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与企业并购
并购方式
并购的具体方式包括企业的合并、托管、 兼并、收购、产权重组、产权交易、企 业联合、企业拍卖、企业出售等具体方 式。 资本运营的核心就是兼并、收购与合并 重组。
兼并
是指一个企业采取各种形式有偿接收其他企业的产 权,使被兼并方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经 济行为。 企业兼并的形式有:① 承担债务式兼并,即在资 产与债务等价的情况下,兼并方以承担被兼并方债 务为条件接收其资产的兼并方式;② 购买式兼并, 即兼并方出资购买被兼并方企业资产的兼并方式; ③ 吸收股份式兼并,即被兼并企业的所有者将被 兼并企业的净资产作为股金投入兼并方,从而成为 兼并方企业的一个股东的兼并方式;④ 控股式兼 并,即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权,达到控 股,实现兼并的方式。
并购方式之间关系
合并、兼并和收购是一种从属关系,兼 并和收购包含在广义的合并概念中。兼 并是合并中的一种形式,即吸收合并; 而收购是兼并中的一种形式,即控仓 首创集团的并购之路
最新消息
本周全球企业并购活动出现急升,世界各地企业目前已达成价值逾1000 亿美元的并购交易,涉及众多行业。 昨天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保健、技术和能源领域。强生公司(Johnson Johnson)同意以250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收购Guidant;赛门铁克 (Symantec)以价值13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维尔软件 (Veritas Software);诺 布尔能源(Noble Energy)以现金和股票交易方式与帕蒂娜油气公司 (Patina Oil Gas)合并,交易金额34亿美元。 据研究公司Dealogic提供的数据,到目前为止,本周的并购交易额总计 1080亿美元,是2000年6月以来全球最大的并购量,略微超过今年1月的 1070亿美元交易总额。 摘自《金融时报》2004年12月17日 星期五
并购分类(3)
5、按并购方法分: (1)现金支付型; (2)品牌特许型; (3)换股并购型; (4)以股换资型; (5)托管型; (6)租赁型; (7)承包型; , (8)合作型; (9)合资型; (10)行政划拨型; (11)承债型; (12)杠杆收购型; (13)管理收购型;
并购程序
(一)从法律方面了解被并购方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法律障碍; (二)组织并购班子; (三)对被并购方进行全面调查; (四)提出并购后财务状况、生产能力、销售能力、产品质量、协同效应和技术 潜力的期望; (五)判断、决定并购类型; (六)确定并购的价格方法和范围; (七)拟订全面的并购方案; (八)并购双方 (或若干方)的协商、谈判(如为恶意并购 则不存在此程序)。 (九)通过股东大会 (股东会)、董事会及有关政府的审议、批准; (十)签订并购合同或协议。 (十一)有关方批准或核准。 (十二)董事会改组 (十三)变更登记。 (十四)新公司的人员、财务、资产整合。 涉及上市公司、国有资产、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并购的,要注意有关审批 程序,信息披露。 (十五)协助新企业的正常运行协助制定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办理企业纳税申报, 劳动合同的签订,办理相关保险,理顺各种业务关系。
并购分类(1)
1、按被并购对象所在行业分: (1)横向购并,是指为了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占有率而在同一类产品的产销部门 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 (2)纵向购并,是指为了业务的前向或后问的扩展而在生产或经营的各个相互衔 接和密切联系的公司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 (3)混合购并,是指为了经营多元化和市场份额而发生的横向与纵问相结合的并 购行为。 2、按并购的动因分: (1)规模型购并,通过扩大规模,减少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 (2)功能型购并,通过购并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份额。 (3)组合型购并,通过并购实现多元化经营,减少风险。 (4)产业型购并,通过购并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扩大整体利润。 (5)成就型购并,通过并购实现企业家的成就欲。
目的
资本运营的目的就是在利润最大化原则下使资本在再生产过程 中实现保值和增值,使资本更有效率,并能不断地实现资本扩 张。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资本运营已经超出了一般产品 再生产过程的资金运营的意义,它的更深刻的含义是指如何使 企业具有强大的实力,即企业的核心能力,从而使企业具有竞 争能力和资本扩张能力。企业内部的资产重组、企业间的兼并、 收购和重组,都是资本运营的重要内容(一般讲资本运营,多 是指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对于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资本运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结合内外资源状况寻求自 身进一步发展时的一种内在需求,成功的资本运营与资本市场 的发展与完善是密不可分的,成熟的资本市场和蓬勃发展的投 资银行产业作为资本运营的一种外部力量同样起着重要的推动 作用。
并购动因与效应
规模经济论 交易费用论 经营多样化
并购动因
(1)资本的低成本扩张; (2)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费用; (3)市场份额增加和战略地位的提高; (4)提高品牌经营效率和知名度; (5)获得垄断利润; (6)满足企业家的成功欲; (7)股东不愿意继续经营企业; (8)股东通过卖掉企业使创业投资变现或实现创业人力资本化; (9)企业陷入困境,通过被兼并寻求新的发展; (10)通过被有实力的企业兼并或交换股份,寻找有实力公司的支 持; (11)通过兼并获得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外在推动力。
资本运营与企业并购
资本运营概念
又称资本运作、资本经营,是指利用市场法 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 学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 营方式。 资本运营主要是对于企业而言的(尽管政府 和中介机构也会参与其中,但并不是主流)。 资本运营是经济主体进行价值运营的直接体 现,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客观上反映着 产品再生产过程的资本再生产,具有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并购分类(2)
3、按并购双方意愿分: (1)协商型,又称善意型,即通过协商并达成协议的手段取得并购意思的一致。 (2)强迫型,又可分为敌意型和恶意型,即一方通过非协商性的手段强行收购另 一方。 4、按并购后被并一方的法律状态分: (1)新设法人型,即并购双方都解散后成立一个新的法人。 (2)吸收型,即其中一个法人解散而为另一个法人所吸收。 (3)控股型,即并购双方都不解散,但一方为另一方所控股。
收购
收购是指一个企业能够通过购买上市公 司的股票而使该公司经营决策权易手的 行为。
合并
合并(企业合并)是指两家以上的公司 依据契约及法令归并为一个公司的行为。 企业合并包括吸收合并和创新合并两种 形式。所谓吸收合并是指两个以上的公 司合并中,其中一个公司因吸收了其他 公司而成为存续公司的合并形式;所谓 创新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通 过合并创新一个新公司。
目的
为企业的战略服务,实现企业的结构调整;为 生产经营服务,实现产品升级;实现企业资本 价值的一般增值。
– – – – – – –
(一)资本扩张 (二)募集资金 (三)企业改制 (四)业务与资产整合 (五)开拓新的市场 (六)转移风险 (七)获取收益
资本的收益及退出途径
(一)公开上市 1、国内证券市场: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 2、国外证券市场 – 香港联交所: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 – 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市场、美国证券交易所、新加坡 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等。 (二)通过产权交易实施退出 – 1、将产权转让给其他企业或其他投资者; – 2、出售给其他风险投资公司; – 3、通过被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手段退出。 (三) 其他投资者溢价增资 (四) 被投资企业、原来的投资者或管理层回购 (五) 清算、破产。
企业并购定义与实质
所谓并购,即兼并与收购的总称,是一种通 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企业 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经营手段,是企业资 本运营的重要方式。 并购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取得另一个企业的财 产、经营权或股份,并使一个企业直接或间 接对另一个企业发生支配性的影响。并购是 企业利用自身的各种有利条件,比如品牌、 市场、资金、管理、文化等优势,让存量资 产变成增量资产,使呆滞的资本运动起来, 实现资本的增值。
资本运营要素
资本运营一般包括四个要素:运营主体、 运营资本、运营对象和运营手段。另外 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运营环境即资本市 场。
方式
从企业层面来说,企业经营的精髓是两种战 略即企业内部管理型战略和企业外部交易型 战略的有效运用,企业的资本运营就是企业 外部交易战略的运用,兼并、收购和重组就 是企业外部交易型战略最复杂、最普遍的运 作形式,也是资本运营的核心。 具体方式包括:发行股票、发行债券 (包括可转 换公司债券)、配股、增发新股、转让股权、 派送红股、转增股本、股权回购(减少注册资 本),企业的合并、托管、收购、兼并、分立 以及风险投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