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作文指导之话题作文构思

中考作文指导之话题作文构思

1、学会切分话题,宽题窄做。化“大”为 “小”,分解出“子话题”来,使角度变小,使写作 取材的范围缩小,这样有利于突出中心。 2、养成写作前先拟提纲的习惯。拟提纲的过程, 实质上就是理清思路,谋篇布局,进行通盘考虑的 过程。 3、平时每次作文训练以后,向老师同学请教。 这个话题可以从哪几方面来构思,这次作文本班最 佳的文章结构是怎么样的。
命题作文
知识梳理
1、定义:命题作文是由命题者提供文题,学生按命题
要求完成作文的传统方法。 2、命题作文写作容易出现的失误 (1)扣题不紧或跑题。这是命题作文最容易陷入的误 区。如命题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如果考生叙写 童年生活,就与“充满活力”的题眼不相契合,导致 偏题。 (2)遇到难以下笔的命题时急躁心虚。要避免这种情 况,首先要自我宽慰,“我觉得难的,别人也肯定觉 得难”,稳住阵脚。。
真 题 演 练
(2017·广安)作文。
风,跌倒了\才有了美丽的落叶\云,跌倒了\才 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雪,跌倒了\才有了银装素裹的 世界\所以\让我们不再害怕跌倒\让我们在跌倒时\用 最美丽的姿势\站起。 请以“跌倒”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文 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思路点拨】
“跌倒”应理解为其引申义,是指生活中的挫折、失败 、磨难、困难等。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材料主要揭示了“跌 倒”的益处这一主旨。主题基本被确定为“跌倒的益处”。 本次作文,写成记叙文、议论文均可。写议论文,采取 排比构段的方法,或阐述对待“跌倒”的种种积极态度,或 阐述“跌倒”对人生的种种积极意义,或运用发散思维分析 “跌倒”的方方面面,从挫折出现在人生的意义及如何去面 对它等方面,层层深入地加以论述,阐释对挫折的认识。 写记叙文,既可以叙述自己遭遇“跌倒”的经历,畅谈 面对“跌倒”的感受和启迪;也可以寓道理于故事(事件) ,委婉地表达如何对待“跌倒”等等,注意叙述内容的生动 曲折性,使用细节描写、以小见大等写作方法。
样题二 (2014·益阳作文)
请以“我与_______有个约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处填入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 完整,然后作文;②内容具体,感情健康真实;③除 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标点正确,书写规范,不少于 600字;⑤文中请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 相关信息。
样题三
(2015·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 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 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 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在材料的取舍上,也是同样 的道理。 材料的取舍首先以是否符合文章的中心为标准,为了 避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一定要围绕中心选材。 选择材料其次要考虑真实、典型。真实材料才能写得 生动而且独具个性,典型材料有广泛代表性,说服力强。 选材切忌写自己不熟悉的人,未经历过的事,但是也 不能千人一面,写些陈词滥调。那么,就要我们同学在生 活多做有心人。
知识梳理
命题作文
3、方法指津 (1)审准题意。紧扣题眼所谓“题眼”就是作 文题目的关键之处。 (2) 明确要求。看清范围有时题目对时间、 空间、数量、景物等都有明确的范围,弄错或 弄不准,都会使作文失分;确定文体我们要看 清题目的表述,看题目中是明确规定写哪种文 体,还是给了我们更多有选择的余地。
三、掌握具体方法:
1.审读揣摩,分析题意;
2. 学会聚焦 ,缩小范围; 3.围绕中心,选取材料;
故事——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 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 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 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 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 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 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 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 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 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 “完美的手”。
一、话题作文构思最常见的问题
1.漫无边际,中心不明 2.思路不清,结构混乱
例如一篇以“桥”为话题的文章,有的同学 既写改革开放,加入WTO,架起中外沟通之桥; 又写改善城市交通的立交桥;还写人与人之间 沟通的“心灵之桥”等,总之,把能想到的统 统塞进去,使整篇文章变成了大杂烩。
二、针对常见问题的策略
三、掌握具体方法:
1.审读揣摩,分析题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自信的人,能正确地对待自己,能以 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坚信自己能取得成功。自信的表现多种多 样,有不断进取的信心,有永不退缩的精神,有克服困难的毅力, 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只有充满自信,你才会不断发展。 请你以“自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 分析:这个话题的关键词是“自信”,“自信”即“信自”, 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题目自 相信自己。提示语从多个角度解说了“自信”的种种表现,这个 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 试题针对当代中学生自信心不足,感情脆弱,易受挫而动摇的心 的真实姓名。 态,提示学生审清题意后,从身边的生活中选出最能触动人心的 素材来写出自己的经历、见闻、故事、体验、感受来;也可以写 出对“自信”这个问题的见解和看法。同时此题立意是多样的, 可多角度来表现的(当然学生写时最好只选取一个角度来表现): 可写成“我”应该要有“自信”;也可写成“我”在别人的开导 与帮助下怎样树立了“自信”;更精彩的是写“我”帮助别人树 立了“自信”。立意较为新颖别致,易显个性。
知识梳理
半命题作文
1、定义:顾名思义,半命题就是题目只出了一部 分,另外一部分让考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 词语,补全题目然后写作的一种作文命题方式。
2半命题作文的补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认真仔细阅读已命好的半个题目,充分吸 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 (2)填题要与命题要求相契合,切中题旨
话题作文
zxxkw
三、掌握具体方法:
1.审读揣摩,分析题意; 2. 学会聚焦 ,缩小范围;
zxxkw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热爱生活吗?你关注生活吗?生活是个大课 堂。只要把眼光投向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新奇的 发现、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从而获得知识, 增强才干,美化心灵,树立志向…… 请你以“关注生活”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 可以记叙生活中的某种经历,抒发自己的感悟;可 以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 介绍生活中的某种新事物,作出自己的评价。题目 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你所 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 名。
真 题 在 线
样题一
(2017·益阳)作文。
走进自然,心头一亮,发现了自然的美好;亲近他 人,心头一亮,欣赏了他人的美德;反思自我,心头一 亮,改正缺点提升了自己;遇到挫折,心头一亮,找到 办法克服了困难……心头一亮,就是提升,就是成长!
请以“最美心头一亮时”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自选;②内容具体,有 真实情感,不要原文照抄提示语;③标点正确,书写规 范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 校名、地名等有关信息。
知识梳理
1、定义:围绕一个话题,确立一定的写作目的和写 作对象,从而体现出对这个话题的认识深度和广度的 写作形式,就是话题作文。 2、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读话题,明确内涵。考生要仔细审读引 出话题的材料或话题,明确话题的实质和范围。 (2)善于化大为小,选择最佳、最小的切入点。。 (3)确定合适的文体,拟定别致的标题。话题作文 自选文体,不等于不注重文体特征,文体特征鲜明是 一篇好文章的基本要求。
中考命题、话题作文写作技法 ——构思指导
直击益阳中考
考试时间 考题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考题形式
2016年 2017年
请以“回望来时的路”为题 材料+命题+要求 写一篇文章。 请以“我与______有个约定” 材料+半命题+要求 为题写一篇文章。 读了上面的话你得到了什么 材料+命题+要求 启示?请以“画圆”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请以“最宝贵的财富”为题, 材料+命题+要求 写一篇文章。 请以“最美心头一亮时”为 材料+命题+要求 题目,写一篇文章。
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 有些人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 读了上面的话你有什么启示?请以“画圆”为 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自拟。可 以记叙你熟悉的人和事,也可以谈感受与认识,抒发 感情,发表看法。②内容具体,感情健康真实。③标 点正确,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不 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四、明确构思要求,进行拟提纲练习
故事—— 在希腊的国土上,有一个凶狠的强盗,他抓走了一批又 一批无辜平民,强迫他们住进自己开设的旅馆里。旅馆里设 有统一尺寸的铁床,矮小的人躺上去,空荡荡的,他就拼命 把人拉长;高大的人躺上去,双脚露在外面,他就残忍地把 人的腿砍掉。这个希腊强盗妄图把所有的人都纳到他规定的 统一尺寸里。 请你以“尺寸”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 体自选,题目自拟。 [写作指航]
这则寓言故事看似荒谬,但现实世界中不是也有那么多的标准尺寸吗? 不是也有妄图把人纳入统一尺寸中去的强盗吗?这个强盗可能是有形的, 也可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在我们身边存在着,甚至我们自己有时 也会不自觉地充当这个强盗,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人和事。 这个话题虽有些抽象,但可以化为具体的东西,可以写与此有关的事, 也可写自己对“尺寸”的独到见解。
点评:
佳文赏析: 尺 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