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蛔虫感染状况调查

蛔虫感染状况调查

蛔虫感染状况调查
蛔虫等肠道蠕虫感染是中小学生常见疾病,是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掌握镇巴县学生蛔虫感染状况,于2009-10/11结合中小学生健康检查进行了蛔虫感染状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该县二年级在校学生。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监测对象。

城区抽查城关小学、泾洋小学二年级各2个班学生。

农村按东中西三个片区各随机抽取4所小学二年级的全体学生。

方法
监测方法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监测对象进行粪检。

调查项目评价方法调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家庭厕所卫生、生活饮用水情况和本人卫生习惯。

将家庭经济状况分为上、中、下3个档次,农村人均纯收入在2 000元以上为上等,1 200~2 000元为中等,低于1 200元为下等;居民人均收入高于5 000元为上等,3 000~5 000元为中等,低于3 000元为下等。

家庭厕所卫生状况分好、中、差3个档次,水冲式厕所为卫生好,厕所基本干净为卫生一般,人畜并用或不卫生为卫生差。

家庭生活饮用水情况为好、中、差3个档次,使用自来水为好,使用井水、泉水、河水且方便者(挑一担水在10min以内)为中,使用河水、泉水、井水不方便者或浆池水者为差。

本人卫生习惯分好和差两个档次,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物,不吃未洗净的瓜果和蔬菜,不喝生水,平时讲卫生为好,反之为差。

2 结果
随机抽取了城关小学、兴隆小学、巴庙小学等14所二年级在校学生714人,采集合格粪便标本436份,阳性标本112份(包括鞭虫3人),阳性率为%。

其中男生阳性65人,阳性率%,女生阳性47人,阳性率%,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P >;但农村学生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区学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P <,
与家庭经济状况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好者,蛔虫感染率较低,反之较高,且差异统计学意义(χ2= P <,见表2。

与家庭厕所卫生状况的关系学生蛔虫感染率与家庭厕所的卫生状况有关。

厕所卫生好者学生蛔虫感染率低,厕所卫生差者感染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P <。

与生活饮用水的关系学生蛔虫感染与生活饮用水有关,生活饮用水卫生且方便者蛔虫感染率低,反之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P <。

与本人卫生习惯的关系:学生蛔虫感染与卫生习惯有关,卫生习惯好者感染率低,卫生习惯差者感染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P <。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镇巴县学生蛔虫感染状况仍比较严重,感染率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高于城镇且与家庭经济状况、个人卫生习惯、生活饮用水状况及家庭厕所卫生状况密切相关。

该县为贫困山区县,经济落后、卫生基础条件较差、卫生宣传教育不够、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等原因是造成学生蛔虫感染率较高的重要因素。

因此,进一步加强农村改水、改厕,改善农村经济条件,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扩大健康教育的覆盖面是预防蛔虫感染的关键。

同时,对蛔虫感染率在25%以上的学校应继续开展集体驱蛔,以降低其学生蛔虫感染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