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品牌延伸
Adidas by Stella McCartney
又如Smart(都市精灵),这款由奔驰和斯沃琪联合设计, 针对都市年轻消费者的新车型,两个合作品牌的标识 甚至都未出现在车上,但是设计本身已经体现了两家 公司各自的专属特性。
第二节 品牌延伸
一、定义
菲利普·科特勒:品牌延伸是指“把一个现有的品牌 名称使用到一个新类别的产品上”。 凯文·莱恩·凯勒:一个公司利用一个已经建立的品 牌推出一个新产品。 一般而言,品牌延伸(Brand Extensions)是指企业将 某一知名品牌或某一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成功品牌扩展 到与成名产品或原产品不近相同的产品上,以凭借现 有成功品牌推出新产品的过程。
海尔集团的冰箱依据其目标市场定位不同而分别命名 为“海尔双王子”、“海尔小王子”、“海尔帅王子” 等,洗衣机也有“海尔小小神童”洗衣机,这种多品 牌策略给海尔集团带来的巨大效益是有目共睹的。
案例:健怡可口可乐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与百事可乐公司几乎同时向市场推 出低糖的健怡类饮料。百事可乐将其取名为“健怡百 事可乐”,而可口可乐公司却取名为“泰森”。结果, “泰森”败在同类产品“健怡百事可乐”手下。
多品牌策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可划分出个别 品牌策略、分类品牌策略、企业名称加个别品 牌策略等三大类。
1、个别品牌策略
是指企业的不同产品分别采用不同的品牌。这 种多品牌策略主要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使用: 其一是企业同时经营高、中、低档产品时,为 避免企业某种商品声誉不佳而影响整个企业声 誉而采用这一策略;
宝洁旗下的品牌
美容时尚 :OLAY 、SK-II、伊奈美、潘婷、飘柔、海飞丝、 沙宣、伊卡璐、威娜、舒肤佳、卡玫尔 健康 :吉列、博朗、护舒宝、佳洁士、欧乐-B、帮宝适 家居 :汰渍、兰诺、金霸王、碧浪、品客 彩妆 :ANNASUI(安娜苏)、Covergirl(封面女郎) 香水 :Hugoboss、Locaste、Escada(艾斯卡达)、 Dunhill(登喜路)、Valention、Lanvin(朗万) 、 PaulSmith(保罗史密斯)
2、分类品牌策略
如果企业所经营的各类产品之间的差别非常大,那么 企业就必须根据产品的不同分类归属来采取多品牌策 略,即为各类产品分别命名、一类产品使用一个品牌。 美国最大的零售商西尔斯公司就是采取这样的策略, 它的家用电器、妇女服饰、家具等产品分别使用不同 的品牌。这种策略特别适用于生产与经营产品种类繁 多的大企业,由于它们所涉及的领域是吃、穿、用俱 全,如果两类产品之间的差距很大,则绝不能使用同 一品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公司名称加个别品牌策略
企业在考虑到产品之间既有相对同一性又有各自独立 性的情况下,典型的做法是在企业的名称后再加上个 别品牌的名称。 在每一品牌之前均冠以公司名称,以公司名称表明产 品出处,以品牌表明产品的特点。 如宝洁公司在每一种产品上都有其企业品牌“P&G”, 同时各类产品又有小品牌“飘柔”、“碧浪”等等。 又如上海联合利华,不但 “联合利华”这个整个品牌 已确立,它的产品如“力士”等也已树立了品牌。
2.技术导向型的联合品牌
是指将技术品牌与企业品牌进行嫁接组合而形成的联 合品牌。 例如,2002年10月,李宁体育用品公司与杜邦公司正 式结成品牌伙伴,推出品牌为“李宁——莱卡”的运 动服装,莱卡面料大量应用在李宁牌服装中。
3.市场导向型的联合品牌
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品牌在创造联合品牌的过程中, 其中一方品牌通过品牌合作向对方的顾客群展示自己 的产品和服务,扩大企业在新的目标市场上的影响, 提高企业品牌在新的受众中的认知度,进而提高其市 场份额。
3.主副品牌的中心应该是主品牌,副品牌要紧紧围绕 着主品牌这个中心。
如“海尔—帅王子冰箱”、“三星—名品”彩电,海 尔、三星是企业品牌同时也直接用于产品而且是产品 品牌的识别重心。
四、联合品牌策略
联合品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现有的企业品牌进行合作 的一种形式,通过联合,借助相互的竞争优势,形成 单个企业品牌所不具有的竞争力。
2.副品牌一般都直观、形象地表达产品优点和个性形 象
如“松下—画王”彩电的主要优点是显像管采用革命 性技术、画面逼真自然、色彩鲜艳,副品牌“画王” 传神地表达了产品的这些优势。 红心电熨斗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新产品电 饭煲以“红心”为主品牌并采用“小厨娘”为副品牌。 在市场推广中,既有效地发挥了红心作为优秀小家电 品牌对电饭煲销售的促进作用,又避免了消费者心智 中早巳形成的“红心=电熨斗”这一理念所带来的营销 障碍。
3.多品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多品牌策略最大的优势便是通过给每一品牌进行准确 定位,从而有效地占领各个细分市场。如果企业原先 单一目标顾客范围较窄,难以满足扩大市场份额的需 要,此时可以考虑推出不同档次的品牌,采取不同的 价格水平,形成不同的品牌形象,以抓住不同偏好的 消费者。
我国消费者熟悉的“潘婷”、“飘柔”、“海飞丝” 三大洗发护发品牌都是宝洁的产品,这三个品牌分别 吸引三类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从而使得它在中国的洗 发液市场占有率上升为第一,达50%以上。这显然 是宝洁公司成功运用多重品牌策略的成果。
提起美国的菲利浦·莫里斯公司,人们立即就会联想 到香烟,大名鼎鼎的“万宝路”牌香烟就是这家公司 的拳头产品。然而,要是有人问你“卡夫”酸奶和奇 妙酱、“果珍”饮品、“麦斯维尔”咖啡以及“米勒” 啤酒是哪家公司生产的,许多中国人也许都会发愣, 其实发愣的不仅仅是中国人,连美国的消费者都是要 么发愣、要么认为是美国通用食品公司的产品。其实, 这些产品全部出自美国烟草大王菲利浦·莫里斯公司。
优点:
在各种不同新产品的品牌名称前冠以企业名称,可以 使新产品享受企业的信誉,而各种不同产品分别使用 不同的品牌名称,又可以使各种不同的产品保持自己 的特色,具有相对独立性。
例如柯达公司的胶卷因其性能不同,而被分别命名为 “柯达万利”胶卷、“柯达金奖”胶卷、“柯达至尊” 胶卷等,很显然,这些品牌中都隐含着企业的名称。
多品牌策略示例:
松下电器公司使用National和Panasonic两个品牌销售 家用电器。
西门子公司及其与博世公司的合资公司博西家用电器 有限公司使用西门子(Siemens)和博世(Bosch)作 为主商标,还有副商标和地区性商标。 科龙集团的科龙、容声、美菱等品牌。
多重品牌策略由宝洁公司首创。宝洁认为,单一品牌 并非万全之策。因为一种品牌树立之后,容易在消费 者中形成固定印象,不利于产品的延伸,尤其是像宝 洁这样横跨多种行业,拥有多种产品的企业更是这样。 因而宝洁公司不断推出新品牌。 该公司在我国推出的美容护肤品牌就有近10个,占 了全国美容品的主要品牌的三分之一。
其二是企业的原有产品在社会上有负面影响, 为避免消费者的反感,企业在发展新产品时特 意采取多品牌命名,而不是沿用原有的成功品 牌,并且故意不让消费者在企业的传统品牌与 新品牌之间产生联想,甚至于隐去企业的名称, 以免传统品牌以及企业名称对新产品的销售产 生不良的影响。
案例:菲利浦·莫里斯公司
第四章
品牌延伸
第一节 品牌系统策略
一、单一品牌策略
所谓“单一品牌策略”,是指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几种 不同产品统一使用一个品牌名称。 典型代表:联想集团、李宁公司、TCL、LG、三洋、夏 普
二、多品牌策略
“多品牌策略”是指企业根据各目标市场的不同利益分 别使用不同品牌的品牌决策策略。
多个品牌能较好地定位不同利益的细分市场,强调各 品牌的特点,吸引不同的消费者群体,从而占有较多 的细分市场。
处在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品牌,有进行品牌联合的 可能,目的是为了在该产业内获取超额垄断利润。通 过提高品牌独特性,合作的品牌可以在消费者心目中 占据独一无二的位置,并通过提供联合优势最终获得 消费者忠诚度和利润。 如英国航空和中信银行,就联合发行了一种信用卡, 让用户自动成为英国航空商务舱俱乐部的会员。 达能为欧洲快餐连锁店QUICK专门生产了一种酸奶。
品牌联合,是一种1+1>2的模式。
示例:阿迪达斯和山本耀司,内置因特尔和康柏个人 电脑,D&G 和摩托罗拉,英国航空和中信银行,阿迪 达斯和麦卡特尼,百加得和可口可乐,达能和 “Quick”(欧洲快餐连锁店),国美和摩托罗拉,中 国工商银行和美国运通
品牌联合的方式
1.产业一体化型的联合品牌
宝洁公司从洗发水的功能出发及时地向市场上推出了 不同功能和不同品牌的洗发水,为满足不同目标市场 上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多个品牌各自沿着各自的路走 人市场,各有各响亮的牌子,各有各特殊的用途可供 消费者“各取所需”。
2.多品牌能充分适应市场的差异性。
消费者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复杂多样的,不同的地 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审美观念; 不同的人有不周的爱好追求。同一品牌在不同的国家 或地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如上述宝洁公司就是运用 了多品牌策略,充分适应了市场的差异性。
试想,企业既生产食品,又生产化肥;既生产化妆品, 又生产农药,如果使用同一品牌,的话,消费者会出 现什么样的反应。 美国宝洁公司在我国销售其产品时,杀虫剂用的是 “雷达”品牌,鞋油用的是“红鸟”品牌,而大量的 化妆品用的是其它品牌。 海尔集团在销售其家用电器如冰箱、彩电、洗衣机等 产品时使用的是“海尔”品牌,而其产品线延伸至保 健品行业时,用的却是“采力”品牌,目的也是为了 保持海尔集团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一贯的主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