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析版】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二次调研地理试题共10页word资料

【解析版】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二次调研地理试题共10页word资料

2015年武汉二调·地理第Ⅰ卷选择题(共11题,44分)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末要将单位GDP能耗降低16%,要顺利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对碳排放进行模拟预测。

预测时,必须以技术进步和经济平稳增长为前提。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省的2010~2050年碳排放高峰预测曲线。

据此完成下列1~2题。

1.对该省的碳排放模拟预测可以忽略的因素是()。

A.GDP增长率 B.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C.产业结构的调整D.当地气温的季节分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产业转移和升级,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下列关于该省2010~2050年的碳排放预测,表述错误的是()。

A.碳排放量高峰峰值出现先增后降的倒“U"型曲线B.随着能源结构的优化,碳排放高峰峰值可能会减小C.单位产值的能耗出现先增后降的倒“U"型曲线D.技术进步可能会使碳排放高峰峰值出现时间提前【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产业转移和升级,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暑假,小强跟随旅游团到甲地一日游,下图为小强出行路线示意图(图中均为北京时间)。

读图,完成下列3~5题。

3.出发与返回时,小强的座位分别位于客车前进方向的()。

A.右侧、右侧B.右侧、左侧 C.左侧、右侧 D.左侧、左侧【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地理意义中的太阳方位问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4.小强所在的城市可能是()。

A.杭州B.武汉 C.哈尔滨 D.重庆【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地理意义中的时间计算问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5.小强观察发现,沿市区道路边有很多正在修建地铁的工地,仅从安全因素考虑,小强所在城市地铁线多位于城市道路下方的原因是()。

A.道路地下水水位较低 B.道路地下多为向斜地质构造C.道路沿线客流量较大 D.减少对地表建筑的不利影响【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交通布局的区位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000m高空等气压差图。

据此完成下列6~8题。

6.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最有可能分别为()。

A.晴天、阴雨天 B.晴天、晴天 C.阴雨天、晴天 D.阴雨天、阴雨天【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高压、低压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7.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正南风【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风的形成及风向的影响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8.若不考虑其它因素,此时该地区出现雾霾天气()。

A.甲处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B.乙处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C.乙处有上升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D.甲处有下降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天气状况对雾霾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下图中左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城人口密度分布图,下图中右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海拔每隔100m的人口密度、人口数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9~11题。

9.与左图中实际人口分布状况不吻合的是()。

A.本区的人口分布的基本态势是北疏南密B.本区人口疏密与地形有一定关系C.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对本区人口分布影响不大D.人口主要集中在热带雨林带【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0.右图表明()。

A.本区的人口总量接近3500万B.在海拔2000m左右,人口数量较多C.在海拔2000m左右,流域面积较小D.人口数量随海拔变化呈现均衡分布【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对地理图表的解读及东南亚的地理概况,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1.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与流域人口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的是()。

A.水田数量 B.年降水量 C.水能分布 D.日照时数【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对地理图表的解读及东南亚的地理概况,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题,56分)1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面海拔456米,湖水非常纯净。

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内,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

贝加尔湖的湖底沉积物厚度超过了8千米(见右图)。

下图中左图为贝加尔湖流域局部示意图,下图中右图为贝加尔湖一段剖面图。

(1)简述安加拉河的水文特征。

(8分)(2)分析贝加尔湖湖底巨厚沉积物的形成原因。

(6分)(3)20世纪60年代初,莫斯科政府在贝加尔湖畔建起了巨型造纸厂,但遭到民众的抗议。

请从地理视角推断民众抗议的理由。

(8分)【答案】(1)径流量稳定(2分);河流结冰期长(2分),含沙量小(2分),水能丰富,(有凌汛现象)(2分)。

(2)贝加尔湖断层发育,湖盆断裂下陷(陷落),(深度超过8千米)(2分),贝加尔湖四周环绕着高山(或地势起伏大)(2分)。

注入贝加尔湖的众多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在贝加尔湖沉积(2分),经过漫长的时间的堆积而成。

(3)理由:造纸厂会产生污水,在贝加尔湖湖畔建巨型造纸厂,巨量的污水排入贝加尔湖(2分),造成污水排放口附近的水域遭受严重的水污染,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的生长(2分);巨型造纸厂需砍伐大量的木材,会造成贝加尔湖周围森林覆盖率下降(2分),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

13.(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河西走廊素有种子繁育“黄金走廊”之美誉,制种种类已涵盖了玉米、小麦、棉花、糖料、牧草等40多种作物,所繁殖的种子籽粒饱满,水分低,发芽率高,正常情况下种子能储藏4年,发芽率仍保持在90%以上。

材料二:生物质电厂是以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

制种业中的玉米、棉花等植株种类丰富、体形粗大,能为生物质发电厂提供原料。

“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它不仅成为西气东输的能源通道,且近年来风能、太阳能开发力度日益加大。

材料三:下图为河西走廊区域图。

(1)说明河西走廊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更有利种子保存的自然原因。

(6分)(2)河西走廊地区冬季风能、夏季太阳能较丰富,分别说明其成因。

(12分)(3)我国某企业计划在甘肃张掖市兴建一座年消耗生物质原料约4万吨的生物质发电厂,此计划正契合当地政府提出的综合使用清洁能源的方案。

对此方案你赞同吗?说明你的理由。

(6分)【答案】(1)河西走廊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气候干燥,降水少(2分),这有利于种子的采收、自然干燥(2分),且不利于病虫害的滋生(2分),故种子保存时间较我国东部地区更久、成本更低。

(2)冬季风能丰富。

原因: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2分),植被覆盖率低,阻力小,风力大(2分);河西走廊两侧为山地,中间地形平坦、狭长,且走向与冬季风风向一致,产生狭管效应,风力强劲(2分)。

夏季太阳能丰富。

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增大(2分),昼变长(2分);河西走廊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2分)。

(3)赞成。

张掖农田集中成片,规模较大;农作物以植株体积粗大的玉米、棉花为主,盛产秸秆;近年来张掖地区太阳能、风能的大量开发;且有西气东输管道经过,为当地人民生活提供充足、方便、快捷的清洁能源;减少了人们将秸秆作为生活用能的需求,并减少了秸秆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

(任答3点得6分)不赞成。

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气候干燥,植被覆盖率低;建生物质电厂需大量砍伐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该地区人口集中,生活用能需求大;农作物的秸秆除作为生活用能外,玉米等农作物的秸秆还可以加工成饲料,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故能提供给生物质电厂的秸秆很少。

(任答3点得6分)14.(10分)旅游地理长寿优质旅游资源具有稀缺性与脆弱性。

空气中高含量的负氧离子(与空气洁净度、湿度等因素有关)、良好的饮食结构及劳作习惯等三个长寿指标使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简称巴马县)成为世界5个长寿之乡之一。

巴马县2002年以来大规模开展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游客数量每年基本以20%的速度增长,其中自驾游人数也逐年增加。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巴马县三个长寿指标会受到不利影响,请分别说明造成这些不利影响的原因。

【答案】(1)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降低。

原因:一是随着游客量的增加,人的呼吸将会消耗掉一部分负氧离子;同时自驾游人数增加,汽车尾气改变了空气的洁净度、湿度;二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绿地、湿地减少,导致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减少。

(任答2点得4分)(2)(传统以清淡为主的)饮食结构发生改变。

原因: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受外来文化的冲击(2分),传统以清淡为主的饮食结构会逐渐被外来的膨化、煎炸等油腻食品替代。

(2分)(3)劳作习惯发生改变。

原因: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收入的增加;人们从此不再维持原来的劳作习惯,身体机能必将受到影响。

(任答1点得2分)1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丽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森林覆盖率高达79.1%,每年会出现森林火灾损失严重的情况。

下图为2004年~2008年丽水市各月森林火灾所占百分率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简述丽水市森林火灾的时间分布特点,并说明7月森林火灾比例出现小高峰的自然原因。

【答案】特点:全年各月火灾发生的频率不均(2分),冬春季节多发(2分),夏秋季节少发(2分)。

自然原因: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朗,降水少,气温高,森林的湿度较低,易发生火灾(2分);7月该地多雷暴天气,受雷击易产生森林火灾(2分)。

16.(10分)环境保护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

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一改以前的雨水和污水合用一条排水管道的形式,实行了雨污分流。

简述在大城市实行雨污分流具有哪些优点。

【答案】雨污水分流有利于城市污水集中净化处理;减少对河流、湖泊及地下水的污染;有利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减少了污水的数量,降低城市污水的净化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极大地避免了雨水道被污水沉积物堵塞的现象发生,加快了雨季雨水、地表积水的排泄,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保障城市交通的通畅;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