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台北101大楼风阻尼器

台北101大楼风阻尼器

台北101大楼总高508公尺,楼层数为101层,属於超高层建筑,这种大楼在高层位置容易受到风力影响而产生摆动。

如果风力太强,造成结构物的振动太大,将使住户产生不适感,所以,为了降低建筑物振动反应,装设抗风阻尼器就成了解决的办法。

这颗类似单摆的金色大圆球,其正确名称为:「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

这颗阻尼器的功能是用来减缓因强风造成建筑物振动而引起的不适感。

通常人感到不舒服,与楼层的尖峰加速度值有关,根据文献对高楼居民受风力摆动引起不适的研究显示,振动加速度达5cm/sec2时,人会开始感觉到建筑物的摆动并因此感到不舒服。

所以台湾的规范规定:在回归期半年(一年内可能会发生两次的机率)的风力作用下,建筑物最高居室楼层角隅之侧向振动尖峰加速度值不得超过5cm/sec2。

台北101大楼调质阻尼器所装设的位置与造型最後决定悬吊於87~92层之间。

这个类似单摆的调质阻尼器,其直径约为5.5公尺,共由41层厚度125mm的圆形钢钣堆叠焊接组
合而成,各层钢钣的直径则配合球体形状呈2.1m~5.5m的尺寸变化。

整个球体由8组90mm 直径的高强度钢索,透过支架托住球体质量块的下半部,将660公吨的载重悬吊支承於92层结构。

此外,调质阻尼器支架周围也另设置了8支斜向的大型油压粘滞性阻尼器(Primary Hydraulic Viscous Damper) ,其功能在於吸收球体质量块摆动时之冲击能量,减少质量块的摆动。

而为了避免强风及大地震作用时质量块摆幅过大,调质阻尼器下方则放置了一可限制球体质量块摆动的缓冲钢环(Bumper Ring),以及8组水平向防撞油压式阻尼器(Snubber Damper),一旦质量块摆动振幅超过1.0m时,质量块支架下方的筒状钢棒(Bumper Pin)就会撞击缓冲钢环以减缓质量块的运动。

单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力学原理:一个简单的调质阻尼器是由质量块(惯性力)、弹簧(弹性恢愎力)与阻尼(能量消散)所组成,装设於结构物上使之降低结构的动态反应,如顶层位移及加速度反应。

调质阻尼器的作用原理为:将阻尼器自身的频率调整接近於主结构的控制频率,如此一来,当外力(风力、地震力)使得结构物的主要频率被激发时,阻尼器会产生与主结构反向共振的行为,此时作用在主结构上的能量会藉由调质阻尼器而消散。

2010年9月“凡那比”(大陆称“凡亚比”)台风带给台湾北部10级强风,竟把台北市的101大楼吹动了!用来维持101平衡的“风阻尼球”,在19日下午3点及晚间8点2度晃动,时间还维持了2分钟之久;平时不动如山的“风阻尼球”竟被“凡那比”吹动了,连101发言人刘家豪都赞叹,近2、3年来没有晃过这么大的,“晃的时间还挺长的,大概有2分多钟。

这一次晃动,大概有20几公分左右。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