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九报告中对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

十九报告中对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

中国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已成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

随着中国加入WTO,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民营企业的生存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下面就为大家解开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希望能帮到你。

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民营企业已经存在于我国的各行各业中,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程度也因此成为了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在经历了2008年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后,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遇到了新的障碍和问题,民营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认为金融危机后的民营企业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就是融资问题,我国民企融资现状普遍不容乐观,使得民企普遍缺乏发展基金,错失很多市场发展机会,融资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根据国家中小企业司数据,2008年民营企业纳税占我国税收总额近60%。

在经历了2008年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后,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遇到了新的障碍和问题,民营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笔者认为金融危机后的民营企业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就是融资问题,相对与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而言,一般民营企业比较难直接从资本市场获得所需资金。

我国民企融资现状普遍不容乐观,使得民企普遍缺乏发展基金,错失很多市场发展机会,融资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道路还是非常艰难。

由于我国地方性中小银行成立时间不长,规模较小,尚未形成大银行那样稳定的大客户群,所以当前民企融资只能到国内主板市场融资或海外上市融资,但主板市场对中小民企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和硬性要求。

海外市场也是极其不易,上市要求极其严格,而且还受到国内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无法顺利的在海外市场上市,故无法通过这种渠道融资。

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创业板也不过是在2009年10月份才设立,对于全国无数的中小企业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民营企业融资的方式
一、银行借贷
银行借贷是温州的民营企业融资的一种方式,但不是主要的方式。

在传统金融制度下,温州的民营企业很难从合法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

根据1998年的数据,温州国有部门的产值不到总产值的6%,但贷款占合法机构贷款总额的80%左右,同时占90%以上产值的非国有部门所得到的融资相当少,据统计,不曾超过7%,整个官方金融系统包括城市信用社及农村信用社在内,对私营企业和个体户的贷款比例,1990年为9%,1991年为87%,1994年为1%,1995年为49%,1998年为87%。

很多民营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贷款,这一点和全国其他地方可能都极为相似。

同时,虽然银行贷款利率较低,但由于程序复杂、手续烦琐,办理周期较长,不仅要求抵押,并且有时还要
请客送礼,不能适应民营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所以许多民营企业并不喜欢到银行贷款,而是宁肯支付较高利息采取其它方式来融通资金。

在今天的温州,一般规模比较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会选择银行贷款,而成千上万的小型民营企业银行贷款的比例非常低,根据郭斌、刘曼路的调查(《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温州的小规模企业(年销售额低于100万元)曾向银行贷款的比例为15%,中等规模民营企业曾向银行贷款的比例,销售额在100-500万元的是24%,500-1000万元的是46%,而大规模的民营企业(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曾向银行贷款的比例为86%。

这些数字只是有过贷款经历的数字,并不是企业融资总额中银行贷款所占的比例。

从总体情况来看,银行贷款在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中并不占据十分重要地位,不管从范围来看,还是从数量来看都是如此。

二、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是温州民营企业获得资金融通的最主要方式。

几乎所有的民营企业都有过民间借贷的经历,而今天许多知名的民营企业,当初很多就是依靠民间借贷获得发展的,并且今天依然会依靠民间借贷来弥补流通资金的不足。

民间借贷手续简便,时效性强,非常适合满足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性流通资金的需要,因此很受温州民营企业的欢迎。

曾经有这样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1989年,由于某种原因境外企业停止对大陆供应一种叫做“高压
陶瓷电子”的打火机装置,温州几百家打火机企业全部“无米下炊”,生产陷于瘫痪。

温州一个私营老板认识的一个港商感念旧情,愿意向他独家提供50万个该种电子原件,但提出必须现金交易。

当时该私人老板千方百计只筹到60万元,离所需的140万元相去甚远。

情急之下,他来到广州做生意的温州人聚居的五羊城酒店,对见到的每一个温州人说“你借我5万,一星期后我还你6万元。

”140万元现金就这样在一天之内奇怪般的筹齐了,其结果是挽救了温州所有打火机企业。

像这样的民间借贷行为几乎每天都在温州发生着。

那么温州民间借贷现在总体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温州人行2003年1月份对此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向社会公布了调查的结果。

此次调查系在全市选定30个民间借贷较活跃的乡镇作为监测点,选取样本300个。

为确保监测样本总体具有代表性,选择的乡镇覆盖经济发达、一般和欠发达区域;监测对象分为企业、个体户和个人三类。

借助此次调查,温州人行发现,民间借贷关系以个人借给个人为主,借贷主要是用于生产经营,借贷期限以6-12个月居多;各类借贷中,家用消费的平均利率最高,企业借给个人的平均利率最低;从地区来看,各地区间利率水平有较大差异,经济发达程度与利率成反比。

1月份的调查共涉及民间借贷328笔,金额5666万元,最高利率为20‰,最低利率为5‰。

这基本上反应了温州民间借贷的基本情况,后来这一调查又进行了多次,除了外非典期间民间借贷的规模略有下降外,其余时间内都大体保持在这样一个水平。

另外据温州有关机构所做的一项调查,大约有83%的农户进行过民间借贷活动,借贷资金的用途办厂的占33%,经商开店的占22%,养殖业的占12%,房地产及其它的占6%;在对190家民营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176家进行过民间借贷,占96%。

从民营企业资金结构来看,大体上为银行贷款占20%,自有资金占40%,民间借贷占40%。

这说明,今天
温州的民间借贷依然是非常活跃的,已经成为民营企业进行资金融通的一个重要渠道。

温州民营企业的民间借贷活动目前以一对一的关系为主,资金的出借方和贷款企业直接见面和签订协议,一般没有借贷中介即银背者,即使有也多数是义务介绍,鲜有收取中介费的,更谈不上职业中介。

前些年曾出现过职业银背者,如苍南钱库镇1984年曾出现过一个私人钱庄但五年之后就自行关闭了。

在温州,很多人手中沉淀着大量的资金,存在银行利率太低,他们一般愿意借给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也存在着大量的资金需求,并且随时发生着大量的民间借贷,问题是,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发展起职业的中介者呢?根据调查我们认为可能是如下原因造成的首先,是政策的原因;其次,温州的民间借贷多是在亲戚朋友和熟人之间进行(亲戚朋友之间的借贷也是要正常支付利息的),借贷双方的距离多数不超过5公里,陌生人之间的借贷关系极为罕见,也使得中介者不太重要;再次,职业中介者要承担的风险比较大,我们就了解到一个中介人因债权人力还债而10年为债权人还债还未还清的案例。

三、“呈会”
温州的“呈会”有很长的历史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具体的形式。

“呈会”的具体做法是由一个发起人(会头)邀请亲友若干人参加(参加者称为会脚),根据自愿原则,约定每月、每季或每年举会一次,每次各缴纳相同或不同数量的会款(会金),轮流交由一人使用,借以互助。

会长先收第一次会款,以后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