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解读


教师的申诉权利
第7条规定:“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有国家规定的福 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42条规 定:“教育机构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工资、社会保险和福利, 由教育机构依法予以保障。 据《教师法》第2条的规定,丁某在民办学校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 作 .因而属于《教师法》的适用范围,和公办学校教师一样受《教 师法》的保护。《教师法》第7条明确赋予了教师寒暑假带薪休假的 权利,这所学校在寒暑假期间给教师仅发生活费的作法是违反《教师 法》规定的,丁某可向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由教育行 政部门责令该学校改正。
教师的申诉权利
学校无权扣除杨某工资。杨某有权向学校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申诉。 《教师法》第7条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 权利。《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第4条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是 中小学教帅的权利和义务。”第16条规定:“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批准参加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学习期间享有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 待遇。学费、差旅费按各地有关规定支付。” 根据以上规定,杨某参加进修进行继续教育,是其权利也是其义 务。经过教委和学校批准,杨某参加进修.学习期间享有国家规定的 工资福利待遇,学校不得扣发其工资,而且还应按当地规定向杨某支 付学费相差旅费。对于学校扣发其工资,杨某可向学校所在地教育行 政部门申诉报复教师的法律责任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其要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有时不可避 免地要与一些不良现象发生正面冲突,有可能受到人身权利的损害。 《教师法》将侮辱、殴打教师的行为分几种情况予以制裁,情节较轻 微的,给予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由公安机关或法院责令 违法者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从而确保教师的人身权利。
教师的申诉权利
为保障教师的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得到切实行使,《教师法 》第36条规定:“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 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 情况给予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 依照刑法第146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这就从法律上对教师的申 诉权提供了保障。 教师——作为《教师法》所保障的合法权益的主体,在《教师法 》的有效实施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 申诉权利,使教师对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和现象有权进行理直气 壮的抗争。
教师的申诉权利
〔案例〕教师休法定假,民办学校不发工资,怎么办? 丁某,女,23岁,2002年从某师范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所民办 学校,担任小学英语教师。学校地处市郊、实行封闭化管理,平时不 能外出.而且教学任务很重,不过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比公办学校 的教师工资高很多,这使她很感欣慰。然而,随着寒假的到来,她才 知道,学校有一个规定:寒暑假期间不上课,每人每月仅发150元的 生活费。丁某很是不解,为什么公办教师可以带薪休假,而民办学校 的教师就不可以呢?150元的生活费甚至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该学 校违法吗?丁某该怎么办? 该校的规定违法。丁某有权向学校所在地的教育行政机关提起申 诉。 《教师法》第2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 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教师的申诉权利
《教师法》第39条明确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 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做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 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30日内, 做出处理。” 〔案例〕教师对学校的处理决定不服,怎么办? 丰某,2001年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在某中学,任初一(二)班的 班主任、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他不鼓励学生死记硬背,也不采取题 海战术,而是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因而深受学生的 喜爱。2003年,他所带的班参加中考成绩不突出,升学率也不高,于 是学校据此做出决定,扣发丰某全年奖金。丰某感到很是不解,为什 么国家一再提倡素质教育,要坚决改变以升学率高低为主要指标评估 教育政绩优劣、教学水平高低和教师工作好坏的做法,而学校却以升 学率较低为由扣发其全年奖金。丰某对学校的处理决定不服,应该怎 么办?
教师的申诉权利
丰某应当向学校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根据《教师法》第39条,丰某如对学校扣发其全年奖金的处理决定不 服,可向学校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如果教育行政部门在 30日内未做出决定,丰某可以其不作为为由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 诉讼。 〔案例〕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被学校扣发工资,怎么办? 杨某,30岁,1999年师专毕业,在某乡中学任初中物理教师。工 作以来,杨某教学能力突出,很快成为学科的骨干教师。2002年,为 了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经杨某申请,当地教委和学校批准其到某师 范大学进修。杨某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进修机会,在一年的进修 期间,不仅成绩优秀,还发表了数篇论文。然而,进修结束后,她才 发现学校将她进修期间的工资扣了一半,并告知:进修期间,没有在 学校正常工作的,一律扣发一半工资。学校可以扣发参加进修的教师 的工资吗?杨某应该怎么办?
侮辱、殴打、报复教师的法律责任
由于毫无防备,段老师被打倒在地上,鼻子嘴角鲜血直流。侯某的父 亲还扬言,如再“欺负”他儿子,还要“教训”老师。等其他老师闻 讯赶来,侯某的父亲已扬长而去,大家急忙将段老师送往附近医院, 经诊断,段老师眼底出血,鼻骨骨折,身上多处软组织受损,经鉴定 为轻伤。段老师受到侮辱、殴打怎么办? 段某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或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刑事 附带民事诉讼。 段老师无辜受到侮辱、殴打,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由 公安机关对侯其的父亲给予行政处罚,并由其赔偿段老师的损失。如 果公安机关认为其情节严重,已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段 老师也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71条有关诉讼案件 的规定,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追究侯某 父亲的刑事责任并赔偿自己的损失。 。
侮辱、殴打、报复教师的法律责任
过路群众再三劝阻,曾某等人才住手,扬长而去。王被送进卫生院, 经抢救两个小时后才苏醒,后又转区、市医院治疗37天,共花去医疗 费、护理费4000元。后经市级法医所鉴定王校长的伤势为:脑震荡, 多发性软组织挫伤,现有脑外伤综合症,影响工作。 这是一起本校教师勾结他人殴打校长的事件。王校长按本校规定 严格管理,扣了袁某的部分工资以抵偿他带走学校公物所造成的损失 ,是完全正确的。社会舆论与法律对王校长的行为应该予以坚决支持 〔案例〕教师受到学生家长侮辱、殴打,怎么办? 段某,41岁,系某小学四年级一班的班主任。2003年10月的一天 ,段某班上的学生侯某放学后在校园里和其他同学一起玩耍打闹,并 相互投掷石块。结果,侯某不小心打坏了学校大礼堂的一块玻璃。第 二天早晨,段某批评了侯某,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了检查,并决定 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由侯某赔偿被打坏的玻璃。当天下午,刚下完第二 节课,侯某的父亲就冲入教室,不问青红皂白,对段老师挥拳便打。
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法律责任
据了解,目前农村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有的地 方还不能保证按定编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学杂费被错位使用甚至被用 于发放教师工资的现象还在一些地方存在。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 在于各级地方政府要尽快按公共财政体系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把有限的资金用好。各级政府要按照《教育法》的要求,确保教育的 投入。 从今年开始,全省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的农村教育工作 实绩将纳入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省委组织部和省教育厅每 年组织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进行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如果出现“教职工工资没有实行由县财政统一发放的”、“当年有新 拖欠教师工资的”,将被直接评为不合格。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 ,将给予黄牌警告。
教师违反《教师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教师法》第37条规定:“教师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 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 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 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 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 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 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义务教育法》第16条 第二款规定:“禁止侮辱、殴打教师,禁止体罚学生。”《民法通则 》第101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根据此条法律规定和相 关法律规定,学生享有不被体罚及变相体罚的权利。
教师违反《教师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法律责任
〔案例〕农村公办教师长期领不到规定的津贴费 江某.32岁,某乡小学的公办教师。该乡属贫困乡,当地经济落 后.自然条件恶劣,农民收入很低,江某是为数不多的教师之一,但 是,江某却一直未领到规定的津贴费。江某多次向县教委反映,教委 的一位领子告诉江某:津贴不属于工资,应由单位自己解决。江某该 怎么办?教师有没有权利获取津贴? 江某可以向当地县人民政府申诉。 国家在1993年实施的新工资制度时已对津贴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 :1993年工资套改时,各地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政策规定发放的福利 、补贴及自行建立的津贴共计64元,纳入新的工资标难,剩余部分暂 予保留。待建立地区附加津贴时一并纳入;建立地区附加津贴之前, 按保留数额发给。按照国务院工改(1993)85号文件的规定,学校教师 工资中,按当地工改政策确定的未纳入新工资的津贴部分应由地方财 政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解读
侮辱、殴打、报复教师的法律责任
《教师法》第35条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 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 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案例〕校长履行管理职责被打伤 某小学校长王某,曾因该校教师袁某调离时带走了公物,按学校 管理规定,对袁作出扣工资25.50元的处理。袁的夫兄曾某道听途说, 不辨是非,先后四次对王校长进行威胁,多方寻衅。在此之后,王路 过曾家附近,曾某再次上前侮辱,并喊来10多个家人将王围住大打出 手,王当即被打得鼻子出血,口吐白沫,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