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
[摘要]本文从教材功能、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的多个角度,分析介绍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探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新进展。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教学新理念
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越。
高中政治新教材的编写和设计体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作为一线教师,要深挖教材,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新思想、新理念,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材功能:从知识传递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
知识、理解、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是显性的,是活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材中发掘,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
例如,关于《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消费心理面面观”这一知识点,教材先后用了三个中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
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消费心理的同时,应注意渗透以下内容:中学生如何克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提倡养成良好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智的消费方式。
1
活动由单项传输变成了双向互动。
教材不再是主要表达知识的工
具,而是变为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资源、工具和指南,成为学生学习的载体;同时,新教材淡化了原教材中学术性知识性很强的内容(如经济常识部分中的商品的两属性关系,价值规律作用等),这就减少了教学中大部分由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输过程。
相反,教材设立了大量的材料和相关问题,让老师自己设计如何用好教材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又如何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效地学习和探索。
新教材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东西,而且要使学生了解怎样去学,如何才能学到。
2
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在学习过程中,不只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而是在原有思维逻辑、认识水平上的激活和重构,并渗透着他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同时,他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材的影响,如第二单元在介绍“企业与劳动者”等知识时,强调自主创业意识及能力和不断进取精神的培养,这对学生的触动很大。
二、教学模式:由封闭走向开放
计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教材既充分反映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又通过每一节课文中的“名词点击”“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等栏目,以及教材的“探究”模块,每一单元的“综合探究”模块,在学习内容上为学生的自主提供了一个拓展、
延伸的平台,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深入思考。
第二,呈现方式的开放性。
教材选用富有情节的实例或镜头等作为话题呈现问题,营造和创设解决问题的各种情境,并配以解决问题所必备的相关知识,以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知识。
,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起到的是一种媒介的作用。
教材只是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让教师去选择,为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对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教师要创造性选择和应用这些教材材料,而不能跟在这些资源后面跑,受其所用。
三、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习方式却是个体的、封闭的,听课、理解、做作业、考试,除了与教师单向联系之外,缺少横向的、与同学之间的沟通。
这种环境和学习方式,尤其是学习的激烈竞争,容易使学生形成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的性格,缺乏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
显然这种单向的传输接受性学习已落伍。
1
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如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游戏、做手工、完成项目、讨论、辩论等。
在这些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中,并不是不要学生独立思考,相反,没有独
立思考就不可能担当起他所担任的角色,完成他所承担的任务。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随着学生之间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增强。
2
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不是像填鸭般地被填塞,而是一种重构,是在他已有知识、经验和观点上的重构。
探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感受知识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通过探究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也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学习评价:注重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的闪光点与不足,建立宽松开放的评价氛围,使学生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扬长避短,努力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我认为对学生评价可从以下几方面变革:
1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而且允许答案多元化,可以多角度答题,鼓励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挥。
2
把课堂发言、资料搜集、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的情况作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3
生在课堂学习、社会实践、课题研究过程中搜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处理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分析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并以建议性的评语,使学生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利于学生发展。
财富”“领略思维之美”,从而“使自身变得更加高尚”,变得敢为人先、敢于创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犹如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源远流长。
因此,我们政治教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密切结合学校实际,学生思想实际和教学内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挖掘”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
只有这样,思政课教学才能焕发出永恒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