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兽医课件:鸡球虫病

兽医课件:鸡球虫病


病变
毒害艾美耳球虫: 寄生于小肠中1/3段,小肠中段高度肿胀,有时可达正
常体积的两倍以上;肠管显著充血,出血和坏死;肠壁增 厚。常内容物中含有多量的血液、血凝块和脱落的粘膜。 从浆膜面观察病灶区,可见到小的白斑点和红瘀点
病变
巨型艾美耳球虫: 病变发生在小肠中段,从十二指肠袢一下直到卵黄蒂以 后,严重感染时病变可扩散到整个小肠。主要病变为出血 性肠炎,肠壁增厚、充血和水肿,肠内容物为粘稠的液体, 呈褐色或红褐色。严重感染时,肠粘膜大量崩解

五、致病作用与症状
1.致病作用:破坏肠粘膜,引起肠管发炎,上皮细胞 崩解,消化机能障碍,产生有毒物质,发生自体 中毒
2.症状:患鸡精神不振,翅下垂、弓腰、先是饮多食 少,严重后饮少食少、血便、贫血、脱水、不同 程度的死亡率、生产性能下降
六、病变
柔嫩艾美尔球虫:
主要损害盲肠,感染后第4天末,盲肠高度肿大,出 血严重,肠腔中充满凝血块和盲肠膜碎片。感染后第6和 第7天,盲肠心逐渐变硬和干固,第8天可从粘膜上剥落下 来,上皮第10天即可修复。病变常可从浆膜面观察到,外 观为暗红色的瘀斑或连片的瘀斑
防治
抗球虫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引起虫体的 抗药性,甚至产生抗药虫株,因此,必须合理使 用抗球虫药。对肉鸡生产常以下列两种用药方案 来防止虫体产生抗药性: ▪ 穿梭方案:在一个饲养周期内,换用两种或三种 不同性质的药物,即在开始时使用一种药物,至 生长期时使用另一种药物 ▪ 轮换方案:季节性或定期地变换药物。即每隔三 个月或半年或一年或二三年改变一种抗球虫药
三、鸡球虫的生活史
艾美耳属球虫的生活史属直接发育型,不需要中间宿主,发育需要经过 三个阶段: (1)无性生殖阶段,在其寄部位的上皮细胞内以裂殖生殖法进行 (2)有性生殖阶段,形成大小配子,大配子和小配子结合形成合子 (3)孢子生殖阶段,合子变为卵囊,卵囊发育形成孢子囊和子孢子
感染性卵囊:含有成熟子孢子的卵囊 内生性发育: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在宿主体内进行 外生性发育:孢子生殖是在外界环境中进行
七、诊断
成年鸡和雏鸡的带虫现象极为普遍,所以不能 只根据从粪便和肠壁刮取物中发现卵囊,就确定为 球虫病。正确的诊断,须根据粪便检查、临床症 状、流行病学调查和病理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等加以 综合判断
八、防治
1.药物防治:
在使用抗球虫药时,应强调一个基本观点,即药 物预防的效果总是要好于药物治疗,因为不能预计 球虫病发生的确切时间,一旦出现症状和造成组织 损伤,再使用药物往往已无济于事。若实施治疗, 不晚于感染后96 h,可适当降低死亡率
病变
早熟艾美耳球虫: 寄生于十二指肠和小肠的前1/3段,致病力弱
病变
和缓艾美耳球虫: 寄生于小肠前段,致病力弱,其病变一
般不明显
病变
变位艾美耳球虫: 寄生于十二指肠袢至盲肠和泄殖腔
病变
哈氏艾美耳球虫: 可引起十二指肠和小肠出血点、卡他性
炎症、含水样肠内容物
病变
几种艾美耳球虫的寄生部位的比较
防治
常用的抗球虫药物有以下几种:
▪ 氨丙啉(Amprolium),按0.0125%混入饲料,从雏鸡出壳第1天用到屠宰上 市为止,无休药期
▪ 尼卡巴嗪(Nicarbazinum),按0.0125%混入饲料,休药期为4天 ▪ 球痢灵(Zoalene),按0.0125%混入饲料,休药期为5天 ▪ 克球多(Clopidol),按0.0125%混入饲料,无休药期;按0.025%混入饲料,
休药期为5天 ▪ 氯苯胍(Robenidine),按0.0033%混入饲料,休药期为5天 ▪ 常山酮(Halofuginone),按0.0003%混入饲料,休药期为5天 ▪ 杀球灵(Diclazuril),按0.0001%混入饲料,无休药期 ▪ 莫能菌素(Monensin),按0.01%-0.0121%混入饲料,无休药期 ▪ 拉沙罗菌素(Lasalocid),按0.0075%-0.0125%混入饲料,休药期为3天 ▪ 盐霉素(Salinomycin),按0.005%-0.006%混入饲料,无休药期 ▪ 那拉霉素(Narasin),按0.005%-0.007%混入饲料,无休药期 ▪ 麦杜拉霉素(Maduramycin),按0.0005%-0.0006%混入饲料,无休药期
病变
堆型艾美耳球虫:
寄生于十二指肠和小肠前段,病变可从十二指肠的浆膜 面观察到,病初肠道粘膜变薄,覆有横纹状的白斑,外观 呈梯状;肠道苍白,含水样液体。轻度感染的病变仅局限 于十二指肠袢,每厘米只有几个斑块;但在严重感染时, 病变可沿小肠扩展一段距离,并可能融合成片
病变
布氏艾美耳球虫:
通常寄生于在卵黄蒂至盲肠连接处,感染早期, 粘膜被小的瘀点所覆盖,粘膜稍增厚和褪色。严 重感染时,粘膜严重受损,凝固性坏死出现在感 染后5-7天,整个小肠粘膜呈干酪样侵蚀,在粪便 中出现凝固的血液和粘膜碎片
鸡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
一、鸡球虫病概述
▪ 分布广 ,全世界分布,凡是养鸡的地方都会有鸡 球虫存在
▪ 发病率、死亡率高,发病率50-70%,死亡率2030%,严重时达80%以上。
▪ 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全球损失为20亿英镑/年, 我国仅抗球虫药2.4 -4.8亿元/年;耐药虫株防不 胜防;药物残留问题,仅96-2001欧盟关闭5年, 少出口3万吨鸡胸肉/年(外汇7000万美圆)
四、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
▪ 鸡是上述各种球虫的唯一天然宿主。一般爆发于3-6周龄雏鸡, 很少见于2周龄以内的鸡群
▪ 感染途径:摄入孢子化卵囊。被鸡粪污染的饲料、饮水、土 壤或用具;其它种动物、昆虫、野鸟和尘埃以及管理人员, 都可成为鸡球虫病的机械传播者
▪ 卵囊对恶劣的外界环境条件和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 饲养管理条件不良能促进本病的发生 ▪ 发病时间与气温和雨量有密切关系,通常多在温暖的季节流
二、病原体
寄生于鸡的艾美耳球虫,全世界报道9种,球虫学界公认有7种: 柔嫩艾美耳球虫(E. tenella) 巨型艾美耳球虫(E. maxima) 堆型艾美耳球虫(E. acervulina)和缓艾美耳球虫(E. mitis) 早熟艾美耳球虫(E. praecox) 毒害艾美耳球虫(E. necatrix) 布氏艾美耳球虫(E. brunetti) 变位艾美耳球虫(E. mivati) 哈氏艾美耳球虫(E. hagan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