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数据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

158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数据库技术• Data Base Technique●2016年度贵州省教育厅教改项目:贵州财经大学MOOC 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以“管理学”课程为例(项目批准号:201601013,2016.10-2019.10)。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大数据开放共享中的的数据安全及隐私管理机制研究 (课题编号:16GZQN06,2016.9-2018.9)。

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大数据开放共享与交易中的隐私泄露风险评估模型及风险控制方法研究(黔教合KY 字[2016]169,2016.11-2019.10)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计划项目:面向大数据开放共享与交易的隐私泄露风险评估模型及风险控制技术研究(合同编号:黔科合基础[2016]1023,2017.1-2019.12)。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政府数据开放与共享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DXS03,2015.11-2017.11) 。

【关键词】大数据 云计算 电子政务 应用近年来,我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在社会各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在此过程中,为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电子政务系统应运而生,并且,融入了大数据技术的电子政务系统在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等方面的效率显著提高,为政府相关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1 大数据技术的特征概述相比较传统数据处理技术来说,大数据技术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大数据技术涉及到的数据量极为庞大,在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上的数字信息呈现出几何指数增长的趋势,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这一数据量将达到惊人的数量,为此,只有大数据技术才能够对此类规模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

(2)大数据技术所涉及数据类型众多,除常见的文本、声音、图像、音频等数据外,还包括一些特殊的文件形式,并且,不同类型的文件形式其作用自然也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3)大数据技术有着较快的数据处理数度,凭借分布式计算机技术的使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定规模数据的处理任务,并且,最终得到的结果是有效的。

(4)大数据技术所处理的数据虽然数据大数据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文/王祥1 李红娟2 薛承梦1 丁红发1密度较低,但是,当密度较低的数据被收拢在一起后,通过科学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从零星的数据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并对该信息的价值进行深入挖掘。

2 大数据技术的关键所谓大数据,是指在短时间通过网络嗅探的方式,快速搜集各种类型的网络数据,并在相关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大数据技术的实现需要通过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云计算基础构架平台等技术,为更好的研究大数据技术,应对其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2.1 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库技术为保证大数据技术中庞大数据的存储与处理,则需要利用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库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集群管理。

这一技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对数据处理命令进行相应,并具有较低的延迟读写速度,并且,在云计算平台的配合下,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库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在正常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多个副本故障检测与转移机制,在长时间工作的状态下,出现故障的几率较低。

2.2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所谓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则区别于云存储数据库的形式,他是利用互联网的空间特性,将物理空间相对独立的存储单元进行连接,通过一定的算法进行逻辑上的统一,形成具有超大规模的数据库,并具有较高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存储能力。

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分析,这种分布式的数据库技术能够实现对数据资源的有效保护,即便出现大规模的计算机病毒事件,基于分布式数据的存储优势,相关病毒对部分计算机的影响,并不能对全部计算机中的数据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2.3 分布式存储技术在大数据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为满足用户一定规模数据存储的需求,则充分利用了分布式存储技术所具有的纵向、横向扩展的优势,将数据进行分割后存储与多台服务器、存储设备上,从而有效降低了单一存储器的数据存储压力,并且,这种分布式存储技术,还实现了系统可用性、可靠性的提高,以及保证数据存取的高速进行。

2.4 云计算技术对于大数据技术来说,为了实现对一定规模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则充分利用了云计算技术所搭建的平台,从而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基于传统存储技术在速度、空间上的有限性,无法为大数据技术提供足够的支持,云计算技术则将传统计算机的存储、运算功能转移至云端,以一种更加高效的方式,为大数据技术在众多领域的拓展提供可靠的技术平台。

3 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诸多优势,在电子商务领域,大数据技术主要用于网站数据进行分析,社会诚信系统的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与电子政务系统等。

3.1 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政府网站大数据分析为准确掌握网站的浏览情况,大多数网站都会对用户的日常浏览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相关分析要素包括用户访问的路径、不同网页的停留时间、浏览网页的具体时间等,通过对以上要素的研究,能够对用户需求、习惯进行准确分析,并能够对后期网站缺陷的具体调整提供指导性意见。

以某政府网站为例,由于网页设计不合理,以至于在用户打开某一页面时,长期处于等待状态,如此一来,用户对这一网页的实际浏览次数将为0。

针对这一情况,网站管理人员通过对某一周期内的网站浏览情况进行分析,由于一定周期内浏览网站用户的数量较大,且相关要素成倍增加,所以,在处理以上信息的过程中就用到了大数据技术。

对于网页访问次数出入较大的数据,则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在排除网页的可链接性之后,检查网页内的相关信息,却保网页内信息的可靠、安全。

通过用户浏览网站后留下的大量信息,网站一方可以将用户信息存入数据库中,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以实现网站信息向用户的精准推送。

并且,经过大数据Data Base Technique •数据库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159处理后的数据信息,逐渐成为政府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行政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3.2 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信用平台建设为更好的掌握居民信用信息,建立以个人为单位的信用数据库,则需要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收集相关部门所掌握的居民信用资料,并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对比、整合,进而得出准确的个人信用情况。

例如,在购房贷款过程中,商业银行往往需要用户提供《个人征信档案》,在《个人征信档案》中,不仅包括用户的基本身份信息,还包括用户在所有金融机构办理的各种信用卡情况,以及是否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等,这些信息的存在,就意味着政府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实现了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共享,通过对比用户身份信息,将属于同一用户的信用信息进行整合,并重新存储与数据库之中。

政府行为的信用平台建设,旨在掌握用户的个人诚信资料,并为基于个人行为的政府服务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打击社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老赖等现象。

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信用平台建设,能够实现社会范围内道德诚信体系的不断加强,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

3.3 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与电子政务随着政府部门事务性工作的不断增加,仅依靠人工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分类、整合、处理等工作不仅效率低,速度慢,且容易出现人为性差错,数据结果的人为性因素较大。

在此情况下,依托大数据技术在多元数据收集、处理方面的优势,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下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能够帮助政府通过网络获取社会各领域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庞大的数据库资源。

然而,对于数据库来说,只有得到利用才能体现其价值,在情况下,政府部门就充分利用了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优势,建立以政府事物为中心的社会基础数据库,为政府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横向、纵向信息的全方位共享。

在区域间政府工作交流方面,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能够突破传统政务工作的空间限制,进而促进跨地区政府部门信息资源整合与交流下的业务开展。

为更好的发挥电子政务的优势,在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建设方面,需要对这一平台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进行完善,制定政府间统一的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使用标准,规范政府在使用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各种行为,以实现对数据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所以,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使用,不仅便于政府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社会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社会环境的稳定得以实现。

3.4 电子政务决策系统中的大数据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数据技术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多元数据的收集、整合、分析、处理,对于大数据技术的使用方来说,庞大的数据价值还在于能够辅助政府决策。

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通过对庞大数据中有关数据的筛选、分析,经过计算机软件的处理之后,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计算结果,政府部门依据这一结果,就可以完成一系列的政府决策,从而实现了政府办事效率的快速提高。

例如,在市政建设方面,对于城市内部交通拥堵问题,可以借助交通系统长期提供的大数据信息,了解城市内交通拥堵的主要路段、时间,以及在庞大数据信息的支持下,通过建模的方式,采取多种治堵方式,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每一种方式的实际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最终选择效果最好的治堵方式。

对于政府决策的客观性、准确性等,使用大数据技术辅助决策有着极大的优势,但是,基于大数据技术缺乏人类情感因素的介入,以至于相关决策并不能够完全突出“以人为本”的政府工作理念,所以,政府部门应慎重对待大数据技术下的电子政务决策,根据相关内容的实际情况,做出最佳的决策选择。

4 大数据技术在电子政务中应用的不足之处分析通过对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调查研究后发现,即便在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大多数地区政府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即便是已经施行电子政务管理的地区,政府部门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实际应用却有着较为明显的不足,以至于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4.1 “数据孤岛”现象的存在大数据技术的核心在于对数据信息的共享,然而,有地方政府对大数据技术的认识不足,以至于在数据共享方面存在政策性的理解偏差,使得以政府为核心的相关数据无法被其它行业所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也就失去。

例如,A 省与B 省协商开通省际公交专线,然而,为了更好的安排公交车的运行时间表,则需要A 、B 两省之间的人员往来数据进行分析,并能够预估公交线路的实际载客风险,从而适当的调整公交车的运营次数和时间,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A 、B 两省间的客流数据无法实现共享,以至于在公交车的实际安排下依然无法解决道路拥堵的实际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