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10篇)

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10篇)

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10篇)(篇一)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再谋新篇,再度加压,扎实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

现汇报如下:一、紧扣目标,精准落实脱贫任务我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55户1129人。

**年已脱贫117户、354人,**年已脱贫90户、**3人,未脱贫户254户、489人。

在逐村入户摸排的基础上,确定了今年的拟脱贫户145户、**5人,其中重点贫困村庙岗集村拟脱贫户19户、28人。

针对贫困户家庭实际,一户一策制订帮扶措施,做到户均至少有一项增收措施,确保顺利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

二、创新举措,大力推进产业脱贫今年年初,镇出台了《关于建设“花果小镇”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镇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整合资金不低于**00万元,对种植大红桃、草莓、西瓜等经济林果,实行产业补助全覆盖,优先考虑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低保户、患大病户、残疾人户、受灾户、危房户等边缘户,户均补助封顶**00元。

实行镇村干部“双包”到组产业全覆盖包保制度,每个镇领导班子成员、二级机构主要负责人会同村包片干部,分别在重点贫困村各包保1-2个村民组,镇直单位干部均包保1-2个村民组,开展进村入组到户地毯式的政策宣讲,真正实现“村村到,组组讲,户户访”,既使广大农户和贫困户享受同等的产业补助,缩小一般农户与贫困户的心理差距,又提高一般农户对产业扶贫政策的参与度、满意度,融洽了干群关系。

5月份,我镇第一次产业验收232户,补助资金56.4555万元,超过了去年全年产业补助总资金,6月份我镇将进行第二批产业验收。

积极发挥我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较多的优势,加快推进“四带一自”模式,召开镇上规模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承包大户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会议,宣传政策,搞好对接,抓好带动。

现有7家新型农业主体带动59户贫困户。

三、超前谋划,确保贫困村如期出列全面落实县关于贫困村出列的各项措施,4月13日,我镇组织赴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千坪村参观学习贫困村出列,镇分管、专抓领导、镇工作站和贫困村庙岗集村书记、主任、扶贫专干、驻村工作队一行12人参加,详细了解谋划村出列的相关工作。

一是精准核定减贫人口。

通过逐户调查摸底,确定2019年庙岗集村脱贫19户、2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06%(未脱贫38人、总人口3598人)。

二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据统计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到账收入为11.87万元,其中村级120kpw光伏电站自**年8月并网发电到今年5月底,共发电21.72万千瓦时,累计结算(至今年4月份)供电上网电费72758.88万元,制定了村级光伏电站运营管理办法,明确了专门管理维护人员,并讨论通过了村级光伏电站收益分红方案,计划在国家财政补助资金全部到位后进行分红。

同时,在庙岗集村黑炭冲组兴建了2600kpw 光伏电站。

村级养猪场已完成对外招租,年租金4.6万元。

猕猴桃基地正在招租,大棚蔬菜基地正在恢复重建。

三是加大特色产业培育。

镇政府专门针对庙岗集村出台相关奖励政策,对养殖小龙虾的农户给与每亩**0元的奖励,鼓励群众发展小龙虾产业,目前该村已发展养虾农户达355户,发展面积达2236亩以上,从事渔业养殖近500户4000亩以上,正在申报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

四是加大村内双基建设力度。

加大村级美好乡村、庙岗集组级道路(2019年实施黑炭冲水泥路)、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安全饮水工程、卫星电视户户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文化活动广场,抓好村庄环境整治,提升贫困村形象。

四、合力攻坚,行业扶贫发挥作用扶贫行业部门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及时掌握和了解政策,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镇卫生院、中心校各抽调了一名人员到镇扶贫工作站上班,专门负责健康脱贫和教育脱贫工程。

十大工程行业扶贫有条不紊推进。

健康脱贫:完成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截止6月10日体检736人,两癌筛查159人,集中办理慢性病证426人次,大病237人、儿童营养包发放6人。

教育扶贫:4月12日-14日,对全镇贫困户家子女入学情况进行全面核对、统计。

经查,2019年上半年,全镇贫困户及继续享受政策户子女入学情况如下:幼儿15人(省外1人),小学62人(县外13人),初中38人(县外6人),高中阶段44人(县外8人),大学阶段36人(省外6人)。

按照上级要求,学校又在4月17日-20日,分成四个大组、若干小组,对全镇义务段适龄儿童家庭进行大走访,核查适龄儿童入学情况,所在学校就读班级、有无辍学情况。

通过排查,我镇义务段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

截止2019年5月底,全镇在县内各级各类学校入学的贫困生,资助资金全部到位。

幼儿资助14人,计5600元;义务段贫困寄宿生33人(初中32人,小学1人),计20190元;义务段非贫困寄宿生45人(初中5人,小学40人),计26625元;高中阶段资助36人(高中14人,中职22人),计91650元。

资助款均已打卡发放到位,并已通知到受助学生家中,且签字确认。

县外学生上学资助情况正在统计、核实、确认,拟于7月5日前完成清册登记并上报。

住房保障:2019年实施易地搬迁渡口新村安置点二期,搬迁2户4人,现主体框架已经完工;我镇在实施渡口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同时在附近规划建设一处约**㎡的扶贫农贸市场,无偿提供给符桥新区、渡口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48位贫困户使用,目前菜市场每个摊位都分配到户,由贫困户自主决定经营或是转租。

“扶贫菜市场”的建成使用,既使我镇集镇环境面貌得到提升又实现了易地搬迁户们“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2019我镇危改计划指标75户,已申报75户,其中贫困户45户,其他三类人员**户。

截止6月26日已开工已全部开工,完工17户。

就业扶贫:加强贫困户劳动技能培训,举办了家政服务培训班、脆红李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

在庙岗集村投入约60万元兴建了面积260平方米的扶贫驿站。

驿站目前拥有2家生态农业合作社,4家生态家庭农场,并依托蔬菜大棚、猕猴桃、油牡丹等种植基地以及生态养猪场、光伏电站等,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40个以上,其中带动贫困户就业20户以上。

同时,通过邀请相关专家、经营大户授课等方式,开展劳动技能培训。

电子商务方面,通过与专业公司合作,开发网络平台,销售本地农特产品,实现线上线下就业,带动全村891户3598人(其中贫困户121户3**人)发展增收。

社保兜底:2019年贫困精神病残疾人补助65人,每人1000元,计65000元。

农村困难残疾人生活救助2019年发放240人,其中一、二级208人,每人每年800元,三、四级32人,每人每年400元,计179200元;补发**年建档贫困户残疾人中未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21人,其中一、二级18人,三、四级3人,计15600元,共计发放194800。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019年发放342人,每人每年720元,计216240元低保4**户,764人,6月发放222580元。

五保175人,其中集中供养40人,标准5100每年;分散供养135人,标准3800元每年。

金融扶贫:截止6月20日我镇农商行放贷344.5万元,其中农商行放贷**4.4万元,邮储行放贷40万元,完成总任务的101.3%。

旅游扶贫:以打造“花果小镇”为契机,发展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

3月23日—28日,我镇举办了第二届桃花旅游文化节,在活动会场设置了扶贫专柜,组织贫困户出售水果、饮料、小吃和自家生产的土特产,有的销售额每天达到1000元以上,另有18名贫困户在符桥桃林风景区附近的农家饭店务工。

五、明确责任,扎实开展双包及整改落实工作重点贫困村庙岗集村共有市级帮扶单位1个(市招商局),县级帮扶单位两个(县城投和县农机局)。

各帮扶单位都制定了年度帮扶计划,认真履行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

4月8日,市招商局主要领导将第七批选派干部送到了庙岗集村。

各帮责任人按照县里统一要求,已脱贫户每季度走访一次,拟脱贫户每月走访不少于1次,科学制定帮扶措施,强化扶贫政策宣传,规范完善“一户一档”基础资料。

本月我镇结合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自查自纠阶段工作和“找短板、抓整改、促提高、保出列”专项行动,开展了镇内各村的自查,又结合5月份县脱贫攻坚的暗访反馈、市委脱贫攻坚第五轮巡查组反馈制定了具体化的整改方案和整改台账,以问题为的导向对标检查,细化整改措施,量化整改任务,落实整改时间,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做到举一反三,补齐短板,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通过整改促进工作。

切实落实整改责任,对各级检查中发现的错误,对帮扶人和相关单位进行问责,做到问责有依据。

(篇二)**县辖20个乡镇243个村(社区),20个乡镇和234个村有扶贫开发任务。

全县**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是1.2112万户、3.1712万人,贫困村19个;当前未脱贫贫困人口6832户、17370人,未出列贫困村10个;**年脱贫任务为3500户、8749人脱贫,7个村出列,计划到2019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出列。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今年以来,我县始终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程重精准、全力补短板、全面促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实施,脱贫攻坚目标加快实现。

(一)聚焦精准识别,把好进退关口。

为有效防范“两该两不该”现象发生,我县积极行动,一是自4月20日至5月20日在全县组织开展扶贫对象精准核查月活动,重点围绕扶贫对象识别准不准、脱贫真不真、基础信息采集录入错不错、帮扶措施制定实不实、“四项清单”制定具体不具体、档案资料保存全不全等方面开展核查;二是对国办扶贫开发系统信息的录入错误、录入空缺、致贫原因不准、逻辑错误等问题组织了专项整改,下发了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质量问题清单,专班专人负责指导系统修正工作,进一步保证了系统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三是研究出台了《**县返贫及新增贫困人口识别管理办法》、《**县扶贫对象精准识别信息比对方案》,确保扶贫对象识别和退出精准。

(二)坚持问题导向,严格兑现奖惩。

加大整改督查力度。

针对第三方评估、省复核和市级督查反馈的问题,我县举一反三,列出3大类20小项问题清单,制定方案、倒排工期,责任到人、逐项整改,目前所有问题整基本改到位。

县纪委牵头建立月督查联席会议制度,成立10个督查组,每月开展督查巡查,定期通报限时整改,充分发挥督查巡查的倒逼作用。

加强问责问效。

对因在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复核中出现严重问题的茶岭镇,由县委、县政府将其列为今年一季度“不作为、慢作为”单位。

针对部分贫困户对帮扶责任人和帮扶工作满意度问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责成相关单位对14名履责不力的帮扶责任人分别给予组织处理、诫勉和党纪处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