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装面料的质感表现

服装面料的质感表现

服装面料的质感表现澧县职业中专学校陈莹燕课型:新授课课时:2节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几种常见服装面料的特点及质感表现方法。

2,让学生掌握薄型花棉布的着色方法和步骤。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作一些新的尝试和研究,从而创造出新的面料质感表现技法。

重点难点:薄型花棉布的具体着色步骤与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举例法、图片演示法。

设计理念:学生已经进入了服装效果图着色的入门学习,但还对面料的特性不了解,绘制技法还不成熟,因而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各种面料的特点,并对典型面料做全面的绘制陈述,结合多媒体演示绘制步骤,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

教具器材:多媒体一、教学过程:1、提问:组成服装的三要素?画好时装画的关键?学生答:款式、色彩、面料是组成服装的三要素。

画好时装画的关键在于画好人体和服装。

老师总结:面料质感表现在时装画中的作用犹为重要。

2、服装面料的观感:丝绸面料:轻薄飘逸,柔软,悬垂感好,富有光泽。

绸缎面料:光泽柔和,织纹精致。

粗纺面料:质地较厚,硬而挺,色泽沉稳,外观粗糙。

精纺面料:外观精细、平滑、面料挺而爽。

皮革面料:光感强,外观平滑。

毛皮面料:质地厚、硬,外观粗犷。

3、薄型花棉布的具体着色步骤:(运用多媒体演示绘制步骤)a、画好人体,在人体的外围画出服装的外轮廓,结构线以及一些细节,并用钢笔或毛笔勾线。

b、着肤色,头部刻画。

c、着服装的大体色调。

d、画服装花纹。

e、整理阶段——加深暗部,画好投影,突出立体感,进行回顾总结。

4、几种常见面料的质感表现方法a、印花布质感表现印花布的绘制方法有两大类:一是涂底留花法,就是先用铅笔定出花样位置,然后用尖毛笔一个接一个地涂周围的底色,花色就是画纸色。

二是画花留底法,就是用毛笔画出花的形象,而不去画底色。

b、白色面料质感表现白色面料不是用白颜料画,而多是利用画纸的底色,采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深色边线及明暗变化来表现白色,衣纹是刻画的重点,投影亦不可少。

c、牛仔面料质感表现牛仔布是一种具有粗糙质地的面料,再加上砂洗效果,极具特点。

刻画时,可先平涂底色,再用深一度的颜色制造砂洗效果,可使用宽水彩笔蘸干色,在上面画出明暗。

d、毛皮面料质感表现毛皮,是一种柔软的具有一定厚度的面料,着色顺序可先深后浅,先画暗部和明暗交界线颜色,接着画中间灰色,并注意暗部略有反光,最后画亮部色。

毛皮感,主要体现在边缘处如外轮廓处,明暗交界处等等。

这些地方要注意线条的穿插和疏密关系。

线条要顺着毛向画,要力求画出毛皮的厚度。

e、绸缎面料质感表现绸缎,此类面料的特点就是反光强烈,并有丰富的灰色层次,因而较薄而清淡的颜色更适合表现其质感。

可利用清水渲染的方法进行,要注意衣纹起伏的色彩自然过渡及多处强烈的亮光。

投影和反光必不可少,且要有深浅变化。

5、优秀时装画赏析二、小结:主要讲授几种常见面料的质感表现方法,而重点介绍了薄型花棉布的具体着色步骤与方法。

三、作业:表现薄型花棉布的效果图一幅。

四、教学反馈:1. 服装人体比例不准,动态不优美。

2. 款式缺乏新意。

3. 画面效果太“平”,缺乏立体感。

4. 色彩偏暗,视觉冲击力不强。

第一节服装原型的形成与特点澧县职业中专学校陈莹燕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原型基本知识,了解服装原型的概念,以及它是如何从立体到平面形成的;掌握服装原型的特点。

二、重点难点:服装原型的结构特征与服装原型形成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举例法、示范法。

四、教学过程:(一)什么是服装原型服装原型创立于日本,是一种科学的裁剪方法。

它是以人的净尺寸数值为依据,将人体平面展示后加入基本放松度制成的服装基本型,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各种的服装款式变化,如根据款式造型的需要,在某些部位作收省、褶裥、分割、拼接等处理,按季节和穿着的需要增减放松度等。

服装原型只是服装平面制图的基础,不是正式的服装裁剪图。

(二)原型结构的形成人体是多种曲面的集合体,人们用平面的材料通过各种方法组合成曲面去符合人体,达到贴体、舒适、美观的目的。

而这平面的几何形状则是原型的基本构成形式。

(三)原型结构的特点1、原型是人体理想化的图型原型是人体的基本型,是理想化的图形,其本身无任何意义。

它的形成经过了立体到平面。

平面到立体的实践过程。

而且在测量了许多人体部位的数值,对数据经过科学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后才确定的较为合理,具有代表性的量值,最后依据其量值设计一个标准化,理想化的图形,它是达到款式造型设计的基本途径与手段。

2、女装原型间的转换女装原型一般由上衣原型、袖原型和裙原型组成。

其中上衣原型经归纳还可以划分为三类型:第一种是胸省量集中于腰围线上的原型,胸部突起的程度可以通过胸高量直观的看出。

日本的文化式、登丽美式便属于这一类。

第二种腰围线呈水平状的原型,胸省量可以通过腋下省、间省等形式表达。

第三种是胸省来年感分解为两部分省缝的原型,这类原型包含胸、腰两部分省量,特别适合作胸部丰满且立体感较强的服装。

3、原型的应用范围原型使用面广泛,适用性强。

无论何种体型,只要胸围储存相同均可以使用同一个规格的原型。

而同一个人的内衣乃至外套大衣也仍可以使用同一规格的原型,只是根据相应款式的需要决定调整量的大小和形状。

三调整量大小问题较难掌握,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

第二节各种原型结构的分析比较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美、英、日、中四种不同原型结构设计的方法,了解各国体型与服装结构的关系,经过比较掌握它们的异同点。

二、教学重点:四种原型结构设计的方法及特点,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三、教学难点:原型结构设计方法的比较。

四、教学过程:一、美、英、日、中原型的图形比较(一)美国女装原型1、规格尺寸的参考女青年规格:适宜年轻、苗条的体形,介于少女和发育成熟的妇女体型之间。

成熟女青年规格:属于女青年中较丰满而身高较矮的体型。

妇女规格:中青年妇女的体型标准。

3、原型制图要点1)作长方形:长边为B/2+1.3cm(袖窿宽的放松量)。

短边为背长尺寸。

2)袖窿深:取间高7.6cm与AH/3之和。

3)胸围大:后衣片取B/4。

4)胸背宽:B/4-AH/8,从前、后中线量取。

5)肩宽:后小肩宽包括肩背省量1.3cm,前下肩宽-1.3cm。

6)领口:后领口宽为B/16+1.3cm,领口深1.9cm:前领口宽和深均为后领口宽-0.5cm。

7)乳点:前中心线长度(包括延长部分)的中心点与水平引出B/12+1.9cm的交点处。

8)符合点:分别设前、后符合点。

9)袖深:AH/3。

10)袖肥:AH/2+AH/8+1.3+AH/8+0.6(三部分之和)。

4、需说明的问题:1)胸围松量的加放:分两次加放,一是在胸围的基本尺寸上加放6.4cm;另一是在制图时加在袖窿宽上1.3cm,总计加放9cm的放松尺寸。

2)腰围大的确定:按胸腰差的大小,余量全部作省量。

3)背长尺寸:按1/2胸围-2.5cm计算(不是通过测量得出)。

4)制图方向:前中心线在左侧,原型表示的右半部分。

(二)、英国女装原型1、规格及参考尺寸:这个女装系列规格表属英国标准尺寸和欧洲标准,适合体型发育成熟的英国和欧洲妇女。

(P221)3、原型制图要点1)作长方形:长边为B/2+5cm,短边为背长+1.5cm(后领深)。

2)袖窿深:取袖窿深尺寸+1.5cm。

3)背宽:取1/2背宽+0.5cm。

4)胸宽:取1/2胸宽+1/2全省量。

5)胸围大:取袖窿宽的中点。

6)肩宽:后落肩5cm,取肩宽尺寸+1cm(肩背伸量);前落肩6.5cm,斜量肩宽尺寸。

7)领口:领宽取颈宽尺寸,后领深为1.5cm,前领深为颈宽+0.7cm。

8)乳点:胸宽是1/2后移0.5cm,与袖窿深线下量3cm点的交点处。

9)符合点:分别设前后符合点。

10)袖深:AH/3。

11)袖肥:先确定袖斜线,再与袖深线香蕉定袖肥。

袖羞线分四段,按袖窿结构和袖窿弧长定。

4、需说明的问题1)胸围松量的加放:按净胸围加上5cm的放松量,总计一周加放10cm。

2)制图方向:前中心线在右侧,原型表示的鱼半部分。

(三)、日本文化式原型(四)我国原型前面已讲(略)1、规格及参考尺寸:文化式的规格以S、M、ML、L、LL表示小、中、中大、大、特大的系列号型,这种规格系统同国际成衣标准相吻合。

(P224)3、原型制图要点1)作长方形:长边为B/2+5cm为基本放松尺寸,短边为背长尺寸。

2)袖窿深:B/6+7cm。

3)胸背宽:胸宽为B/6+3cm,背宽为B/6+4.5cm。

4)胸围大:取B/2+5的中点处。

5)领口:后领宽为B/20+2.9cm,前领宽比后领宽少0.2cm;后领深为1/3后领宽,前领深为后领宽+1cm。

6)落肩:后落肩为1/3后领宽;前落肩为2/3后领宽。

7)肩宽:后肩宽为背宽加放2cm处;前肩宽等于后肩宽-1.5cm(后肩省)。

8)乳点:胸宽1/2后移0.7cm点与袖窿下量4cm的交点处。

9)袖深:AH/3。

10)袖斜线:前袖斜线长AH/2,后袖斜线长AH/2+1cm,分别交袖深线。

4、需说明的问题:1)胸围松量加放:同英国原形的加放量。

2)背长尺寸:经过测量而得出的。

3)胸高量:在前下端下移1/2前领宽处。

4)制图方向:右侧为前部,左侧为后部。

二、原型结构设计方法的比较1、这四种原型结构均依据于人体特征而构建的,是以人体个部位比例为基础的。

而图型中一些主要部位是以胸围尺寸为基数(净胸围或松胸围),按胸围的不同白分比确定其部位的大小,如胸背宽、领口宽、BP点等。

从原型确定的方法看,均属比例珐范畴。

而英国原型还兼有短寸耷。

2、相关结构线的吻合问题处理的比较严谨。

特别是对袖窿和袖山的吻合美、英、日三种原型都作了详细的阐述。

用袖窿弧长(AH)决定袖山弧长的方法最为合理有效。

而且分端吻合,确保装袖工艺的成功率和袖型美观统一。

3、关于基本尺寸的选定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是以胸围为基数,但对胸围使用的含义还有所不同。

如英、日原型是利用净胸围参与计算再制图;而中国基型则是利用净胸围加放松尺寸后参与计算再制图。

前两者可以称之为人体的原型,而后者确切地说应为服装的衣型。

也就是说前两者还需要加工才能成其为款式。

美国原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这一点在绘制原型或应用原型时要加区分和注意。

4、关于腰围线是形式问题,美、日原型的腰围先平面上看来不成水平线,这是由于女体胸部突起的缘故,是将胸部展平后是状态,带穿后腰围线自然成水平线。

这是平面到立体的转化过程。

与英、中原型相比,知识选取了不同坐标轴的展示,但前者跟接近人体的形状。

5、每个原型个细部尺寸确定的方法是不同的,选用最多的出胸围外还有背长和AH值等。

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或数值,制出图形的各部位比例要与当地人体型谐调。

三、原型裁剪法的局部应用是根据原型纸样,根据款式造型的需要,对各部位进行必要的修正和变化,在进行制图裁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