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之刍议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之刍议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之刍议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有
用的地理”。

遵循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情感”因素不可忽视,“互动教学”更应在地
理教学中得到体现,“新情景”在地理新课引入时必少不可,“地图化”是地理教学
过程的必然趋势,“能力化”是地理教学评价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一、“情感”因素在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
初中地理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
进行加速。

目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拘泥于教材,强调地理事实
的记忆和地理思维的严谨,缺乏生动活泼的地理情趣,也就是过多注重了知识目
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

但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一种驱动器,甚至对地理老师的好感也会成学习的驱动力。

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

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地理老师注
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

在整个教学中,教师精湛、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亲可敬的教态,机敏的教学机智,都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别是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之一。

二、“互动教学”更应在地理教学中得到体现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

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
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教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
的原则。

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于参与教学过程。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

由此,学生会对某
些问题产生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

三、“地图化”是地理教学过程的必然趋势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作能力、实践能力”的主要路径。

在当今
的信息社会中,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之快。

由于初中地理学科的基础性特点,学
习者无须死记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

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

地图是地理信息
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
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

地理教学中涉
及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
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一种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
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

教师应让学生从以往的题海中解放出来,把培养读图能
力作为教学主要目标之一。

地图教学能力也是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的体现。

地图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演绎、分析、比较、判断等综合能力,也是最具地理学科特点的能力。


图教学能力是指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制作地图,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地图的
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
图能力有了新的要求。

如果地理教师本身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就很难
成为一个好的地理老师。

而目前,地理教师不愿、不会用地图的情况实质是教学
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的表现,并且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死记硬背现象,恰
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

四、“能力化”是地理教学评价改革的方向
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要与地理教学评价的改革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
硬背的考试方法。

近年来,中考政史学科采取开卷考试,受到了学校、教师、学
生的欢迎,非毕业班的段期政史考试都这样进行。

有的地方,初中地理教学评价
也由原来的闭卷改为开卷,开卷的范围从地图、课本改为只“开”地图、不“开”书,体现了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重在读图、用图的分析能力,学生很重视,教师教学
积极性也高。

所以我认为,地理学科也要像政史学科一样“全开卷”,不但可以减
少学生“作弊”现象的滋生,而且提供了客观公平的环境,操作上也比“闭卷”方便
得多。

我认为这种考试方式可以考出学生真实的地理水平,可以引起教师注意地
图教学,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平时多注意提高读图能力,这确实可以起到地理教
学“减负增效”的作用。

学生感到,这样的考试,不需要“死记硬背”,可以独立地
发挥自己的地理水平。

地理学业评价试题的特点应具备:
1.框架性。

即公民必备的知识,如我国的地理位置、中国地理之最、世界地
理之最等。

2.地图性。

即所有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包括为数不少的地名填图题。

3.开放性。

如:暑假去桂林、东南亚、欧洲旅游的情境中应有方向、距离、
车速、气温等各种查算题。

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促进教师教学理
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引导师生双
方明确地理学习方法和目标,强化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培
养了。

总之,要以科学发展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
切的地理知识相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
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