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政治上册3.6.2走自立自强之路教学设计鲁人版六三制(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政治上册3.6.2走自立自强之路教学设计鲁人版六三制(道德与法治)

走自立自强之路第1课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学内容分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第四单元第八课的第一项目内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自立品质的重要作用,自觉克服依赖心理,养成自立的生活态度;培养自立精神,勇于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本项目分两个层次内容:一是少年需自立,主要是讲解自立的重要作用;二是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主要是讲解如何走向自立。

前一层次是教学的重点,因为只有认识到自立的重要性,才能自觉走自立之路;后一层次是教学的难点,因为初一学生年龄较小,又大多是独生子,依赖性较强,要在学习生活中真正克服依赖心理,走向自立难度较大。

道理好明白,但做起来较难。

学情分析:进入中学以后,学生遇到的最大的不适应,就是在自立能力上。

由于小学的教育、教学方式和中学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这就给学生的自立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及时对学生进行自立教育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自立的重要作用,懂得只有自立才能走向自强的道理;学会走上自立之路。

[能力目标]提高自理自立的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安排;面对遇到的困难,学着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逐步培养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在学习、生活及事业成功中的意义,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以自立自强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克服依赖心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强者。

教学重点:依赖性的危害。

教学难点:自立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与策略:活动体验,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准备:制作幻灯片。

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导入,自主感悟多媒体:尼克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学生思考后回答:必须站起来,自己去做,只有自立才能开创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

教师总结:人生像一顿自助餐,不能一味地等别人。

多媒体投放课题:自立的事情自己做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活动一:说一说,你自己能做的事情有哪些?1、自己洗衣服。

2、自己做作业,从不用父母督促、陪伴。

3、自己上学。

4、自己去购买生活必需品和学习用品。

5、在家打扫卫生、饭后洗碗。

6、父母生病,能照顾他们。

7、父母工作忙或外出,能照顾好自己。

8、在班内,能做好自己负责的事情。

(尽量多的列举出来,生活、学习等方面都包括。

)小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自立。

那自立意味着什么呢?要自主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要独立的安排自己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自己的事业。

创造多彩的生活。

活动二:读一读。

(见教材87页)小军的的做法和体验给了你什么启示?引导学生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了解各组讨论情况,对学生认识水平和个别观点做到心中有数。

几分钟后各组推选代表发表本组意见。

教师要及时给予归纳、引导和点拨。

青少年为什么要自立呢?(1)自立才能走向自强。

(2)是我们锻炼和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3)是我们不断提高心理和道德品德的过程(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及时引导,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

师生互动,突破难点。

)活动三:实话实说张华考上大学,父母把他送到大学,帮他登记报到,买好饭菜票,在宿舍帮他挂好蚊帐,铺好被子,整理好一切,临走时,父母千叮嘱万交代,张华拉着妈妈的手哭了,非常不愿意妈妈离开。

张华的生活也过的一塌糊涂。

但自从张华认识到自立的重要性后,决定从此改变自己,首先,他决定自己不依赖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洗衣服,自己整理内务等等一切能自理的事情。

其次,在大学期间张华还决定将来大学毕业后要报考研究生,并且报考自己向往已久的北京大学,并且他还决定将来要到美国留学。

除此之外,他还积极的参加社会生活,搞好与同学的关系,积极的帮助其他人,在实践中积极锻炼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自立能力不断提高。

从离开妈妈还哭鼻子的“温室花朵”到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决定的阳光下的小树,张华的成长告诉我们什么?你有何感想?(他克服了依赖心理,增强了独立生活能力,得到不断成长。

)所以自立,就要克服依赖性。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认识到走向自立必须克服依赖性。

)怎样才能做到自立呢?自主阅读教材89页“读一读”明确:独立思考,自主作出决定。

师提问:是不是所有的事都自己决定,不再听取别人意见,一意孤行呢?(学生独立思考,得出结论。

)出示图片:评析萌萌的做法。

小结:提高自立能力最基本的途径就是积极实践和锻炼。

只有在日常的小事中反复锻炼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环节三:回归生活,拓展升华1、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①这个题太难了②咱们一块儿去游戏厅吧!③爸妈今天不在家,我该怎么办?2、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是不是就意味着不听取他人的意见?环节四:成果交流,积累收获通过学习我获得了什么知识?通过学习我增强了什么能力?我对本节课的学习经历有何感受?教师寄语:生活是一本厚厚的书,需要我们仔细阅读,他教给我们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在风风雨雨中成熟长大;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他要求我们从小自立自强,像海燕一样顶风冒雨,翱翔于天际之间。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问题自己想,自己的路要自己走!愿同学们搏击长空,翱翔千里!板书设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青少年为什么要自立呢?怎样才能做到自立呢?(1)自立才能走向自强。

(1)自立,就要克服依赖性。

(2)是我们锻炼和提高(2)独立思考,自主作出决定生活能力的过程。

(3)积极锻炼,提高自理能力。

(3)是我们不断提高心理,和道德品德的过程课堂检测:1、以下行为是自立表现的是()①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房间自己整理②自己的作业自己独立完成③自己去书店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④父母不在,我能够自己做饭吃A.②③④ B.③④ C.④ D.①②③④2、“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所以18岁的我要自立要靠自己”。

这段话说明()A.要自爱B.要自立C.要自尊D.要自信3、下列在日常生活中属于缺乏自立的表现的是()A.打扫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B.当父母生病时,能自觉地体贴、照顾他们 C.接受父母的一切安排,做个听话的孩子 D.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不需要父母的督促4、下面是七年级(1)班虫虫同学一天的生活片断:今天是星期一,早上6:30,闹铃响了,虫虫一翻身关掉闹铃,又睡着了。

妈妈见虫虫没起床,赶紧叫虫虫,并为他准备好了早餐,收拾好了书包。

虫虫匆忙吃了点儿面包,便急匆匆地向学校赶去。

赶到学校,晨读已经开始了。

虫虫偷偷从后门溜进去,但还是被班长发现了。

班长要他交昨天的作业,虫虫打开书包,忽然想起昨天晚上因为听音乐,作业没有完成。

虫虫向班长求情,班长让他下午补上。

虫虫想:“都怪妈妈没有督促我!” 英语课上,老师让虫虫和同桌表演口语对话,同桌表达非常流利,但是虫虫感到很难堪,心想:“都怪爸爸昨天晚上没有教我读单词!”放学回到家中,虫虫开始抱怨爸爸、妈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说出你的看法:①请你指出虫虫同学这一天的生活片断中缺乏自立的表现。

②培养自立能力对虫虫有什么好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都不是好汉。

——陶行知最值得依赖的朋友在镜子里,那就是你自己。

——犹太谚语2.尼克·胡哲生于澳洲,天生没有四肢,这种罕见的现象医学上取名“海豹肢症”,但更不可思议的是﹕骑马、打鼓、游泳、足球,尼克样样皆能,在他看来是没有难成的事。

他拥有两个大学学位,是企业总监,更于2005年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

他是澳大利亚第一批进入主流学校的残障儿童,也是高中第一位竞选学生会主席的残障者,并获压倒性胜利,被当地报纸封为“勇气主席”。

他是第一位登上《冲浪客》杂志封面的菜鸟冲浪客,在夏威夷与海龟游泳,在哥伦比亚潜水;踢足球、溜滑板、打高尔夫球样样行。

至今已在五大洲超过25个国家、举办1500多场演讲,给予(接受)数百万个拥抱,自称为“拥抱机器”。

他获各国、各界领袖接见,在国会发表演说,常常在各国最大场地:体育馆、斗牛场、表演厅演讲。

出版过两片畅销全球的DVD,写了一本书,为他量身打造的电影《蝴蝶马戏团》则在2009年获“门柱影片计划”最大奖。

课外作业:生活方案主题:今天我远行指导:根据远行前、远行中所需准备,写好方案。

教后反思:这节课,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以鼓励为主,启发他们主动思考,特别注重学生的感受,注意挖掘学生潜在的意识,引导学生提高自立能力。

学生表现积极,在思想深处对自立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不足:提问时,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在面对学生的回答时,评价不够灵活自如,总想着把对学生的评价往自己设计好的套路上去。

针对以上两点,要不断地摸索,加强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第2课时《描绘自强人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自强的重要表现,理解自强的重要性,明确走向自强的途径和方法。

2.能力目标:努力形成自强的生活态度,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走自强之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自强不息在学习、生活及事业成功中的意义,培养自强的精神;以自强的态度对待生活的困难,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强者。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人生当自强学习难点:走自强之路【教材分析】“描绘自强人生”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个项目内容。

主要阐述了自强精神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白要走自强之路,应从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超越自我、在生活中磨砺自己等方面去努力。

在生活中,有些学生过于依赖父母、老师,当遇到失败、困难、疾病时,容易出现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的消极情绪,不能勇敢地去面对。

本课时旨在帮助学生明确自强的重要表现及意义,培养自强的精神。

其中分析自强者的表现和自强不息的意义即“人生当自强”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应注重结合大量的历史典故、名人故事和学生自身实际来理解自强精神的意义。

“走自强之路”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可通过列举优秀人物事迹,让学生与自己比较,寻找差距,弥补不足,从而走向自强。

【教学方法】2、课堂上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3、本课是以生活中的实例作为情境,问题的设计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同学们可在充分自学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情景体验,从而明确如何走向自立自强。

【教学过程】(多媒体展示中国多彩的风貌)男儿当自强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胆似铁打骨如金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我发奋图强做好汉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热血男儿汉比太阳更光让海天为我聚能量去开天辟地为我理想去闯大家听完了这首热血沸腾的歌曲,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做人当自强)依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始终顽强地屹立在世界东方。

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共同描绘自强人生。

(板书课题)1、人生当自强(1)自强者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多媒体出示)活动一走进榜样18岁的山东青年陈州高位截肢,但身残志坚,立志以手代步,“走”遍神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