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路施工组织的毕业设计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
目前,我国一级以上公路里程已超过19万公里,20几年间增加16倍多,其中高速公路建设从无到有,自从1988年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以来,到目前,交通公路里程已超过2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成就斐然、举世瞩目。
高速公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家现代化大型重要的基础设施。
十六大以后,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
我国将会继续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
根据交通部制定的公路交通发展三阶段目标,我国到2010年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3.5万公里,到2020年将达到5.5万公里,到2040年将到达8万公里[1]。
这将是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大革命时期,将提高我国公路桥梁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
目前,我国工程质量的总体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公路建设中重速度、轻质量、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依然存在,公路工程质量出现了严重的隐患。
在已建成的公路中存在许多质量通病如路基压实度不足,超限下沉;路面平整度差,路面粗糙度不够;桥头跳车;桥梁伸缩缝损坏,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等等。
高等级公路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它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发展。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我们建国以来一直坚持的方针。
1997年7月31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国公路法》第26条规定:“公路建设必须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承担公路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岗位责任制,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法章以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和合同约定进行设计、施工、监理、保证公路工程质量。
”这条规定充分表明我国对工程质量的重视。
工程质量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的好坏,从一个侧面反映我们施工界的素质。
我们要充分认识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战略方针的重要意义,树立起质量是工程生命的意识,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工程质量、促进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
由此,本文以宝瞻公路路面工程K11+000-K17+000段为背景就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分析与控制做一简要论述。
2.宝瞻公路路面工程背景2.1.设计标准同三绒鄞县连接绒宝幛至瞻岐公路按山岭区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60km/h,设计路面标准轴截100KN,设计年限为20年,路面结构为水泥砼路面;行车道7.5米宽,结构为24cm厚水泥砼路面层+20cm厚碎石基层+20cm厚级配碎石垫层;右侧硬路肩2.0m宽,结构为20cm厚水泥砼面层+20cm厚二灰碎石基层;左侧路肩1.0m宽,结构为10cm厚水泥砼面层+14cm厚片石砼垫层。
其中水泥砼路面抗压强度设计为35Mpa,抗折强度设计为5.0 Mpa。
本文研究是A合同段中K11+000-K17+000段。
2.2沿线自然地理环境本线位于省东部山区,贯穿鄞县东向山岭腹部,贯穿鄞东山区腹部,沿线地势复杂,高差较大,路线起点处地面标高3.8m(黄海高程,下同),终点处为4.0米,最高穿越设计标高126m,路线经过最高地面标高为350m。
路线经过区域的地质状况属第四系沉积土,属于浙东侵蚀中低山丘陵区。
基岩的岩性特征和抗风化能力控制该区域的地幔。
岩石坚硬的灿岩出露区形成较陡的山岭区。
岩性相对较弱的白垩系陆面沉积岩地区形成丘陵区,区域第四系分布于低洼的冲积、湾积平原和基岩山区的沟谷中。
鄞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属海洋性季风温润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署,冬无严寒,热量充分,雨量充足。
最高温度38.7摄氏度(1957年7月23日),最低温度-8.8摄氏度(1955年1月12日)年平均气湿为16.2摄氏度,平原、丘陵和高山区的温差为5-6摄氏度。
山区降雨量大于平原,全年有二个降雨期,3-7月为第一期,其中3-5月为春雨期,雨量约占全年的27%,6-7月为梅雨斯,雨量约占全年18%,8-9月为第二期,即秋雨害性气候时有发生,尤其在台风季节,雨量过分集中,往往酿成洪涝,对施工影响较大。
2.3质量目标与质量保证体系2.3.1工程质量目标:本工程的质量总目标:确保达到优良,单位工程优良率要达到95%,分项工程评为均在90分以上,无重大质量事故,工程外观质量达到优良。
2.3.2质量保证体系(1)建立以项目经理总工程师为组长,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创优领导小组,主持和组织工程创优活动,实行总工程师质量总负责,质量管理工程师专积监察。
实行各单项工程的施工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的质量责任制,使创优落实到人头和具体的施工工作中做到层层包保。
(2)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原理,抓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开工前即组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生产骨干熟悉设计图和相关施工规。
施工中把好技术标准关、做好技术交流、抓好试验检测。
严格施工纪律,严格各工序质量检验与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3)认真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即施工技术交底制,质量“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安全质量检查评比奖惩制,验工计价质量签证制,分项工程质量评比制,质量事故(隐患)报告处理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质量控制贯穿工程施工全过程。
2.4拟为本合同工程的组织机构图其中:路基施工一队负责本合同段的第一工区的路基及涵洞工程施工路基施工二队负责本合同段的第二工区的路基及涵洞工程施工桥梁施工一队负责本合同的桥梁工程和路面工程的施工隧道施工一队负责本合同段的少丘岭隧道工程施工隧道施工二队负责本合同段的风岭隧道施工3.宝瞻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分析宝瞻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种种质量问题,从施工期间的质量检测资料统计分析出现以下质量问题。
3.1宝瞻公路路面垫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宝瞻公路路面工程中垫层为20cm级配碎石层,它是基层和路基之间的结构层,主要起承重、扩散荷载应力和改善路基水温状况的作用。
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基层和路面的整体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
在施工期间出现如下几种质量问题。
3.1.1集料问题在宝瞻公路路面垫层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级配碎石的级配组成控制难以达到筛分试验的要求,特别是集料中0.075mm以下的细颗粒的含量难以达到要求。
集料中的含泥量难以控制在集料含泥量试验中的含泥量围中。
鄞县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属海洋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足。
这样在雨季时,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中有横缝、纵缝及胀缝的存在。
表面水不可避免地沿缝进入垫层。
进入垫层的水能使含泥土较多,特别是含0.075mm以下的细颗粒较多的垫层含水量增加及强度大大降低。
这样会使水泥混凝土路面过早地损坏,影响它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
如下是集料筛分试验数据和集料含泥量试验数据。
3.1.2宝瞻公路路面垫层的压实度不均匀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垫层的碾压速度、碾压遍数的不均以及碾压过程中的横缝、纵缝的的处理不当使得整个垫层的压实度不均。
这样垫层在以后的日积月累的塑性变形不均而同基层产生不同程度脱离接触;进而影响面层与基层的接触;沿接缝或外侧边缘下渗的水分积聚在上述脱空的地方。
水泥混凝土板在轮载作用下产生弯沉变形使空隙的水分变为有压水,冲刷基层、垫层表面从而形成泥浆,并沿接缝隙喷溅出来,使得脱空的地方损坏扩大,加快面层的损坏,影响面层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
3.1.3宝瞻公路路面垫层的平整度不足宝瞻公路路面垫层的平整度超出允许偏差围,影响垫层、基层的厚度。
垫层、基层厚度将出现不均匀,有的超出厚度要求,有的厚度不足。
然而,垫层、基层的厚度与其刚度有密切联系;其厚度不均匀则其刚度也不均匀。
当其刚度没有达到要求时则会引起面层的拉应变而过早地形裂破坏,一旦破坏再加上车载的重复作用加快路面破坏,从而引起路面破坏的扩大,使得路面达不到设计的使用年限。
3.2宝瞻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宝瞻公路路面工程基层为20cm厚的二灰碎石基层,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层下的结构层,由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与碎石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所形成的,具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定性。
它主要起承重、扩散荷载应力的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如下几种质量问题。
3.2.1石灰、粉煤灰各化学成份含量的损失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石灰,施工时间较长,石灰存放的时间过长久,且遭受风吹雨淋和日晒使得其有效钙和氧化镁的含量大大损失。
这种情况下,可以使原来的含量从80%以上降到40%[2],甚至更低,难以达到表3.2-1规定的III 级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的技术指标。
粉煤灰是具有活性的一种火山灰材料,一种硅质或铝质材料,当它以细分散的状态与水和消石灰混合时发生一系列的化学成分[Ca(OH)2和MgO]与粉煤灰反应后生成的胶凝性化合物的多少。
长期存放在露天的石灰由于有效钙和氧化镁的含量减少,必将影响石灰粉煤的强度,进而影响基层的强度,影响路面的整体承载力,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
表(3.2-1)石灰的技术指标(GB1594-79)[2]3.2.2碎石级配控制不理想在二灰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碎石,碎石重量占80%-85%,且要一定的级配,是基层中重要材料之一。
碎石生产不集中、规格不一、质量不一,其中碎石扁平、针片状颗粒含量多,除尘问题和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使得碎石质量没有得到保证。
在施工中采用路拌法,级配难以得到保证,难以控制细集料,特别是0.075mm以下粉尘细颗粒含量,其含量大大超出7%。
级配碎石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与集料的级配,特别是其中的最大粒径、5mm以下颗粒、0.075mm的颗粒含量有关。
在同一压实功条件下,密实度和承载比CBR随细料含量而变,但存在一最佳含量,当细料含量低于或超出此最佳值时,密实度和承载比CBR值均下降,其中最大密实度在细料含量为8%-10%时达到;最大承载比CBR 值,则出现在细料含量为6%-8%时候[3]。
二灰碎石基层中石灰粉煤灰反应产生的胶状物起粘结作用,在碾压过程中能够得到较大的密度,而原集料中细料特别是0.075mm颗粒含量过多会引起基层的冲刷,细粒含量越多冲刷愈严重。
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冲刷量会增多,产生唧浆现象引起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破坏,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
3.2.3集料、石灰、粉煤灰拌和不均宝瞻公路基层施工过程中采用路拌法施工,集料和石灰粉煤灰计量不准,拌和不均从而出现有的石灰比较多,有的粉煤灰多,有的集料量比较多。
这样难以达到设计配合比,而二灰碎石基层的强度与配合比有很大的关系,其中与石灰和粉煤灰反应有关。
石灰粉煤灰混合物的强度随其配合比而变化,并在某一配合比围其强度最大,超出这一围后,其强度逐渐减小。
这一关系可由3.2-3图反应出来。
抗压2.0强1.8度1.61.41.21.00.810 15 20 25 30 35石灰90 85 80 75 70 65粉煤灰图上表明,石灰粉煤灰混合物强度最多的配合比大致在1: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