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研究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研究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18-05-23T15:39:56.9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作者:王丽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开始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房屋建造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其中就包括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提出的要求。

淮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2300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开始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房屋建造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其中就包括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提出的要求。

从源头上分析,想要房屋设计更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对于设计书而言就就要将先进的设计理念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加以应用,并且通过先进的技术加快对新型高强度、轻质量并且还环保的建筑材料的研究,促使整个建筑结构不仅设计安全可靠而且美观经济。

对于企业来说,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不仅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于用户来说更加关乎自身的利益诉求。

所以出色的科学的设计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而且对于社会也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结构设计;房屋建筑结构;常见问题
对于建筑结构来说,整体设计是源头,是整个工程建设的依据,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的提高必须首先要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合理。

对于设计分析在前期就要进行保证,通过分析研究找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以此来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注重建筑设计形态的多元性和创新性。

对于建筑结构一定要首先保证其安全可靠,只有以此为前提对建筑设计进行创新才能保证建筑质量。

否则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严重时会对人员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

1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1.1设计方法
首先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前期对于混凝土的选择一定要进行合理的研究与分析,要符合图纸上的标注和相关的规定,这样建筑才能坚固耐用。

还有建筑结构基础所配的钢筋一定是适合最小的配筋率。

在条基交叉部分基底的面积上,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性,所以不能够进行重复的使用,并且还要注意不断的对基础宽度进行调整。

结合建筑地点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计算,不断的去完善基础图设计。

1.2结构设计平面图
结构设计平面图在结构设计前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绘制房屋结构平面布置图时,要考虑建筑的建设地点所处的地理位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按照相关的规定,使用正规的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法。

先进行人工设计和计算,等到设计完成以后,再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修理,借助输入建模进行模拟实验,找出设计的不足之处和缺陷,及时的进行改正。

通过这样反复的设计和计算,才能确定建筑结构的平图画
1.3 顶层结构图
当建筑是坡屋面时,结构的处理方式有梁板式及折板式两种。

梁板式适用于建筑平面不规整,板跨度较大,屋面坡度及屋脊线转折复杂的坡屋面,折板式适用于相反的条件。

两种形式的板均为偏心受拉构件。

板配筋时应有部分或全部的板负筋拉通以抵抗拉力。

板厚基于构造需要一般不宜小于 120 厚。

此外,梁板折角处钢筋的布置应有大样示意图。

至于坡屋面板的平面画法,通常使用剖面示意图加大样详图的表示方法,这样更便于施工人员正确理解图纸。

正确绘图和设计的关键是设计人员真正的心知肚明,结构设计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概念,正确理解建筑图纸和意图。

设计的图纸方能让施工人员明白。

由于屋面的起坡会造成阁楼层的部分墙体超高,要结合门窗顶设置圈梁来降低墙的计算高度。

1.4 大样详图
在建筑详图准确无误的基础上,大样详图的绘制可在建筑详图的基础上直接绘制,也可在以前做过的详图的基础上来局部改进绘制。

这个阶段需要注意在保持建筑外形的前提下尽量使结构受力合理和施工方便。

在标高和外形尺寸上一定要和建筑专业协调一致。

2常见问题分析
2.1建筑基础问题分析
(1)地质勘测缺失。

多层房屋建筑无地质勘察报告,仅仅依据建设单位口头或笼统参照附近建筑物的基础设计资料就进行施工图设计。

地基与基础设计要做到合理,安全适用,设计人员必须依据地质勘察资料,统一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基础类型选择和设计,仅凭地耐力这一数据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安全的,更不能盲目的把地耐力容许值取得小一些就认为万无一失了。

(2)土垫层设计缺陷。

采用换土垫层进行软弱地基处理,不进行换土垫层设计,只凭经验处置。

有时设计者对软弱地基的危害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地凭借经验采用砂垫层加强一下承载力,没有进行垫层宽度和厚度计算,既不安全,又不经济。

(3)梁、柱设计缺陷。

民用建筑中柱、梁及基础的负荷未按规范乘以折减系数。

设计人员设计多层民用建筑时,在计算梁、柱和基础的负荷时未按现行设计规范将荷载乘以折减系数计算其荷载值,因而采用荷载值偏大。

2.2 砖混结构房屋中构造柱兼作承重柱用
在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不但能够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而且构造柱与圈梁联结在一起,形成对砌体的约束,这对于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维持竖向承载力,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当前结构设计中,构造柱经常被作为承重柱使用,这种作法将引起以下几个问题:
(1)构造柱作为承重柱使用后,使得构造柱提前受力,这不但会降低构造柱对砌体的拉结和约束作用,而且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在构造柱位置必然形成应力集中,首先破坏。

这样构造柱不但起不到应有的约束作用,反而成为房屋结构中的一个薄弱的部位。

(2)构造柱一般生根于地圈梁中,没有另设基础,构造柱兼作承重柱使用后,柱底基础的抗冲切、抗弯部及局部承压强度必然不能满足要求。

柱底基础一旦发生冲切或局部承压破坏便出现裂缝。

本文建议承重大梁下的柱子应按承重柱设计。

若梁上荷载和跨度都比较小时,构造柱也可布置于梁下,但此时必须按不考虑构造柱作用来验算梁下墙体的局部承压和抗弯强度。

经验算满足,方可在梁下布置构造柱。

2.3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缺陷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六度抗震设防区。

一些结构设计人员为受力分析方便,他们故意把柱子的截面高度设计得过小使梁柱的线刚度比加
大。

把梁简化为铰支梁,梁柱按轴心受压计算。

这种做法虽然易于进行结构受力分析,但却给房屋结构埋下了隐患。

因为,这样做忽略了梁柱间的刚结作用,即忽略了柱对梁的约束弯矩,加之柱截面的配筋都较小,结构一旦受力后,柱顶抗弯刚度必然不足,从而柱子在梁底附近将会出现一条或多条水平裂缝,形成塑性饺。

这不但影响了房屋的耐久性,而且也常常引起用户的恐惧心理。

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将会倒塌,这违背了现行抗震规范中“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

2.4悬挑梁的截面高度选用过小
梁高选用过小,常引起梁截面的受压区应力过高,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梁截面受压区产生非线性徐变。

梁挠度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大。

挑梁的变形引起梁板出现裂缝,裂缝宽度随着挑梁变形的加大而加宽,影响了房屋的正常使用。

挑梁的截面过小对结构的抗震也很不利。

悬挑结构对竖向地震的作用最为敏感。

梁高小时,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较大,梁的延性减小,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易发生脆性破坏,失去承载力。

2.5连续梁按单梁进行设计
设计者把实际应为连续梁的梁按单跨简支梁进行设计,致使梁在支座处上部负筋配置量过少。

这样必然引起梁在支座附近上部受拉区出现竖向裂缝,进而引起梁上部栏板出现竖向裂缝。

如果该边梁长度较长时,问题将会变得更加严重。

因为该梁一般直接暴露在室外,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

3 总结
在对建筑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加强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就能很好的改善房屋的建筑质量问题。

对于结构设计,不仅要要加强对结构设计人员在专业素质上的培养,而且在具体应用中,还要将理论和概念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设计,以此来保证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能够符合相关的规定标准,这样不仅对建设公司产生经济效益,也能保障人生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祝华纯,王有权.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3).
[2]刘彦,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0(12).
[3]于桂萍,关于多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2).
[4]张建,倪彩琴.浅议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问题的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0(05).
[5]傅凤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