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散文专题复习ppt

散文专题复习ppt


(六)、语言优美
• 优美的语言是散文所以成为美文的一个重要方面。散文语 言具有以下特征: • 1、讲究文采。 • 常用多种手法,或浓墨重彩、或淡笔轻彩,着力表现事 物的“画意”,再现美好的形象。有的散文作家有意识地 化常语为奇语,以更好地表现散文的“诗情”和“画意” 。如朱自清先生《春》中开头几句: •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 • 再如《赤壁赋》中写箫声一段: •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 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散文讲究文采,但并非只使用华美的语言,有的散文家 使用最平常的语言,写出极美的文章来。即所谓的“家常 风”。如魏巍《我的老师》。
• 散文的内容涉及自然万物、各色人等、古今中外 、政事私情……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 有的 。可以写国内外和社会上的矛盾、斗争,写经济 建设,写文艺论争,写伦理道德,也可 以写文艺 随笔,读书笔记,日记书简;既可以是风土人物 志、游记和偶感录,也可以是知识 小品、文坛轶 事;它能够谈天说地,更可以抒情写趣。凡是能 给人以思想启迪、美的感受、 情操的陶治,使人 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心旷神怡的,都可选作散 文的题材。 • 在取材领域上,小说、戏剧、诗歌都不能与散文 相比。小说的题材,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 生动的人物形象。戏剧的题材,要有激动人心的 矛盾冲突。诗歌的题材,要有深郁的情韵。而散 文却没有这些限制,可以写小说、戏剧、诗歌的 材料。都可以写散文,不可写小说、戏剧、诗歌 的题材,亦可写散文。
正因如此,有人讲散文作者“触目闻声, 随处可感。鲁迅目阅白雪纷飞而抒怀,形成 《雪》的精魂;茅盾见白杨挺拔而命笔,致 成《白杨礼赞》;巴金观朝暾乍涌而心吟, 因有《海上的日出》;吴伯萧忆纺车声韵而 挥毫,写下名篇《记一辆纺车》;杨朔赏茶 花绚丽引起创作冲动,留下脍炙人口的《茶 花赋》。总之,一个作者的所见所闻,所知 所感,都有可能被取来作为写散文的材料。” (汉基《关于散文取材种种》)间跨度大
• 散文不受时间限制,前可以远涉古代,后可跨及 未来,又可覆盖今天。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 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 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 。再如杨朔散文《荔枝蜜》,从小时候上树掐海 棠花被蜜峰蜇了一口,写到现在的参观蜜蜂场。 时间跨度很大,但却紧紧围绕作者要表现的主题 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散乱。联想极丰富,文笔挥 洒自如,极有感染力。 • 写散文时可以根据散文的这一特点,扩大时间跨 度,多充实一些有关事件,插入多组镜头,来增 加散文的内容和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知识性 强。
一、散文的显著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 谓 “ 形散 ” ,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 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散还指它 的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 也比较自由。所谓 “ 神不散 ” ,主要是从 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 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 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 主题服务。
语言运用自如:现代散文的语言主要 是现代汉语,但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 ,可以借用文言词语和用法,方言俚 语、歌谣谚语等语言形式。文言语辞 如陶铸《松树的风格》中:“松树的 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 谓少矣。”用歌谣谚语的如:朱可桢 《大自然的语言》中引用了“阿公阿 婆,割麦插禾。”郦道元《巫峡》中 “长江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四)、取材广泛
散文的取材范围十分广泛,大千世界几乎无不可 写,所以郁达夫说:“散文清淡易为,并且包括 很广,人间天上,草木虫鱼,无不可谈。”(《 <达夫自选集>》鲁迅说,散文的“题材应听其 十分自由选择,风景静物,虫鱼,即一花一叶均 可。”(《致罗清桢》,《鲁迅书信》P241),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周立波说:“举凡国 际国内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 之微,自己的一段历史,一丝感触,一撮悲欢, 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朝的欢快,都可以移 于纸上,贡献读者。”(《散文特写选·序言》 )骆文说,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好处甚多。一 石之嶙,可以为文。一水之波,可以写意。一花 之瓣,可以破题。实在自由。”(《我的散文观
(二)、空间转换广
• 散文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天南海 北,空间宇宙,无不可以包容其中。如朱自清的 《荷塘月色》,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 ,空间跨度从中国到日本,再从东京到仙台,又 从仙台回到北京,接着又写走到厦门,空间跨度 大,空间转换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但写得层次分 明,详略得当。把复杂的人和事放在每个空间里 ,有的随意点染,有的泼墨描绘,错落有致,色 彩斑斓。如果我们在写散文时注意到这个特点, 就不大会犯单薄、贫乏的毛病。

• 取材广泛,首先表现在它选择题材可以不 分古今,不分中外,不分大小上下,凡能 给人以知识、美感,陶冶人的情操的东西 都可信手写来,缀成优美的篇什。其次, 表现在写作散文时,可以在一个主题的统 率下选取不同时间、空间的材料,十分自 由。如秦牧的《土地》。 我们承认和强调散文取材的广泛性,但也 不是说什么东西都可写成散文。那种不分 青红皂白,挖到篮里就是菜的做法是行不 通的。写散文要选取揭示“人类那种崇高 感和庄严感”的材料,要选取反映具有“ 超世俗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的材料。
(五)、表达方式活
• 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 等表达方式。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 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 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 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 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些方式的运用, 有力地表达了主题,使文章气势浩大,摄 人心魄。我们在写散文时,特别要注意综 合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富有波澜 。
(三)、事件牵涉多
写散文,多数离不开事件,尤其是叙事散 文,事件是散文的“硬件”。许多好的散 文有一个中心事件,以及烘托连带的一些 与之有关的其它事件。如袁鹰的散文《井 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 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 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 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散文可以自由地使用叙述、 描写等五种最基本的表达方 式,也可使用暗示、象征、 比兴、联想等手法。记叙散 文以叙述、描写和议论;议 论散文以议论为主,间用叙 述、描写和抒情。

作者可以浮想联翩,随意点 染,任情穿插,时而叙,时 而议,时而抒情,或将它们 水乳交融起来。可谓腾挪翻 飞,无不随心应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