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陆军(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203〇5)摘要:在信息化和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的主要技术,其在我国社会的普及范围 不断扩大。
互联网在快速普及的同时,也给我国教育带来了较多的机遇与冲击,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互联网在 线教育的模式更适用于教学发展与改革改革。
对此,若想有效促进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模式的发展,必须要详细分析互 联网时代在线教育机遇与调整,以对互联网使得在线教育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从而确保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能够向着 创新方向进行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在线教育;教育模式;互联网使得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7)12-0285-02〇引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发展,我国对教育改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在我国教育中具有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
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其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进行在线课堂授课,且能够有效改进学生不同步学习的情况,并对提高我国教育水平有着较多有利之处。
虽然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发展前景十分良好,但由于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不够明确,使得其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只有着力于在线教育模式创新发展研究,才能提升在线教育模式的发展空间。
1互联网时代对在线教育的机遇与挑战1.1互联网时代对在线教育的机遇互联网技术虽然对我国的传统教育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其也带来了较多的发展机遇,其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推动了在线教育理念的变革:由于我国基本采用传统 教学模式进行知识授学,使得很多人的思想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方面,而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在线教育理念的变革。
互联网在线教育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其的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更多范围的知识层面,因此更适用于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发展深入,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在线教育学习。
(2) 加快了在线教育的发展:互联网技术是在线教育发展 的基础保障,其能够为在线教育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从而保证在线教育的发展与实施。
由于互联网具有一定的信息开发性和共享性,使得很多关于教育方面的数据信息呈现在互联网上,人们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操作,便能查询到所需资料数据。
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和支持,在线教育的发展非常的快速,在近几年的发展下,已经拥有了相对完善的在线教育模式系统。
(3) 促进了在线教育机构的发展: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不 但只是为在校学生提供相关服务,其知识教学优势与良好服务,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与行业开始利用在线教育进行知识学习与授课,这有效促进了在线教育结构的发展。
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相对于传统授课模式,其不局限于地点和人物,人们通过互联网技术,便能实现不论地点的在线教育学习,这对加快教育模式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2互联网时代对在线教育的挑战互联网作为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产物,其应用于在线教育教学模式中,必然会对在线教育造成一定的冲击和改观, 对此,其具体挑战方面具有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在线教育体系带来了一定挑战。
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正处于发展中,其的在线教育体 系还不是很完善,而互联网技术的推进与深入,使得在线教 育体系的创新改革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线教育体系只有合 理创新体系内容,才能改变教育体系缺乏层次性和特色性 的情况。
(2) 对在线教育平台带来了一定挑战。
互联网与在线教育的结合,使得互联网中出现了多种在 线教育平台,由于这些平台不是同一公司研发的,使得这些在 线教育平台的服务与质量参差不一。
在大时代创新的发展趋 势下,在线平台教育是必须要进行创新改革的。
2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创新中存在的不足之处2.1在线教育模式缺乏战略性虽然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在我国有着一定发展,也形成 了相关的在线教育模式理念,但由于在线教育模式贯彻和实 施力度不足,使得在线教育模式缺乏有效的战略支持。
互联 网在线教育模式作为我国教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其需要合理 的战略布局和战略支持,而缺乏战略支持的情况,使得我国在 线教育模式的创新改革难以进行。
2.2在线教育模式缺乏特色性。
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分为多种内容,我国基本是以学历 考试和考试教育作为重要教学内容的,而教学内容单一化的 情况,使得我国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比较缺乏特色性。
我国 与国外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相比,国外在线教育模式更具有 特色性和多样性,不但只是以学历考试和考试教育作为教学 内容,也更注重于创业服务和创业指导方面的在线教学模式 创新。
2.3在线教育模式缺乏层次性我国在线教育模式基本是以互联网技术进行结合实现的,其在线教育模式的人群定位为成年人,因此导致儿童与少年 之内的在线教育模式内容比较少。
儿童与少年正处于思想培 养和发展的阶段,若能给予其适当的教学内容指导,必然会利 于少年与儿童的成长。
我国在线教育模式主要服务对象为成 年人,这种情况使得在线教育模式的层次性不够明确,需要进 行相关的在线教育模式层次创新。
285基于TensorFlow的交通标志形状识别宋倩,黄昶,余慧瑶(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摘要:利用TensorFlow,设计实现了基于颜色分割和形状的交通标志形状识别模型。
该模型首先利用交通标志本身的特 点,使用HIS颜色空间对交通标志进行分割,接着在TensorFlow平台上实现ResNet算法,利用比利时交通数据集进行 训练和测试,最终得到了有较高识别率的模型。
关键词:交通标志形状识别;TensorFlow;ResNet中图分类号:TP18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7)12-0286-03〇引言随着汽车行业和互联网的发展,半自动和自动驾驶受到 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交通标志的检测与识别是其中的关键一 环。
在实际驾驶中,常常会由于驾驶员反应速度有限或者误 判交通标志而引起一些交通事故。
为了帮助驾驶员准确、快 速获取交通标志中所含的信息,辅助驾驶中需要检测并识别 交通标志。
一般情况下,先使用颜色和形状特征从图像背 景中分离出只包含交通标志的区域,随后再判断交通标志 的形状。
2017年年初,AlphaGo在弈城和野孤等平台上连胜中日 韩围棋高手,名噪一时,而它背后的推动力就是TensorFlow。
TensorFlow是Google推出的第二代分布式机器学习系统,它 既是一个实现机器学习算法的接口,同时也是执行机器学习 算法的框架。
本文介绍的交通标志形状识别方法就是基于此 平台来实现的。
1基于颜色分割检测颜色是交通标志最明显的特征,由于RGB颜色空间的三 种颜色分量之间有线性关系,而且也与人眼的感知相差较远。
而HSI(Hue Saturation Intensity)颜色空间更好的反映了 “饱和 度”(Saturation)和“亮度”(Intensity)作为两个独立参数的直觉 观念,更为符合人眼的感知,同时因此本文采用HSI颜色空间 分割的方法。
为了减少干扰,使用不同场景图像中已知颜色的点拟 合一个高斯模型,分析得到H IS颜色空间的阈值,如表1所/JN〇表1HSI颜色空间阈值H1S分童红色黄色盔色H0.97<H,<1或0<Hr<0.060.11<Hy<0.170.67<Hk<0.75S0.7<S,<10.7<Sy<l0.7<S i,<1I0.25<Ir<0.750.25<Iy<0.750.25<Ib<0.753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模式创新的发展方向3.1在线教育模式需要向着战略化的方向进行发展若想提升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的创新力度,必须要形成科学的在线教育模式创新战略,以推动在线教育模式的 改革与创新,使得在线教育模式更具有系统化和创新化。
对 此,我国需要对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发展情况进行相关合理 分析,以制定出科学的在线教育模式发展战略,使得在线教育 能够与传统教育进行相关结合,从而着实于增强我国在线教 育的创新水平。
3.2在线教育模式需要向着特色化的方向进行发展未来在线教育模式必然会有着较多创新与改变,只有对在 线教育模式进行特色化的创新,才能形成我国独有的特色化互 联网在线教育模式。
对此传统教育部门与在线教育部门需要 进行相关的合作探讨,以根据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 情况,进行相关的在线教育模式调整和创新,以形成特色化的 在线教育模式创新发展目标。
在科学定位与安排在线教育模 式的创新发展方向时,传统教育部门与在线教育部门需要实时 的进行探索与分析,以对在线教育模式创新发展进行及时的改 进,确保在线教育模式能够向着特色化的方向进行发展。
3.3在线教育模式需要向着层次化的方向进行发展。
为了改善在线教育模式单一化的发展现状,我国需要对 在线教育模式进行相关的创新规定,以促进在线教育模式的 层次化发展,从而形成完善的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
在线教 育模式研发者需要根据传统教学实际情况,对在线教育体系进行相关的创新与完善,以优化在线教育的模式体系。
对于我国传统教学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相关部门需要与在线教育研发方进行相关合作,以创新出一套适合我国教育模式的在线交易层次体系。
4结语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的冲击和影响下,在线教育必然会成为教育模式的新型发展方向,只有合理化的对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才能有效加快在线教育的发展速度。
对此。
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需要实时分析教育行业的需求,以对在线教育模式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从而进一步提升在线教育模式的创新水平。
实现互联网时代的在线教育模式创新,不但可以促进教育事业的网络化发展,也能为学生提供多种渠道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1]黄纬.刘璇.石沛.李岳峰互联网+”背景下的在线教育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16(9) :66-68.[2]李洁儒.互联网在线教育发展研究[J].科技展望.2016(22):22-24.[3]杨洋.国内互联网在线教育平台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7): 56-58.[4]窦磊.浅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前景[J].新课程.中旬.2015(8):56-58.[5]刘从梅“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自主-合作创编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重庆与实践(学术版),2016(12):56-5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