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表内乘法
一、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用乘法表示。
比如:7+7+7+7+7+7就是求6个7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6×7或7×6表示在乘法算式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6 × 7= 42 读作:6乘7等于42
7×6=42 读作:7乘6等于42
乘几就是几。
0乘任何数都得0。
二、乘法应用题有两种:
1、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如:3个8是()
又如:6个7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
每个鸡舍里有8只鸡,这里有9个鸡舍,一共有
多少只鸡?
求一共多少只鸡,也就是算9个8是多少用乘法
每个鸡舍的只数×鸡舍的个数=一共有的只数
8× 9= 72 (只)
答:一共有72只鸡。
四、乘加乘减问题:
乘加:6+6+6+6+6+4=5×6+4
乘减:6+6+6+6+6+4=6×6—2
方法:比5个6的和多4,所以是加4;
比6个6的和少6,所以是减2。
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9的6倍是()。
5的9倍是多少?
解决问题
一辆小客车可以坐9人,大客车坐的人数是
小客车的5倍。
大客车可以坐多少人?
求9的5倍是多少,就是求5个9是多少。
9× 5 =45(人)
答:大客车可以坐45人
六、注意与加法区分
1、2与5的和是多少?
2+5=7
2、2与5的积是多少?
2×5=10
3、2个5的和是多少?
2×5=10
4、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
2×5=10
5、一个加数是2,另一个加数是5,和是多少?
2+5=7
6、2个5相乘,积是多少?
5×5=25
第二章角
(1)一个角有( 1 )个顶点,( 2 )条边。
(2)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我们的红领巾上有(3 )个角,其中有( 2 )个锐角,有( 1 )个钝角。
(4)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4 )个角,他们都是(直)角。
钝角>直角>锐角
角的大小:与开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一条红领巾有(3)个角,数学课本的封面有(4)个角。
一块三角板中有(3)个角,其中最大的那个角是(直)角.
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就可以了.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把一个角的两条边继续画长,这个角的大小(不变)
顶点与直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与直角的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
如果在直角另一边的外面,就是钝角;
在直角另一边的里面,就是锐角;与直角的另一边重合,就是直角。
画一画,从给出的三个点出发,画三个角。
分别画一个直角,一个比直角大的角,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第三章长度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常用(厘米)或(分米)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
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米尺
6、厘米、分米和米是(长度)单位。
厘米和分米用来量(较短)的物体。
量较长的物体用(米)来作单位。
米、厘米、分米的换算
1米=(10 )分米
1分米=(10 )厘米
1米=(100 )厘米
1m=( 10 )dm
1dm=( 10 )cm
1m=( 100 )cm
总结: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厘米cm
0 起点
第四章表内除法
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12 ÷ 3 = 4
被除数除数商
读作:12除以3等于4. 口诀:三四十二
平均分,求份数和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12里面有3 个4。
小熊的只数是小鸟的3倍。
“倍”不是单位名称,得数后面不写“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72是8的几倍?
72÷8=9
如:9是3的几倍?9÷3=3
小红有5支铅笔,小明有15支铅笔,小明的铅笔数是小红的几倍?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如一个数的2倍是6,这个数是多少?
6÷2=3
有8只小鸭,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2倍,小鸡有几只?
算式:8÷2=4(只)
答:小鸡有4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