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师参与临床诊治的作用与体会

药师参与临床诊治的作用与体会

药师参与临床诊治的作用与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药师参与临床诊治提供药学服务的作用与体会。

方法通过对药师在参与临床诊治过程中掌握的第一手临床用药资料的分析,来发现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纠正不合理用药、探索并逐渐实现个体化给药及用药的成本效益分析等,进而阐述药师参与临床的重要性。

结果药师走出药房走进病房,参与临床诊治,开展药学服务,受到了医护人员的欢迎,对医师起到了很好的协助作用,提高了我院合理用药的水平。

【关键词】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53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00-01
近年来伴随着有关药品的安全性及合理使用问题的突显,药师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药品的使用无疑要遵循有效、合理、安全三原则,但如何应用能使药品发挥最大疗效,选择什么样的药物更合理一些,在众多的联合用药方面是否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等等诸多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临床医师。

正因如此,药师与医师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通力合作就显得尤为必要,药师在病房参与查房和会诊,参与病例讨论,参与疾病诊断和治疗,开展合理用药等临床药学工作是新时期赋予药学工作者的使命[1]。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诊治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何为合理用药?国际药学界就合理用药问题已经达成共识,把它定义为: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经济、适当地
使用药物,这就是合理用药。

201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指出了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是指: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对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促进临床医生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

由此可见,深入临床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是临床药师的重要职责。

1临床药师参与诊治的作用
11纠正不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意味着药物的使用要对症、供药要及时,药品价格低廉,配药准确,以及剂量、用药间隔和时间均正确无误。

不合理用药不仅浪费药物,还延续疾病治疗,引发更多药物不良反应的产生,从而进一步加剧药品消耗量的增加[2]。

药师深入临床第一线及时把药品信息传递给医护人员,进行药学情报咨询,配合医师的诊治,能及时纠正乱用药、重复用药等现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例1:患者,男,60岁,因体温持续在395°c左右,且尿频尿痛入院。

经查体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急性泌尿系统感染。

临床给予头孢哌酮3g,bid,静脉滴注,治疗3天效果不佳,经药师查房参与讨论该病例,建议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按1:1配伍的制剂,临床医师采纳建议后,继续治疗3天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经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患者感染获得控制。

例2:患者,男,71岁,因胃溃疡住院治疗。

临床药师在查房时发现患者将左氧氟沙星片和硫糖铝片同时服用,药师及时指出2种
药不应同时服用,应间隔一段时间分别服用,否则左氧氟沙星片将和硫糖铝中的金属阳离子络合产生沉淀,不但影响疗效而且增加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同时药师将患者的硫糖铝片由餐后服用改为餐前服用,以增加药物的治疗效果。

例3:患者,女,79岁,肠梗阻术后,使用抗菌药物为磺苄西林钠30g,静脉滴注,tid;硫酸依替米星01g,静脉滴注,bid。

药师查房时指出临床医生在未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情况下长期连续将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用于高龄患者,极易造成患者耳、肾功能严重受损等不可挽回的不良反应,提醒医师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监测,从而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12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当病人能遵守医师确定的治疗方案并服从医护人员和药师对其健康方面的指导时,就认为这一病人具有依从性,反之则为不依从性[3]。

病人的依从性是药物有效性的基础,是治疗方案得以实现的前提,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不仅把药品信息带给医生也带给了患者。

通过药师与患者面对面的交谈,在医生与患者之间架起了合理使用药物的桥梁。

使患者深入理解医生的治疗方案并积极配合治疗,知晓按量按时用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向患者讲解药物知识,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一些特殊用法的药物:如罗红霉素要求饭前空腹服用,这样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再如己烯雌酚的临床用法比较复杂,病人难以记忆,如果使用中途停药,可能导致子宫出血[4]。

帮助患者正确解读药品使用说明书,提醒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正确看待说明书上
陈述的药物不良反应,减少患者对使用药物的盲从心理和恐惧心理。

药师耐心向患者解释医生用药的原则和意义,满足了对自身治疗信息知情的需求,消除了患者的疑虑,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13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近年来,医疗过程中所用药品比例偏高问题一直困扰着医务人员,排除不合理用药外,药品经济学问题也凸现出来。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无疑给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希望。

所谓成本效益分析是比较单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之间或其他干预所耗费的成本和
由此产生的结果(效益)的一种方法,他要求成本和效益均用货币来表示。

效益一般可以分为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和隐性效益。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更多地关注直接效益,即某个药物治疗方案之后所节省的卫生资源和健康的改善及生命的延长,实现这些目标之后所有的支出或消耗卫生资源的货币价值就是效益。

临床药师对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客观地从患者的实际需要出发,科学地对药物的疗效作出评价,并确保使用药物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例如药师在心血管内科参与诊治时,对一名心绞痛、慢性心功能不全并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建议医生选用β-受体阻断剂治疗,减少了患者的治疗成本,简化了治疗方案,避免了用药错误和浪费,节省了卫生资源。

14实现临床治疗的给药个体化实现临床治疗的个体化用药是当
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代药师的职责和必须迎接的挑战。

所谓给药个体化是指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包括病人的遗传因素、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病理特征及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等)量身订制的给药方案。

一直以来,临床医师都希望可以实现个体化用药,以期在适当的时间以最适宜的方式给适合的患者以最恰当的药物。

临床个体化用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在产生最大的治疗效益的同时,减少或者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5]。

药师深入临床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运用专业知识及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对某些药物进行检测,如我院已经很好地开展了对地高辛使用情况的血药浓度监测;对老年患者及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的血药浓度监测,及时将检测结果书面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及时对使用剂量进行调整,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近年来个体化用药不断取得新进展,尤其药物基因学理论的建立为给药个体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法,开创了广阔的前景,总之,临床药师正在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给医生、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

2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取得的效果与体会
药师深入临床在获得大量临床用药的第一手资料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临床用药个体情况的千差万别,更深刻认识到药师深入临床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及医、药、护之间的及时交流和密切配合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当然临床医师的专业知识比药师丰富,但在治疗过程中医师常常更注重药物的治疗效果,而容易忽视药物的不良反应、个体用药的差异、药物的相互作用等用药带来的问题,药师获得这些信息后不但及时进行了处理,且在事后还进行了全面的分
析,并把分析结果以药学通讯的形式向全院的医护人员进行通报,实现了药学信息全院共享,以免类似的不合理用药再次发生。

对于近年来人们普遍关心的药品费用不断攀升的问题,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药物的成本-效益分析,分析的结果也一并告知临床医生,以便他们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在这方面我们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受到了业内和患者的好评。

所以如果药师能运用药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服务于临床,配合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可大大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经济性。

在参与的过程中药师及时向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药学信息服务,并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在临床工作的过程中药师以暂新的姿态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好地促进了药师的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更为临床实现“合理、安全、经济用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同时工作中我们认识到探索合理用药之路还很长很长,需要全体药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倪江洪,宋小骏,谢学建临床药师查房模式探讨[j]中国药房,2008,19(8):633-635
[2]王建平,姜丽丽,陆建立积极开展药学服务有效遏制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5):397
[3]叶咏年,主编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58
[4]陈新谦,等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33
[5]黄民今日药学,2009年2月第19卷第2期:8-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