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doc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doc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遗传: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相似性。

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变异: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

例: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2、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3、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4、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5、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6、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是光、温度、水、等,2)、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7、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8、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试验。

9、变量:“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就是光照。

探究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一个探究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

10、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1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2、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13、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绿色植物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1)生态系统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

例如:草→兔→狼16、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17、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8、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19、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

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20、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生物圈范围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人类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各个圈层。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21、生态系统的类型p28/p29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海洋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

22、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显微镜的结构1)镜座:稳定镜身;2)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3)镜臂:握镜的部位;4)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5)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光线强时选择小光圈,光线弱时选择大光圈。

6)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7)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粗、细准焦螺旋。

8)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作用:调节焦距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小。

作用:调节焦距,调节物像清晰度。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2、显微镜的使用P37-39 的图要掌握《重点掌握》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3)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

4)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注意:如需要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并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回镜箱,送回原处。

3、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切片---用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装片---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的上述三种玻片都可以做成永久的(可以长期保存)或临时的(不能长期保存)。

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4、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3-441)擦:用洁净的纱布演一个方向擦;2)滴: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清水------为了维持植物细胞正常形态。

3)取(含展):目的---防止细胞发生重叠,影响观察;4)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目的---防止气泡产生。

5)染:滴一滴碘液在盖玻片一侧。

注意:并不是所有临时装片都需要染色。

6)吸: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

目的---使染色均匀。

生物图画法:图中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点细点表示,不能图阴影。

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多。

5、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作用。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液泡:细胞质里,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与颜色味道有关,如糖分)。

6、(1)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气泡:边缘黑且粗,中间亮;大小不一,圆形或椭圆形,挤压易变形;细胞:有一定形态,挤压不易变形(2)排除气泡的方法①轻轻挤;②在盖玻片一侧滴液体,另一侧用吸水纸吸7、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1)擦:用洁净的纱布演一个方向擦;2)滴: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为了维持动物细胞正常形态。

3)取(含涂):漱口---为了避免杂物影响观察。

涂---为了防止细胞发生重叠,影响观察;4)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目的---防止气泡产生。

5)染:滴一滴碘液在盖玻片一侧。

因为口腔上皮细胞呈无色,染色便于观察。

6)吸: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

目的---使染色均匀。

8、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9、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10、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12、细胞中的物质:①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小分子物质;②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

13、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14、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线粒体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成细胞能利用的能量。

15、细胞核是控制中心,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16、克隆羊的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17、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 。

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

18、综合来看,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1、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2、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3、细胞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体积由小变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4、细胞不能无限制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5、细胞的分裂(一分为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1)、染色体进行复制(2)、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形成两个细胞核(3)、细胞质分成两份(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形成了两个细胞。

因为分裂前,染色体进行了复制,所以,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

6、染色体是细胞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7、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8、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9、生物体的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生命开始于受精卵。

10、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12、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11、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12、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13、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

14、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