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代谢综合症PPT课件

代谢综合症PPT课件


流行病学
美国第三次健康营养调查报告显示,美国人MS患病率 为23.9%;
2001年上海成人MS的患病率为17.14%; 2004年北京东城区居民MS的患病率为22.4%,其中
男性30.3%,女性18.3%; 2002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成年人MS的患病率
为35.2%。
流行病学
MS患病率呈现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 男性MS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MS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这种增龄趋势有性别
成人代谢综合征发病示意图
遗传因素
肥胖 全身性 中心性
环境因素
组织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 血脂紊乱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血管 脑血管 周围血管
到底如何才能诊断为 “M S”呢?
中华糖尿病学会MS的诊断标准(2004年)
1.超重或肥胖 BMI≥25(kg/m2)
2.高血糖
FPG≥6.1mmol/L(110mg/dL)及(或)
代谢综合症PPT课件
不怕饥饿:就怕过饱
人类的进化
1900 2002?Fra bibliotekWith Apologies to Stephen Jay Gould
胖得满不在乎
高BMI增加心血管疾病 死亡率的危险性
与4


管 因3


关 的
2


1
女性 (n=98539) 男性 (n=25736)
年龄45-54,不吸烟者
相关疾病危险度
平均水平 轻度增高 中度增高 严重增高
诊断-腰围:腹腔内脂肪量的代表性指标
女性
cm
>2尺5寸(85cm) = 危险度增加1
男性
>2尺7寸(90cm) = 危险度增加1
亚太地区肥胖防治指南,2000
肥胖的全球大流行导致代谢综合征的患 病率迅速上升!
研究发现,以腰围直观反映出的腹部脂 肪堆积与代谢综合征关系较BMI更加密切!
代谢综合征的后果
呼吸系统疾病 心脏病 胆石症
激素分泌异常
中风
心血管危险因素 糖尿病 骨关节炎 癌肿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代谢综合征到底是 什么个鬼呢!
它的英文简写是 “M S”!
定义
代谢综合征(metabolism syndrome, MS)是一组以肥胖、高血压、高血糖(糖尿 病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等多种心血管 疾病的危险因素在一个个体中同时存在的临 床症候群。
2hPG≥7.8mmol/L(140mg/dL)及(或)
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3.高血压
血压≥140/90mmHg及(或)
已确认 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4.血脂紊乱 空腹血TG≥1.7mmol/L(150mg/dL)及(或)
空腹HDL-C<0.9mmol/L(35mg/dL)(男) 或<1.0mmol/L(40mg/dL)(女)。
差异,65岁以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65岁以后女 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MS患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与非MS患者相比,MS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 病的几率明显增高
为什么会患 “ M S ”呢?
越来越糊涂的病因
以前有病人追问大夫:我怎么就得了肺结核了呢?医生 可以斩钉截铁的回答:那都得赖一种细菌,叫结核杆菌, 这种病就是这个细菌造成的,灭了它病就好了!于是病 人很满意,知道敌人和它在哪里。
病因
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 是复杂的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般认为: 腹型肥胖和胰岛素抵抗(IR)是MS发病重 要因素!
亚太地区肥胖防治指南诊断建议
体重指数= 体重(kg) 身高(m2)
分类
正常范围 超重 肥胖 严重肥胖
体重指数(kg/m2)
18.6-23.9 24-27.9 28-30 >30.0
具备以上4项组成部分中的三项或全部者可诊断
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符合以下3项者即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1. 腹部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2. TG≥1.7 mmol/L。 3. HDL-C<1.04 mmol/L。 4. 血压≥130/85 mmHg。 5. 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 mmol/L或
MS的简史
✓ 1923年Kylin就对MS现象进行了描述 ✓ MS曾被称为“死亡四重奏”、X综合征 ✓ 1988年Reaven提出了代谢综合征 ✓ 1999年WHO首次提出了MS的定义 ✓ 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制定了全球
新的诊断标准 ✓ MS诊断已编入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分类编
码ICD-9(277.7)
0 <19
1921.9
2224.9
25-
27-
29-
32
26.9
28.9
31.9
BMI
Stevens, J et al. NEJM 1998; 338:1-7
肥胖有哪些危害?
肥胖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2型糖尿病 血脂异常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睡眠呼吸暂停
2型糖尿病患者如伴有肥胖,其期望寿命将缩短8年 体重每增加1公斤,罹患糖尿病的危险增加5%
什么是胰岛素抵抗!
机体的胰岛素靶组织(肝脏、骨骼肌以及 脂肪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身体组 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导致胰岛素介 导的葡萄糖利用减少。
胰岛素降血糖的能力降低,刺激胰岛B细胞 产生更多的胰岛素。
为什么会发生胰岛素抵抗
遗传因素:基因 环境因素:肥胖或超重
缺少运动 吸烟 不科学的饮食
而现在的医生回答越来越不能让病人满意了,比如有人 问:大夫,我高血压是怎么回事?凭啥就让我摊上了呢? 医生就开始支支吾吾:这个目前也没有完全弄清楚,可 能跟遗传有关,也可能跟肥胖有关,更可能……病人恼 火:你自己还没弄清楚,还来给我看病啊
不过,我们不能苛责医生,我们总认为有果就有因,但 如果一个结果错综复杂的原因相互影响所致,我们就难 把原因分得清楚,就像现在的这些病,都是各种因素相 互交织、相互影响所致,分析越多就越讲不清楚。
有糖尿病史。
近两年新的研究资料表明,空腹血糖在 5.6-6.1mmol/L时,糖尿病发生的风险已 经增加了3-4倍!
自从MS的名称提出以来,先后有数个不 同的学术组织发表了不同的工作定义和 诊断标准,因此也存在不少争议!
最新诊断标准(2009年)
200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世界心脏病联盟、国际肥胖研 究学会等组织经过讨论,就MS的统一认识发表了联合声 明。满足以下5项中的任何3项以上即可以确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