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体味文化公开课PPT课件

11体味文化公开课PPT课件

情景二: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倡议的《巴黎宣言》中有这样 一句话:“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 的智慧。” 无独有偶,2007年12月,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参观山东曲阜孔 庙后感慨道:“孔子儒家的思想如果成为常识性的东西在大家心里扎根的话, 世界一定会变得很和平。”
3、文化对社会个人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先进健康的文化 ——促进社会个人发展 落后腐朽的文化 ——阻碍社会个人发展
小结: 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文化“万花筒” 文化特色: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
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味 文
文化是什么
文化的特征
文化也是人的一种素养,流 露于举手投足之间。
2、人的文化修养是与生俱来的吗?
(唐)韩愈《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 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 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 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杨绛
三、文化的特点(重点)
精神现象 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文化活动以物质为载体
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本质)
转化性
文化对社会发 展产生深刻的 影响
个人 国家
走出误区:
1、有人认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文化 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受教育的程度; 你是否赞同这些看法? (狭义的文化)
2、有人认为文化就是文明,二者是等同的。 你认为呢? (文明包括物质、政治、精神、生态、 社会文明等,文明是文化中的精髓)
答案 (2)、 (3)、 (5)、 (6)、
狼孩
20世纪20年代,一对牧师 夫妇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乡间山 洞里,发现了两个野外生长的 小女孩,她们的外表是人形, 却具有狼的习性,不能直立行 走,昼伏夜出,用舌头舔食食 物,且咧嘴示警。
合作探究:狼孩有文化吗?为 什么?





建筑工人建筑师通过建筑设计 实践创造建筑文化
文化与文明的异同:
区别: 比较
对应面 感情色彩 产生时间
文化
政治、经济
中性
伴随人类社会 出现而出现
文明
落后、野蛮
褒义
是文化发展到一定 阶段后才出现
我们把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叫做文明,文明
联系: 就是文化中积极、进步与合理成分的总和。一 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 水平相应也越高。
辨析题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是人 们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
分析:1)本题述及到的知识主要是 对文化的理解。
2)题中的关键是全部财富,人类社会 特有的现象,这是最重要的辨点,我 们在分析时要抓住关键。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5)从文化的载体看:离不开人类物质活动和一定 的物质载体
情景一:近年来,全国出现许多学习《论语》的私塾。一位带着5岁的 孩子来学习的母亲说:“我最想教孩子的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便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也希望我的孩子在成长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她在家里 每天都放《论语》的CD,全家一块学《论语》。
4.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思想、理论、信念、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
等(静态);
——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
动(动态)。
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 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 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 化是什么了。
—— 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二、文化的基本内涵(重点)
1)从内涵看: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 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非纯“自然”的东西)
动态(精神活动)+静态(精神产品)
文 2)从内容看: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部分
3)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 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Hale Waihona Puke 4)从人与文化的关系看: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在实 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通过多年的执政实践总
三、文化的特点(重点) 实
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人类的产社会特有的现象

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探索规律
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确立道德规范
【课堂一幕】 “推门进教室”
背景:冬日的早晨,寒风凛冽 时间:上午第一节课刚刚开始 活动:学生A直接推门就进来,学生B先跟上课老师报告, 经得允许才进来。不同的进门方式,其他学生观察, 点评。
2016.9.1
体高 中
味《 思 想
文政 治 必
化修 ③ 》
·
中 国 龙 文 化
从时间角度: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蹴鞠
现代足球
从空间角度: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校 园
社 区












文化具有地域性
爷爷泡的茶有一种味道 叫做家,陆羽泡的茶听 说名和利都不拿。
一、感受文化现象
1. 时间:文化无时不在 2.空间:文化无处不在 3.地域:文化各具特色
简要比较: 文化现象与政治现象、经济
现象的不同点。
文化现象——精神家园的耕耘 政治现象——根本利益的保障 经济现象——物质财富的创造
结论: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 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和产品。
意识形态部分——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非意识形态部分—— 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
考考你: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1)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2)参加学校运动会 (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4)购买蔬菜水果 (5)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 俱乐部、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 演队 (6)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 人情 (7)某国议员竞选
1、你读过《论语》吗?里面哪句话给你印象最深,影 响最大?
2、这位母亲为什么如此重视《论语》? 国际社会也高度评价儒家,这说明什么?
四、文化的力量(重点)
1、 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 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这种影响既表现在对个人的成长中,也表现在对民族和 国家历史中。
(2)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 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
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有人说,文化是一种“纯”精神活动和“纯”精神产品。你 认同这种观点吗?
甲骨文
简牍
纸书
电子书
三、文化的特点(重点)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 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总结:文化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