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青奥会推广方案定稿 (2)

南京青奥会推广方案定稿 (2)


主题活动的推广及表现 3、活动总体设计:
1)活动主题:激扬青春,快乐青奥 2)活动内容: 在距离青奥会还有100天以及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 在青少年受众密集的湖南卫视两档大型脱口秀节目中将 邀请到南京青奥会中国代表队的旗手,领队,新加坡青 奥会的部分奥运冠军,节目中他们将进行运动表演,互 动,青奥会知识普及等环节。
主题活动的推广及表现 4、执行方案:
1)活动时间:2012年8月10日 2)活动地点:各城市的偏远山区 3)可行性分析: 青少年群体中,大多数人群喜欢挑战 青少年的学习压力大,需要找到适当的方式加以放松 能够锻炼身体,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
5、风险控制:
1)本活动需要考验大家的体力跟毅力,参加的人数存有 考验,这需要主办方的宣传效果 2)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需要准备充分、 考虑周全 3)活动需要较强的组织性跟团结性,需要大家团结起来 共同努力
享受更加新鲜、多 样化的生活方式。
威胁T 随着近些年中国经济的不断 发展,世人的“软件发展” 也备受关注,2014年南京将 聚集世界各地的人们,届时 合实力增强,中 人们的素质,社会的治安也 国文化正在向世 必将给南京政府一个很大的 挑战。
主题活动的推广及表现
主题活动推广及表现
活动一 1、活动背景:
内涵:内涵就是奥运会的精神,支撑和造就“更快、更高、更强”就是
“自信、自强、自尊”。这既是奥运精神的原动力,更是奥运精神的境界升 华。并且有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交流活动,有很多青年人开始传递责任、爱 心和团结重要性. 在青少年中广泛传播“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理 念,使之成为青少年的共同理想;树立健康向上的青少年榜样,鼓励和引导 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在参与、互动、共享氛围中快乐的成长, 其宗旨 是突出世界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主题活动的推广及表现
3、活动总体设计:
1)活动主题:运动无界限,长征远足行 2)活动主要内容:在各大城市组织人群去当地的偏远农村 体验生活,采用步行的方式,每个城市组成十个队伍,一个 队伍二十人,每组成员去当地的一个偏远山区。 3)活动要求:城市里的青少年(14—18岁);行走路程不 能少于20公里,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4小时), 到达之后根据时间和路程来计算最后获得冠军的小组,并颁 发相应奖励。
媒介策略
媒介选择与整合
网络媒介:腾讯、新浪、搜狐等门户 网站;优酷、土豆等:CCTV5、湖南卫视 报纸媒介:中国青年报 杂志媒介:青年文摘、体坛周刊
媒介策略
广告投放排期
前期:网络媒介、电视媒介、报纸媒介、杂 志媒介大力投入广告,做好前期宣传工作。 中期:网络广告为主,电视媒介、报纸媒介、 杂志媒介连续出击。 后期:网络媒介、电视媒介、报纸媒介、杂 志媒介全部投入,把南京青奥会的精神影响 推向全球。
百贴吧、猫扑论坛 25000元 、天涯社区等 电视媒介 CCTV5 湖南卫视 报纸媒介 中国青年报 60000元 60000元 20000元
杂志媒介 青年文摘
体坛周刊 总计 320000元
20000元
20000元
媒介策略
平面广告
媒介策略
媒介策略
媒介排期
网络 媒介 电视 媒介 报纸 媒介 杂志 媒介
2013年3月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7 8 9 10
媒介策略
总体经费预算
网络媒介 腾讯、新浪、搜狐 40000元 等门户网站
优酷、土豆等视频 500000元 网站
新浪微博、人人网 25000元 等社交媒体
环境分析
界定问题
知名度不够高,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宽影响力。
青少年参赛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作为一项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其经济、 技术水平都有待加强。
这是一次向世界展现中国的机会, 全民的素质有待提高。
活动总体设计
一、总体活动目标
1、扩大宣传影响力,使更多人了解并参与。 2、使世界各地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得 到加强,并让青年们从运动中收获健康的生 活方式。 3、缩小城乡差距,树立城乡平等观念。 4、加强绿色青奥、活力青奥、人文青奥的 理念,使青奥精神能常驻大家心底。
自身分析 目标受众分析 界定问题 SWOT分析 总体活动目标 活动主题 总体活动框架
活动总体设计................................................................................p.3
主题活动推广及表现....................................................................p.9
劣势W 青奥会是国际性的高水平大赛,但是 目前只在新加坡举行过第一届,很少 的人对它了解甚少,目前我国推广南 京青奥会的手段单调
SWOT分 析
机会O 随着中国08年举行了奥运会,接 着上海的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 圳大运会的举行,并取得佳绩,使 中国在国际运动项目上举世瞩目, 相信2014年的南京青奥会必将是 2、随着生活水平 一个世界前所未有的盛会 的提高,人们开始
历史背景分析:2001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雅
克·罗格提出了举办青奥会的设想。国际奥委会在2007年7 月5日于危地马拉城举行的第一百一十九次国际奥委会全会 上一致同意创办青少年奥运会。首届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在新加坡举行。
环境分析
自身分析:
review
Contents
青奥会口号:我与青奥共成长 Grow with YOG
环境分析
自身分析:
review
Contents
组织形象分析: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Youth
Olympic Games,YOG),简称为青少年奥运会、青奥会。 它是一项专为年轻人设立的体育赛事,揉和了体育、教育和 文化等领域的内容,并将为推进这些领域与奥运会的共同发 展而起着一个催化剂的作用。青奥会每四年一届。夏季青奥 会最长12天。
青奥会原则:“与青奥共成长”当选为南京市申办2014年青奥
会理念口号。 口号朴实无华,内涵深远,包含青奥会自身的成长、 青年人与青奥会共成长、城市与青奥会共成长、世界与青奥会共 成长等多层涵义。
主要目标:
1、将全世界的青年运动员们都集合起来,并为他们而欢庆。 2、用一种独特而有力的方式来推广奥林匹克精神。 3、以创新的形式激发关于奥林匹克精神和社会挑战的教育和讨论。
南京青奥会中国地区推广策划方 案
班级:金融1001班 成员:唐积文 陈龙龙 郭凯 时间:2012年5月1日
目录
内容提要............................................................................p.1 环境分析............................................................................p.5
内容提要
review
Contents
青春的梦想我们一起来谱写,未来的幸福我们共同 创造。2014年,全世界青年人将在奥林匹克精神的召 唤下相聚在东方文明古城——南京,这将是青年人挑 战自我、突破极限、挥洒汗水和激情的赛场,也是一 场青年人相互学习,分享快乐,传递健康和友谊的盛 会。 经过我们团队的辛勤工作和设计,我们的项目 将会很好地展示出青少年青春,活力的一面,南京, 一个六朝古都,文化文明,历史价值都值得我们去学 习去了解,这次南京青奥委会致力于“绿色青奥、活 力青奥、人文青奥”,势必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故事。 让人们更多地了解青奥,了解中国,理解南京。
主题活动的推广及表现 活动二
1、活动背景 1)青奥会举办次数较少大家对青奥会还没有一个清晰明 确的认识 2)人们对运动会的项目仅限于冬夏奥运会和一系列的大 型国际比赛和世界级综合性比赛 3)青奥会的宣传工作还没有做的那么具体 2、活动目的 1)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和一系列人群对青奥会有一个清楚 地认识 2)让青奥会能确实吸引到人们的注意力吧这项赛事能记 住 3)宣传青奥精神,让青奥会能给人们带来积极地精神文 化
活动主题:放飞梦想放飞梦想
活动总体设计
二、总体活动框架
一、总体活动框架
优势S 南京青奥会是以青年认为主体的高水 平国际赛事,南京青奥会选择大广赛 的平台,通过竞赛的形式征集青奥会 的系列设计方案,为广大青年学生参 与青奥会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也是对 中国大学生群体设计能力的信任和期 待。让大广赛与南京青奥会更好地展 示在世人的视角
环境分析
自身分析:
review
Contents
主要目标:
4、在节日般融洽欢快的气氛中分享世界各地的文化。 5、向世界各地的不同青年团体推广奥林匹克精神。 6、在年轻人之间提升体育运动意识和参与感。 7、在奥林匹克发展运动中成为一个创新的平台。 8、成为能代表国际最高运动水平的赛事之一。 9、激发青少年自我创新的意识。
主题活动的推广及表现
4、执行方案 活动时间:2012年9月11日—2012年9月16日 活动地点:各城市中心的学校及周围大型商城或文化广场 可行性分析: 对于还不怎么接触过的青奥会大家有一种好奇心理会促使人们 积极去了解 此活动积极宣传奥运精神对人们有积极促进作用 由于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能获得广大人民的认同与社会各界的支 持。 5、风险控制 1)活动举办地点属于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对于安全问题要予以重 视 2)满足大家的猎奇心里有一定难度
环境分析
目标群体分析:
青奥会是国际奥委会专门为14岁至18岁 青年人设计的综合运动会,是在现任国际奥 委会主席罗格的倡议下,国际奥委会于2007 年决定创办的。青奥会旨在聚集世界范围内 所有的具有天赋的青年运动员——参赛选手 的年龄应在14岁到18岁之间——以组织一项 具有高度竞技水平的赛事。此外,还应该在 奥林匹克精神方面成为一项具有教育意义的 项目,让青年们从运动中收获健康的生活方 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