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国际形势分析和展望

当前国际形势分析和展望

当前国际形势分析和展望
当前,世界政治和经济形势总体稳定,但国际政治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首先,国际格局继续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力量对比有利于提高国际体系公平合理的成分。

美国掌控世界事务的能力明显下降,新兴大国整体力量上升撬动着国际体系的新变化。

在国际体系的和平转型期里,国际体系变化的基本特点是:
主导国家从一两个超级大国向多个传统和新兴大国的方向发展;
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差距逐步缩小;
国际间调整权势和利益的主要手段聚焦于制度安排和规范设立;
软实力竞争中的价值观和占领道德高地的重要性上升。

大国在经济利益、高层外交和传统安全三方面加强建设性合作。

在经济利益方面,各类大国对全球化时代的高度相互依存关系达成普遍共识,且大都实施市场经济。

在高层外交方面,各类大国积极建设或加强利用各种机制进行沟通和协调,如同盟关系的加强、双边和多边对话、联合国安理会协调、八国集团和发展中大国对话机制趋向常态化。

在传统安全方面,各类大国基本互不对抗,并对许多世界热点问题趋向共同管理。

但在价值观方面,西方国家在基于价值观的外交安全战略上共识加强,正在编织新的多边主义,甚至有可能出现软性集团对抗。

美国正在整合西方“后伊拉克的多边主义”,美日澳印“四国对话”机制变为防范中国的载体。

此外,非国家行为体作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突现。

近年来,非国家行为体中的次地区、地区和跨地区组织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体系的重要载体,正在对全球性体系起着补充和探索作用,也是软性组织向硬性组织过渡的重要中介。

从恐怖主义、非典(SARS)、飓风、海啸、气候变化等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成为国际政治的持续性和主要议题,但国际社会从认识到应对机制的准备显然不足。

世界经济在过去五年间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强劲的扩张。

经合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权威预测机构均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长期走势表示乐观。

究其主要原因首先是,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以及发展中国家已经并将继续构成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源。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总量的三分之二是由该群体贡献的,并且他们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是,国际社会还面临新的挑战。

在政治和安全方面,俄罗斯和美国在地缘政治和军事安全方面分歧加大,西方和非西方大国在发展模式上明显不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手应对新兴国家的整体崛起的趋势加强。

在经济方面,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

首先是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有可能出现温和衰退。

其次是全球能源、金属等原材料、食品等初级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甚至继续走高。

再次,国际资金的流向不明。

第四,国际经济体系的缺陷或缺失,如多哈回合谈判前途未卜,布雷顿森林体制有边缘化之势,难以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需要。

在非传统安全方面,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受到空前关注,人口老龄化、贫富分化加大等亦不容忽视,这些社会问题倘若处理不当,都会产生严重的政治和安全后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