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水路货物运输合同与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制度上两个重要不同篇一:海商法复习海商法期末复习第一章1海商法的含义狭义:围绕海上经营活动形成的、属于私法性质的法广义:调整海上运输中发生的特定社会关系和与船舶有关的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海商法的调整范围狭义:广义:3海商法的性质:民事特别法4海商法渊源形式,我国海商法法律体系渊源形式:(1)国内立法(2)国际条约(3)国际海事惯例(4)判例(5)学说我国海商法法律体系:(一)国内立法(1) 法律:实体法规范程序法规范冲突法规范(2) 行政法规(3) 部门规章(4) 地方性条例(二)国际海事条约(三)国际海事惯例5海商法立法特点(论述)优点:快速建立起ML制度缺点:缺乏完整性缺乏系统性难以充分保护本国利益总结:CMC面临的任务:本土化6海商法基本原则(大题:有哪些、为什么)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国际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海洋经济的原则第二章1船舶物权概念权利人依法对船舶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
海商法意义上的船舶本法所称船舶,是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动式装置,但是用于军事的、政府公务的船舶和20总吨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
前款所称船舶,包括船舶属具。
船舶所有权的概念是指船舶所有人依法对其船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
船舶所有权特征客体权利主体权能船舶所有人特殊的义务和权利特殊的公示方法船舶所有权内容取得:原始取得继受取得消灭:永久消灭/绝对消灭法律上的消灭/相对消灭登记: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适用船旗国法律。
船舶抵押权:概念是指抵押人对于抵押权人提供的作为债务担保的船舶,在抵押人不履行债务时,可以依法拍卖,从卖得的价款中优先受偿的权利特征约定性从属性不可分性物上代位性共示性限定性追及性担保的债券借贷之债取得①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商一致②签订书面合同③船舶共有下的抵押权设定消灭①抵押船舶的转让问题②抵押权所担保的主债权被转让转让①主债消灭②船舶灭失③法院拍卖④抵押期限届满受偿顺序同一船舶设定两个以上抵押权的,抵押权人按照抵押权登记的先后顺序,从船舶拍卖所得价款中依次受偿。
同日登记的抵押权,按照同一顺序受偿。
实现条件当抵押人不履行债务时方法拍卖标的:营运中的船舶建造中的船舶可以打捞的沉船船舶留置权概念是指法律赋予造船人或修船人在船舶所有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可以留置其所占有的船舶,以保证造船费用或修船费用得以偿还的权利标的船舶,包括属具担保的债权修理费用、建造费用受偿顺序船舶优先权先于船舶留置权受偿,船舶抵押权后于船舶留置权受偿。
取得法定性——到期未付款而债权人占有船舶转让转移占有消灭担保的主债权消灭船舶灭失or被征收、没收、征购丧失占有债务人提供了其他可接受的担保行使宽限期(不少于两个月,要通知债务人);折价、拍卖、变卖船舶优先权概念海事请求权人依照法律规定,向船舶所有人、光船承租人、船舶经营人提出海事请求,对产生该海事请求的船舶所享受的一种优先受偿的权利。
标的:船舶及其属具担保的债权A.船员工资福利B.营运中的人身伤亡C.港口使费D.救助报酬E.因侵权产生的财产索赔受偿顺序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所列各项海事请求,依照顺序受偿。
但是,第(四)项海事请求,后于第(一)项至第(三)项发生的,应当先于第(一)项至第(三)项受偿。
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一)、(二)、(三)、(五)项中有两个以上海事请求的,不分先后,同时受偿;不足受偿的,按照比例受偿。
第(四)项中有两个以上海事请求的,后发生的先受偿。
产生所担保的债权一产生,就随之产生转让海事请求权转移的,其船舶优先权随之转移消灭①时效届满仍未行使权利②法院拍卖③船舶灭失5.比较船舶物权的性质、形式要件(即取得条件)、标的6船员的概念、船长职能、主要权利广义接受船舶所有人聘用或雇用的,包括船长在内的船上一切任职人员狭义受船舶所有人聘用或雇用,受船长指挥并服务于船上的人员,其中不包括船长、引航员、实习船上的学生、订有适当契约的学徒、海军人员以及担任政府长久职务的其他人员职能管理职能(首要,最高)司法职能公证职能紧急处分职能代理职能主要权利劳动报酬请求权给养和医疗费用请求权社会保险费用请求权遣返费用请求权人身伤亡损害赔偿请求权7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制度基本概念是指承运人收取运费,负责将托运人托运的货物经海路由一港运至另一港的协议合同当事人承运人实际承运人托运人收货人分类根据航行海域不同分为国内水路货物运输合同&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意义:(1)涉及沿海运输权(2)适用法律不同理解三种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航次租船班轮运输多式联运8航次租船概念是指船舶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约定的船舶或者船舶的部分舱位,装运约定的货物,从一港运至另一港,由承租人支付约定运费的协议、9多式联运概念多式联运经营人以两种以上的不同运输方式,其中一种是海上运输方式,负责将货物从接收地运至目的地交付收货人,并收取全程运费的合同。
10提单的概念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受或者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11 租用定期租船概念由船舶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约定的由出租人配备船员的船舶,由承租人在约定期间内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并支付租金的协议特征出租人负责船员的配备在约定的租期内,船舶由承租人在约定的范围内调度和营运租期内船舶营运费用的承担性质财产租赁合同和运输合同——双重属性光船租赁概念船舶出租人根据合同,向承租人提供不配备船员的船舶,在约定的期间内由承租人占有和使用,并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一种营运方式性质租赁合同船舶租购合同性质兼具租赁与买卖性质12海上保险合同概念是指保险人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自愿的基础上就保险标的及其双方权利、义务而订立的协议标的船舶货物船舶营运收入货物预期利润船员工资和其他报酬对第三人的责任由于发生保险事故可能受到损失的其他财产和产生的责任、费用法律关系主体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第三章1船舶碰撞概念船舶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发生接触并造成损害的事故法律关系主体责任主体权利主体2海难救助概念对海上遇险的财产,由外来力量对其施救或提供援助的法律行为。
法律关系主体3共同海损概念在同一海上航程中,当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时,为了共同安全,有意而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由各受益方按比例分摊的法律制度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主体:遭受GA损失的人义务主体:受益人,获救财产所有人与其他海事法律制度的联系GA与救助GA与过失的关系4污染法律关系法律关系主体责任主体:船东、船舶经营人、管理人、光租人权利主体:油污受害人5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概念在发生重大海难事故并导致严重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害时,依照规定的方式,将责任人的赔偿责任限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内的法律制度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主体——海损事故责任人→有权享受责任限制义务主体——海损事故索赔人→其债权的实现受到限制适用条件客观条件限制性债权:主观条件是否存在故意、过失因素:限制责任(一)在船上发生的或者与船舶营运、救助作业直接相关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的灭失、损坏,包括对港口工程、港池、航道和助航设施造成的损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相应损失的赔偿请求;(二)海上货物运输因迟延交付或者旅客及其行李运输因迟延到达造成损失的赔偿请求;(三)与船舶营运或者救助作业直接相关的,侵犯非合同权利的行为造成其他损失的赔偿请求;(四)责任人以外的其他人,为避免或者减少责任人依照本章规定可以限制赔偿责任的损失而采取措施的赔偿请求,以及因此项措施造成进一步损失的赔偿请求。
理解限制性债权第四章1海洋活动管理法律体系:构成①水路交通安全;②船舶;③船员;④防治船舶污染环境;⑤海事综合执法行政主管部门 :工商局税务局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船级社)海关海洋局农业部质检局环保局2海洋活动管理法律制度按管理目标划分:海事经济法海事安全法海事应急法3 海洋活动争议解决纠纷解决方式:私人间纠纷解决方式和解/协商调解诉讼仲裁私人与政府/国家之间纠纷的解决方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间争端的解决方式政治方法法律方法法律适用管辖权的确定程序法规范的适用实体规范的适用执行外国判决/裁决的承认与篇二:第五章国际货物运输法律制度第五章国际货物运输法律制度第一节国际货物海上运输国际货物海上运输虽然速度慢、风险大。
但是其具有运输量大、运输成本低的优点。
当今国际货物运输有80%是通过海上运输方式实现的。
一、国际货物海上运输(一)定义和类型国际货物海上运输是指承运人收取运费,使用海上运输的船舶负责将托运人的货物由一国某一港口运往他国另一港口的活动。
海上货物运输以船舶为运输工具,对船舶的使用方法决定了运输的方式。
根据对船舶的使用方法的不同,海上货物运输划分为两种基本方式:班轮运输和租船运输。
1、班轮运输班轮运输是由航运公司以固定的航线、固定的船期、固定的运费率、固定的停靠港口将托运人的货物运往目的地的运输。
又由于班轮运输合同成立后,承运人在接管货物或装船后即签发提单,所以又称为提单运输。
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很强的规律性(2)当事人权利义务格式化3)班轮运输主要通过签发海运提单的方式使运输合同权利可自由转让。
2、租船运输租船运输又称不定期船运输。
这种运输方式没有固定的船期、航期、航线、港口和航行日期,完全根据货源的情况决定船舶的去向。
主要适用于需要整船的大宗货物的运输。
按不同的租赁方式,租船运输又可分为定期租船、航程租船和光船租船三种。
(二)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是指承运人收取运费,据以承担由海上将货物从一港运至另一港的任何合同。
1、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成立对班轮运输而言,承运人签发的提单载明了较为详细的运输条款,具体规定了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因此实践中一般很少另行订立书面运输合同;对于租船运输而言,因为缺少类似提单这样的标准合同条款,双方需要在合同中具体约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因此需要订立运输合同。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人包括承运人与托运人。
收货人往往不是托运人,而是与合同有紧密联系的关系人,收货人有货物受领权,当货物在运输中受损时有索赔权。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另一与合同有紧密联系的关系人------实际承运人。
如果承运人将货物运输部分或全部货物运输委托给实际承运人,承运人仍须对全部运输负责。
2、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变更货物运输合同的解除(1)法定解除法律规定的原因出现时,合同当事人可依法行使解除权,消灭已生效的合同关系。
一般是指发生了不可抗力或其他不可归责于合同当事人的情况致使合同不能履行。
在班轮运输合同中,当般舶在装货港开航前出现法定解险原因,双方均可解除合同,并互不负赔偿责任。
当船舶在装货港开航后出现法定解除原因,除合同另有约定,船长有权将货物在目的港邻近的安全港口或地点卸载,视为履行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