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情观
中学时代的时候,我们都是一群简单的孩子。
看着电视里一部一部貌似永远放不完的青春偶像剧,仿佛所有的爱情都是由一个帅气多金的男生和一个貌美而且有个性的女孩组成的,然后两个人通过重重阻碍终于得到身边所有人的认可,再然后故事就在梦幻的婚礼中结局。
那些年我们边笑边哭地看完这些电视剧,我们也由此萌生了对爱情的憧憬与渴望,总希望在某年某日的某一天身边有一位王子降临,然后我也由一个灰姑娘变成美艳绝伦的公主。
在那个情窦初开的年纪,虽然心里都藏着一个喜欢的人,但是却羞于表达,悄悄的告诉身边几个玩的好的姐妹,然后一群小女生整天嘻嘻哈哈地互相调侃,但却只能盼望着老师能调座位的时候把自己调的离他越来越近。
那个时候的爱情被称为早恋,我们都知道,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对于我们来说这也不算什么稀罕的新闻,偶尔听说某男生跟某女生恋爱了,然后心里不由自主浮现的是两个人可以放学一起回家,男孩骑单车女孩坐在后座上,然后夕阳照在他们身上发出很美很和谐的光辉。
那时候的爱情,貌似只关注的是两个人在一起会不会开心,两个人平时偶尔打个电话周末偷偷地逛个超市,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烦恼。
没有人会认为这是一场正经的爱情,只是觉得两个人说的上话来就喜欢多跟对方呆在一起,如果有一天这份感情不在了其中的某个人就开始了无边无际的苦诉,“我是一个伤心的人,葬爱”到了高中学习的压力骤然增大,班主任俨然成了侦查员的代名词,整天“不许谈恋爱”的忠告挂在嘴边,但是这仍然扑灭不了青春这把火,于是各种“地下恋”油然而生,那时候的爱情就是两个人一起去食堂吃饭,然后下了晚自习男生负责把女生送到宿舍楼下。
两个人与其说是恋人,不如说是一个倾诉对象,因为那时候大家都各自忙自己的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慢慢的淡了。
高考的压力压住了两个人性格上的合适或者不合适,大家都无暇吵架无暇谈及分手,两个人淡淡地走在通往食堂的小路上,说着一些今天班里发生的小小的趣闻,然后两个人开心的笑了,他们的舒缓的脚步与周围匆忙的行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幸福似乎天长地久。
直到高考结束,两个人才开始正视这份感情,把高考之前的小事翻出来细细回想,一句性格不合抹杀了高中三年的感情,当然也不乏有人把爱情带到大学里去,这时候我们已经自由了,可以肆无忌惮的牵着手在学校里漫步,可以很大方的向同学介绍“这是我的男朋友”,再也不用担心是否有人知道了会向班主任打小报告。
大一开学前几天,父母在酒店里摆酒席,席间就有好心的叔叔对我说,上大学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就是恋爱,学习是好,找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人是真。
然而父母又悄悄地暗示我,大学里的爱情成功率极低,不如等到大学毕业工作稳定之后再认真地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
各种版本的爱情论让我也纠结了,到了大学之后,我发现这里是一个洋溢着青春与活力的地方,各种各样的活动秀出了各式各样的人才,男生开始对某个漂亮的女孩感兴趣然后匿名的发求爱短信,女生也在悄悄议论着哪个男生比较帅气哪个男生比较靠得住。
走在大学的街道上,到处可见幸福的小情侣,他们的眼睛里无一例外的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其实我真心的感觉,摆脱了中学时代老师和家长对爱情的扼杀,而且远离社会上种种拜金的物质爱情观,大学里的爱情纯洁而又唯美,有人曾说,恋爱是大学里的必修课。
只学习不逃课不恋爱,也许毕业之后可以得到一份好工作或者考入名校的研究生,但是多年之后回味起大学的生活,一定会遗憾。
无论是否受伤,起码青春无悔,在人生最好的年华,爱过也痛过,这也是一段很美的回忆。
那些夭折的爱情,不妨就当做一次经验,这样以后再碰见爱的人我们会懂得如何抓住何时靠近何时远离;那些修成正果的爱情,多年之后两个人回味起当初,一定会是满满的幸福。
我认为爱情并不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恋爱是最好的学堂。
记得有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相爱是很容易,相处需要学习。
此话不假。
谈场正经的恋爱,学会彼此容忍彼此迁就,学会如何关心体贴别人,这都将是一生的财富。
每个恋爱中的人眼睛里都闪烁着幸福的光,爱情就是这样神奇,给人无穷的奋发向上的动力,有了爱的人,有的爱情,我们才会想我们努力使为了让她(他)过的更好一点。
我心中设想的美丽的爱情,应该是从萍水相逢开始,然后在慢慢的接触中两个人互相了解,后来又在对方都不知情的情况下爱上了对方,终于有一天有一个人表白了,然后两个人就开始甜蜜的恋爱。
这样的恋爱,不因为对方的长相和家庭,不因为寂寞,只是单纯的爱上一个人,这样的爱情,即使是伤感的结局,但是仍然是一生至美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