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6.1.4 串级控制设计
n (四)串级控制系统投运
u 先副回路,后主回路; u 副回路或主回路投运步骤与单回路相同。 u 无扰动切换。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6.1.4 串级控制设计
n (五)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
u 串级控制系统主回路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要求主 参数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其品质指标与单回路定值 控制系统一样。
u 预估补偿方案; u 采样控制方案。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一)Smith预估补偿
n 1、基本原理
u 一种以模型为基础的预估补偿控制方法; u 预先估计出被控过程动态数学模型; u 预估出过程对扰动的动态响应,并将预估结果作为
反馈提早供给控制器动作,以提前对扰动进行补偿。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一)Smith预估补偿
n 4、Smith预估补偿的改进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二)采样控制方案
n 1、基本原理
u “调一下,等一等”(Wait and See)的办法: n 当控制器输出后,一段时间内不再增加或减小, 而是保持此值(保持的时间比纯滞后时间τ0稍长 些),直到控制作用的效果在被控量变化中反映 出来为止; n 接着,根据偏差的大小再决定下一步控制作用的 大小和方向。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第六讲 复杂控制策略
n 6.1 串级控制 n 6.2 前馈及时滞控制 n 6.3 解耦控制 n 6.4 比值控制 n 6.5 均匀及超驰控制 n 6.6 分程控制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6.1 串级控制
6.1.1 引言 温度单回路控制系统:
饱和蒸汽
若温度变化较大, 如何解决?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二)采样控制方案
n 2、采样控制的特点
u 核心思想就是避免控制器不必要的误操作,而宁愿 让控制作用弱一些。
u 无需掌握精确的过程动态特性,就能克服被控过程 中纯滞后的不利影响。
u 需注意采样周期的选取应略大于过程的纯滞后时间。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三)几点说明
n 2、动态前馈
u 当工艺上对控制精度要求很高,静态方案难以满足 时,可考虑使用动态前馈方案。
u 为避免对扰动通道及控制通道数学模型的过分依赖, 且便于整定,根据被控过程的非周期、过阻尼特性, 动态前馈系统常采用如下典型的控制规律: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五)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n 1、前馈控制的局限性
PPT文档演模板
加热物料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6.1.1 引言
n 人工控制的解决办法
u 仿照人工操作,不仅观察容器 内的温度,还要观察入口蒸汽流量!
u 温度低,则开大蒸汽阀门;若蒸汽流量不够,及时 再开大阀门,直到得到希望的温度为止。
u 若不观察蒸汽流量量,只开大或关小阀门的,则很 有可能调节过头或感觉不及时!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一)Smith预估补偿
n 2、Smith预估补偿结构
PPT文档演模板
采用Smith预估补偿控制可以消除纯 滞后环节对控制系统品质的影响。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一)Smith预估补偿
n 3、Smith预估补偿的不足
u Smith预估器在应用中很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 n 需要确知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 n 即使是最简单的一阶模型,放大系数、时间常数 或纯滞后哪怕只有10%的误差,也易产生振荡! n 只能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n 对负载扰动无所助益。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6.1.3 串级控制性能分析及仿真
n (一)串级控制性能分析
u 1、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PPT文档演模板
串级控制系统的副环能够有效地克服二 次扰动的影响。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6.1.3 串级控制性能分析及仿真
n (一)串级控制性能分析
u 2、改善对象动态特性,提高系统的工作频率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6.1.5 串级控制应用实例
为了克服系统的纯滞后,决定采用串级控制: 即在给矿皮带上安装皮带秤,以给矿量为副参 数、以机腔料位为主参数构成串级控制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6.1.5 串级控制应用实例
n 主控制器(料位控制器)采用PI规律,反作用; n 副控制器(矿量控制器)采用PI规律,反作用。 n 投运:先皮带秤、料位计投运;手动操纵电液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二)前馈控制的结构
开环结构
u 前馈控制器; u 过程控制通道传递函数; u 过程扰动通道传递函数。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三)前馈控制设计原理
n 1、“不变性”原理
u 在扰动作用下,使控制系统的被控量与扰动作用完 全无关(或在一定准确度下无关)。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五)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n 2、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u 将前馈和反馈结合,既利用前馈控制及时克服主要 扰动,又保持反馈控制克服多个扰动的长处;
u 复合控制降低了系统对前馈补偿器的要求,使其在 工程上更易于实现。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五)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四)静态前馈与动态前馈
n 1、静态前馈
u 工程上要实现完全补偿是很难的,所以一般要求控 制系统能在一定准确度下获得近似补偿:
u 或者,系统在稳态工况下被控量与扰动无关:
u 静态前馈控制器采用比例控制,是前馈模型中最简 单的形式: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四)静态前馈与动态前馈
扰动发生后,前馈控制器 “及时”动作。
闭环控制。存在稳定性问题。
开环控制。只要各环节稳定, 则控制系统必然稳定。
可消除被包围在闭环内的一切 只对被前馈的扰动有校正作
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用,具有指定性补偿局限性。
控制规律
通常是P、PI、PD、PID等典型 取决于过程扰动通道与控制
规律。
通道特性之比。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过程控制策略
n 开关(ON/OFF)控制 n PID控制
u PID控制算法、数字PID算法 u PID改进算法
n 复杂过程控制
u 串级控制、前馈控制、解耦控制等
n 先进过程控制(APC)
u 预测控制、智能控制等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6.2.2 时滞控制
n 时间滞后是指纯滞后过程。纯滞后往往是由于 物料或能量需要经过一个传输过程而形成的。
n 纯滞后极大地影响系统动态性能,引起闭环控 制系统稳定性明显降低,过渡过程时间加长。
n 若 ≥0.3,就被认为是具有较大纯滞后的 工艺过程,时滞系统的控制是世界公认的控制 难题。可考虑的方案:
u 副回路是一个随动系统,只要求副参数能快速而准 确地跟随主控制器的输出变化即可。
u 在工程实践中,串级控制系统采用先副后主的整定 方式。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6.1.4 串级控制设计
n (五)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
u 整定步骤: n 断开主回路,把副回路按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参数 整定,求取副控制器的整定参数值。 n 闭合主回路,将副回路作为一个等效环节,按单 回路整定方法,求取主控制器的整定参数值。
推杆控制下矿量;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无扰动 切换,并整定。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6.2 前馈及时滞控制
n 前馈控制
u 结构、原理及特点 u 静态前馈、动态前馈 u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n 时间滞后控制系统
u Smith预估补偿方案 u 采样控制方案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6.2.1 前馈控制
u 这其实就是过程控制中所谓的“串级控制”思想。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6.1.1 引言
温度串级控制解决方案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6.1.1 引言
温度串级控制解决方案
与单回路控制相比,增加了一个流量计和一个流量控 制器。
PPT文档演模板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6.1.2 串级控制结构及特点
n (一)引言
u 原油加热炉出口温度的控制 若原油流量是主要扰动,那么该如何处理?
T1C T1T
T2C
原油是生产 负荷!不可
调节。
T2T
燃料
PPT文档演模板
原油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6.2.1 前馈控制
u 人工控制的基本思想 (1)若原油流量不可调节,
而扰动幅度又大,则可测量 原油流量,据此及时调节燃 料阀门的开度,以减少对出 口温度的影响。 (2)这就是所谓“前馈控制 (Feed Forward)”的基 本思想:若无法控制此扰动, 则测量它,且不等扰动影响 到被控量就提前及时调节。
第6讲复杂控制策略
6.1.4 串级控制设计
n (三)主副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
u 主控制器一般选PI或PID控制规律; u 副控制器一般选P或PI控制规律:
n 对于温度副回路过程,若采用积分,会减弱副回 路的快速作用;但对流量副回路过程常采用PI规 律。
n 作为随动环节,由于给定值经常变化,显然不宜 引入微分规律。若确需引入,可采用微分先行规 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