫杉醇大多是从紫杉树皮中提取后人工半合成新型的微管类药,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微管解聚将癌细胞阻滞在G,期和M期,从而阻碍细胞分裂和增殖,促使癌细胞萎缩而发生凋亡,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经过大量的研究,紫杉醇的作用机制独特且十分复杂,现在普遍认同4种机制[14]:(1)微管稳定作用。
(2)免疫机制。
(3)诱导细胞凋亡。
(4)抑制肿瘤细胞迁移。
3临床应用3.1非小细胞肺癌目前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很不理想,5年生存率很低。
其主要原因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癌细胞对多数抗癌药物存在着耐受性,导致疗效较低。
而紫杉醇(Paclitaxel、特索)是一种新型抗肿瘤植物药,从植物紫杉醇树皮中提取。
它是唯一能促进微管聚合的药物,结合位点在聚合状态微管上。
可促微管蛋白聚合成团块和成束并使其稳定。
从而抑制微管网的正常重组,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3].9O年代报告单药治疗肺癌其有效率超过2O%后,近年来联合其他抗癌药物的报告多有报道[4]。
文献报道,紫杉醇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达2l%~24%,与顺铂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更佳[2]。
其抗癌作用机制是通过促进小管聚合成稳定的微管,并抑制其解聚,从而使游离小管的数量显著减少,进而妨碍有丝分裂间期细胞的功能,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3.2乳腺癌1991年Holmes等[5] 首次报道紫杉醇对乳腺癌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在标准的Ac方案4个周期后加用紫杉醇,可使复发风险下降17 ,死亡风险下降18%。
紫杉醇是2O世纪9O年代治疗乳腺癌最有效的药物之一[7],大量临床研究显示,紫杉醇单药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一线治疗的有效率为32%~60%,二线治疗的有效率为21%~32%,联合紫杉醇+蒽环类药物有效率为47%~94%[8,9].国外大量临床试验已证明紫杉醇疗效与阿霉素相当,单一用药有效率超过50%,而且对阿霉素耐药的乳腺癌也可取得28%的疗效,是当今治疗晚期乳腺癌最有效的药物之一[6]。
转移性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联合化疗。
紫杉醇是一种有丝分裂抑制剂,属周期特异性药物,其作用机制是能与细胞微管蛋白结合,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阻断有丝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还诱导肿瘤细胞凋亡[1].紫杉醇还有免疫修饰功能,作用于巨噬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促进释放白细胞介素(il)和干扰素(ifn),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2].表阿霉素主要作用是直接嵌入dna碱基对之间,干扰转录过程,阻止mrna的合成而起到抗肿瘤作用。
在乳腺癌治疗中,单药紫杉醇有效率为39%,表阿霉素有效率为34%[3],但gebbia等[9]报道紫杉醇与表阿霉素联用对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率达70%。
我科采用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突出(63.2%)。
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以白细胞下降为常见,短期内给予g-csf 支持治疗,无病人感染;恶心、呕吐多为ⅰ~ⅱ度,给予恩丹西酮、地塞米松等治疗后能缓解;出现了紫杉醇特有的关节肌肉酸痛、神经毒性等反应,但未见因化疗毒性而减少剂量的病例。
据报道,应用紫杉醇过敏反应发生率为39 %[4],本组患者在治疗前给予常规预防用药,无1 例发生过敏反应。
以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作为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案疗效较好,且患者能够耐受,临床应广泛推广。
3.3胃癌近年来晚期胃癌化疗研究出现高潮,主要有4大类6种新药[11].PTX是从紫杉树杆或树皮中提取的天然物质,是一种新型抗微管药物,能够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微管,抑制微管解聚,导致微管排列异常,使纺锤体失去正常功能而导致细胞死亡。
PTX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G2期和M期。
近年来紫杉类药物广泛试用于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单药治疗胃癌的有效率为11%~23%[11].PTX也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除抗癌作用外,还能上调肿瘤组织内的胸苷磷酸化酶表达,与5一Fu有协同作用。
但它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恶心呕吐,而且大多为I一Ⅱ度,经及时处理均能按时完成化疗[11].3.4卵巢癌卵巢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高,术后必须继续化疗治疗,使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卵巢癌,因其毒性反应大,费用高,治疗期间给患者带来身体不适和心理上的压力,造成治疗和护理困难,治疗前我们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治疗过程中,加强对药物毒性反应的观察。
国内外报道[12],紫杉醇加铂类治疗卵巢癌的有效率为60%—70%,因卡铂无顺铂的神经毒性,卡铂与紫杉醇的联合化疗正逐步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们的相互之间的作用无影响,有协同作用,能提高疗效。
脱发是是最严重的副作用,可以带冰帽预防,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血液循环,减少组织细胞代谢和吸收,减少组织细胞供养,代谢降低,从而降低药物毒性作用。
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对身体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化疗前与患者的宣教和沟通、预处理、化疗中的专人守护、重视患者的主诉等是预防毒副反应及并发症的重要环节,对减轻化疗毒副反应,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3.5食管癌食管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早期食管癌无特殊临床表现,待出现吞咽困难时已是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故化疗有着重要地位。
以往常用的DDP、5一Fu、丝裂霉素、博莱霉素单药有效率15%一20%[13]DDP联合5一Fu即PF方案仍是目前治疗晚期食管癌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但疗效欠佳。
紫杉醇(paclitaxel,PTX)是一种新型抗微管类药物。
对G2和M期细胞敏感,作用机制独特,对多种癌细胞有显著疗效。
在食管癌中单药有效率可达17%一31%,与DDP无交叉耐药,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13].,多西紫杉醇能上调肿瘤组织中的TP活性4~8倍,故与卡培他滨联合有协同作用[13].Lorenzen等[13]应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作为一线或二线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获1例CR,10例PR,总有效率46%,中位TTP 6.1个月,中位OS 15.8个月,主要毒副作用粒细胞减少42%,手足综合征29%,无治疗相关死亡.3.6其他紫杉醇对于宫颈癌、头颈部肿瘤、对肝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于晚期鼻咽癌、卵巢癌、膀胱癌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4结论与展望临床所应用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对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卵巢癌、食管癌等癌症都有治疗效果。
对于宫颈癌、头颈部肿瘤、对肝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于晚期鼻咽癌、膀胱癌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而目前临床所应用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可以阻断癌细胞分裂,对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卵巢癌、食管癌等癌症有较好疗效。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可以知道,紫杉醇的联合用药对于治疗肿瘤有着很好的疗效。
例如:上述紫杉醇的临床应用中,紫杉醇与顺铂联合用药对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与表阿霉素联合用药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更佳,且患者能够,临床应用广泛。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紫杉醇与卡柏用药时对身体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时应谨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癌症的发病率也相应的在增加,癌症就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
但由于紫杉醇的提取非常的不易,造成紫杉醇供的不应求,以至于只有少数患者有幸使用紫杉醇治疗。
随着对该类药物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其来源已逐渐成为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瓶颈。
据国外咨询公司推测和预测,到2012年,全球紫杉醇原料药总消耗量将达1078kg。
国际市场紫杉醇原料药的供应缺口约在300~400kg。
因此紫杉醇缺口还相当大,可以预期,随着获取紫杉醇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将会逐渐解决紫杉醇的来源问题,有望在短期内实现商品化,有效降低紫杉醇应用成本,为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
同时随着制剂技术的发展,新型脂质体、磁性微粒制剂等新型靶向给药系统的相继开发,以及利用单克隆抗体结合物进行靶向给药,可以进一步提高药物的靶向性,从而为紫杉醇的肿瘤化疗开辟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1] 陆永奎,胡晓桦,李永强,等。
以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06,14(3):279-281.[2] 胥彬。
抗癌药物研究的新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2001 ,16 (5):289-291[3] 周际昌,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