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情况分析

第9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情况分析

第9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分析研究1 前言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家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种变化的推动下,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

从1964年的第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至今,我国已成功举办了8届的体育科学大会,共征集论文25637余篇,录取12512余篇。

四年一度的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是我国级别最高、规模最以其综合性和权威性的体育学术盛会,它较全面地反映了不同阶段体育科研成果,是展示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窗口。

为了进一步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展现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在体育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和自主创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上海体育学院承办的"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于2011年12月在上海举办。

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权威性、广泛性的体育学术会议,被誉为“体育科技全运会”。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发展体育科技建设体育强国"。

大会旨在交流最新的体育科技信息、展示最新的体育科技成果,提高我国体育科技水平。

会议采用主题报告、专题报告、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等方式进行学术交流。

本届大会共收到论文7000余篇,录取论文3379篇,录取率48.27% 。

本文对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的论文进行全面分析,对于当前我国体育研究的成果有了全面的了解,指出了今后体育科研的方向。

2 研究内容与方法2.1 研究内容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录取的论文,重点是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的3379篇论文进行分析与研究。

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搜集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录取的论文。

2.2.2 数理统计法将录取的论文进行归纳、分类和统计。

2.2.3 比较分析法将数理统计出的结果与往届统计结果进行比较与分3结果与分析3.1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的概况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共收到论文7000余篇,录取论文3379篇,录取率为48.27%。

其中,录取的专题报告为397篇,占11.75%,墙报交流1199篇,占35.48%,书面交流1783篇,占52.77%。

从表1、2中可以看出,本届体育科学大会录取论文由第八届2503篇增加到第九届3379篇,在论文的报告形式上,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的专题报告和墙报交流所占的比例分别下降到11.75%和35.48%,书面交流所占比例增加到52.77%,数量增多,也就扩大了书面交流的容量。

[1]表1 第九届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情况报告形式专题报告墙报交流书面交流337948.27%(录取率)39711.75%119935.48%178352.77%表2 第八届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情况报告形式专题报告墙报交流书面交流250349.77%(录取率)39215.66%86534.56%119847.86%3.2九科大论文录取率与往届体育科学大会论文录取率比较从表3中的对比可以看出,本届体育科学大会征集的论文篇数和录用论文的篇数均超过往届论文征集和录用的篇数,与第一届录取的109篇论文相比,本届录取的论文是第一届的31倍,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大会征集和录取论文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论文录取率逐年下降,分别是:45.70%、38.01%、29.30%。

从第五届至第八届在逐年上升,今年有所下降。

[2]表3 历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录取率届数举办时间征集论文篇数录用论文篇数论文录取率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1964年11月1980年12月1987年12月1992年12月1997年12月2000年12月2004年12月2007年12月2011年12月32161210821830206830304665502970001092804125381044197522722503337933.96%45.70%38.01%29.30%50.40%65.18%48.70%49.77%48.27%3.3第七、八、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的主题变化从表4中可以看出,近三届的体育科学大会都是紧紧联系在一起,层层递进的关系。

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是2004年北京申奥成功、我国体育代表团在雅典奥运会取可喜可贺的成绩后举办的,大会的主题主是“奥运、科技、健身”主要针对2008北京奥运会,更好的为奥运会和全民健身服务。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出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体质,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与和谐社会一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一致的,这对和谐社会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是的主题正是“体育科技与和谐社会”,反映了我国实际国情和健康的社会风貌,以体育科技服务于和谐社会。

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的主题“发展体育科技,建设体育强国”是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十二五”规划提出体育事业的发展要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共同发展,为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建设体育强国而努力,全面推进各项体育工作。

表4 第七、八、九届全国体育大会主题变化届数举办时间地点大会主题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2004年10月2007年10月2011年12月北京北京上海奥运、科技、健身体育科技与和谐社会发展体育科技建设体育强国3.4入选论文的学科分布情况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征集的7000篇论文,根据内容进行学科分类,再将分类的结果下发到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设置的18个二级学科中进行评审,各分会的专家将最前沿,代表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动向研究成果推荐到大会。

[3]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大会论文根据18个分会分成18个学科。

九科大专题报告入选论文数量上的排序是体育社会学、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体育产业学、武术、运动生理化墙报交流入选论文数量上的排序是体育社会学、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化、武术、体育产业学。

不难发现体育社会学、运动训练学和学校体育学是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的热点领域。

体育建筑作为一项新兴学科在专题报告中还属于空缺状态,这也反映出,在体育科学研究中,要使学科得到均衡和全面的发展,这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表5 入选论文的学科分布学科分类专题报告墙报交流书面交流总计篇数/篇百分比%篇数/篇百分比%篇数/篇百分比%篇数/篇百分比%1运动生物力学2体育产业学3体育管理学4计算机应用技术5体育社会学6体育史7体育统计8体育新闻传播9体育信息10仪器器材11体质研究16 4.0332 8.0621 5.298 2.0263 15.8716 4.038 2.0216 4.0315 3.788 2.0216 4.0340 3.3469 5.7558 4.8415 1.25231 19.2732 2.6715 1.2535 2.9222 1.836 0.5058 4.8450 2.80113 6.3494 5,2725 1.40358 20.0834 1.9117 0.9534 1.9148 2.969 0.5068 3.81106 3.14214 6.33173 5.1248 1.42652 19.3082 2.4340 1.1885 2.5285 2.5223 0,68142 4.2012武术13学校体育14运动生理化15运动心理16运动训练17运动医学18体育建筑合计31 7.8141 10.3323 5.7922 5.5445 11.3416 4.030 0397 10076 6.34144 12.0198 8.1757 4.75178 14,8562 5.173 0.251199 100116 6.51246 13.80138 7.7473 4.09264 14.8192 5.164 0.221783 100223 6.60431 12.76259 7.66152 4.50487 14.41170 5.037 0.213379 1003.5入选论文作者单位构成情况分析从表6总可以分析出,大会专题报告以体育院校为主,入选论文205篇,占专题主报告41.64%;非体育院校入选论文159篇,占专题报告的40.5%;体育局和各科研所入选论文28篇,占专题主报告7.05%;职业技术和专科学校入选论文3篇,占专题报告0.76%;普通中小学入选论文1篇;中央电视台入选论文1篇。

从专题报告、墙报交流、书面交流入选论文来看,本科院校占据很大比重,绝大多数的入选论文均选自本科院校,其中体育学院略高于非体育院校;职业技术和专科学校入选29篇论文好于中小学16篇。

幼儿园和高中论文还存在着空白,这值得我们思考。

表6 入选专题报告论文作者单位构成情况学科分类体育学院篇数/百分比%非体育院校篇数/百分比%体育科研所篇数/百分比%技术专科学校篇数/百分比%中小学篇数/百分比%电视台篇数/百分比%专题报告205 41.61% 159 40.5% 28 7.05% 29 7.3% 16 4.03% 1 0.25%4结论与建议4.1结论4.1.1本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与往届相比征集论文和录取论文数量是最多的一届,本届大会专题报告的论文录取率有所下降,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论文录取率上升。

墙报交流的选择性强,便于反复阅读和加深研究。

书面交流的增加,也就增加了论文录取的范围,使得一些有科研价值的论文得到广阔的传播。

一方面说明我国体育科学研究队伍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理论研究水平在提高,同时也应该严格把握论文的质量和研究需求。

4.1.2本届体育科学大会征集和录取的论文是历年最多的,论文的选题范围上日益广泛,这就为体育科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说明体育科学大会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得到了全国体育科研人员的积极响应。

我国体育科研的队伍在不断的壮大,越来越多的体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被采纳和认可,我国的体育科学的整体水平在进步和提高。

因此,我国体育科技工作的发展,必将激励广大体育工作者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1.3体育科学研究是要解决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本届体育科学大会来看,大会以"发展体育科技,建设体育强国"为主题,紧密联系与2011年10 月11日举行的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会议精神,要把发展体育科学研究与当前面临的问题相结合,构建体育强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

4.1.4 18个学科,3397篇文章几乎涉及了体育科学所有的分支学科领域.这些成果反映了我国体育科研方面的最高水平。

入选论文数量较多的学科依次是:体育社会学、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武术、体育产业学,这些学科的研究范围广。

其中体育社会学、运动训练学和学校体育学是历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研究的热点。

我国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产业的领域不断拓展,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本届体育科学大会体育产业也受到广泛的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