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道路
➢ 加快土地制度改革 完善征地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加强农村土地管理, 探索建立农村闲置宅基地自愿 有偿退出机制。
提高城市用地集约度。
城镇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以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不断完善对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 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ꎮ 加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力。
我国城镇化成就
➢ 农民进城分别推动了流入地和流出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 我国城市规模日趋增大,数量不断增加
小城镇数量为19881个,比 1978年增加了17709个
2012年中国城市数量达到657 个,比1978年增加了464个
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2011年我国城市市辖区总人
口400万以上的城市达到了14个,有5个人口1000万以 上的城市,而镇区人口超过5万人的建制镇达772个。
➢ 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 度改革
逐步实现户籍与城镇 福利体系的脱钩 分类制定落户政策
城镇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 推进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减少行政等级对资源分配的干预 完善设市审批制度,按常住人口规模确定机构和编制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发挥市场配置基础设施资源的作用 加大对中小城市的支持力度
城镇化需要解决式粗放 城镇化过程中过度依赖低成本的资源进行数量扩张。2000—2010年
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张了64.45%,而城镇人口仅增长了45.9 %。 “新城”成“空城”、“鬼城”
城镇化存在问题
➢ 三、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尽合理。 城镇化水平呈“东高西低”特征:东部城镇数量多、密 度高、规模大,西部城镇数量少、密度低、规模小。
➢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明显增强 ➢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明显增强 ➢体制改革取得进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迈出重大步伐
城镇化存在问题
➢ 一、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滞后。
从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相比,发展滞后 从城镇人口数量看,人口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我国按户籍计算的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远低于世界银行 统计的中等收入国家平均48.5%的水平. 从城镇化质量看,发展滞后更为明显。
➢标志:城镇人口增加;城镇数量增加; 城镇用地面积扩 大;城镇产业结构升级 ➢指标:城镇化率
➢传统城镇化是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强调的是人口由 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 ➢新型城镇化是强调的是集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 展
二、我国城镇化现状
➢ 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化比率
十年来,我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2000万,共有657个设市城市,19683 个建制镇,有30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其中超过1000万人口的 城市有13个
城镇化存在问题
➢ 四、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矛盾突出。
城镇化未来发展趋势
➢ 城镇化将保持较快发展, 但速度将逐渐放缓。 ➢ 城镇化将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重点是提高城镇化
质量 ➢ 行政手段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决定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
的人口流向 ➢ 推进城镇化转型发展的物质条件已基本具备
城镇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城镇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 完善其他相关配套改革 理顺各级政府责任,建立多元化成本分摊机制 明确城镇发展导向 完善城镇规划体制 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性
谢谢大家
我国城镇化成就
➢ 部地区吸纳近一半的全国城镇人口
2011年底,东部地区吸纳的城镇人口为33829.4 万人,占全国城镇人口比重为48.8%;其城镇
化率已达61% 。
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吸纳的城镇人口分别为
19911.7万人和15570.9万人,占全国城镇人 口比重分别为28.7%和22.5%。其城镇化率分别 为47%和43%。
中国城镇化道路
小组成员:任龙 董恒 王祥 杨建国 叶小谋
报告人:叶小谋
中国城镇化道路 一、什么是城镇化 二、国内城镇化现状及成就 三、城镇化中的问题及未来
什么是城镇化——城镇化的基本内容
➢ 内涵: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 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 ➢实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