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干部在线学习2014年第二季度必修课参考答案: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一、单选1.新型城镇化的新方式是()。
(单选 2 分)[A]以人为本 [B]包容性发展[C]四化统筹[D]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2.中国的城镇化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3.()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单选 2 分)[A]加快产业化[B]加快城镇化 [C]农业现代化 [D]农业产业化4.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举行,讨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规划方案。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5.我国到()实现农业现代化。
(单选 2 分)[A]2015年 [B]2018年[C]2020年 [D]2025年6.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要注重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纠正()。
(单选 2 分)[A]“半城镇化” [B]“被城镇化” [C]贵族化倾向[D]城镇化“大跃进”7.()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单选 2 分)[A]十七大[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中央经济会议8.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并没能从根本上打破“建设靠财政、经营靠政府”的状况,财政投入和银行贷款在投资中所占比重()。
(单选 2 分)[A]偏低[B]偏高 [C]适中 [D]以上都不对9.中央城镇会议首次提出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思路。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10.“被城镇化”是违背农民意愿的盲目城镇化。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11.新型城镇化的新动力是()。
(单选 2 分)[A]以人为本 [B]包容性发展[C]四化统筹 [D]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12.城镇化过程必然要求加强环境保护,作为公共产品的环境保护,因其具有(),政府财政必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主要责任,这就要求政府财政加大投入以保护环境。
(单选 2 分)[A]排他性 [B]竞争性[C]非排他性 [D]增益性13.“半城镇化”是指城镇人口比率大于50%。
(单选 2 分)[A]正确[B]错误14.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我国要形成(),推动我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制造业大国。
(单选 2 分)[A]引入劳动力制度 [B]工业转移制度 [C]均衡发展机制[D]技术工人红利15.城镇化可以创造供给,但是不能扩大内需。
(单选 2 分)[A]正确[B]错误16.新型城镇化的新理念是()。
(单选 2 分)[A]以人为本[B]包容性发展[C]四化统筹 [D]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17.()是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单选 2 分)[A]同步城镇化[B]超前城镇化 [C]滞后城镇化 [D]逆向城镇化18.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应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克服()。
(单选 2 分)[A]“半城镇化” [B]“被城镇化” [C]贵族化倾向 [D]城镇化“大跃进”19.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20.中国式结构性减税要适当逐步降低()比重。
(单选 2 分)[A]个人所得税 [B]企业所得税 [C]直接税[D]间接税21.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
(单选 2 分)[A]正确[B]错误22.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
(单选 2 分)[A]低速阶段[B]中高速阶段 [C]停滞阶段 [D]平稳阶段23.201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单选 2 分)[A]49% [B]50% [C]51% [D]51.27%24.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与城镇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
(单选 2 分)[A]城镇数量 [B]城镇人口数量 [C]人口数量 [D]人口质量25.()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单选 2 分)[A]稳步推进城镇化 [B]提高经济增长质量[C]扩大人口红利 [D]减缓增长速度26.2011年,我国城镇户籍人口率为()。
(单选 2 分)[A]20% [B]30% [C]34.67% [D]51.27%27.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产生活生态质量不断提升、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28.现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
(单选 2 分)[A]提高增长速度[B]提高经济增长质量[C]扩大人口红利 [D]减缓增长速度29.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城镇化不协调的现象。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30.()年我国进入上中等收入水平。
(单选 2 分)[A]2000 [B]2004 [C]2008 [D]201031.中国城镇化进入了()阶段。
(单选 2 分)[A]低速 [B]停滞 [C]粗放发展[D]集约发展32.我国处于城镇化阶段划分的()阶段。
(单选 2 分)[A]初级[B]加速 [C]成熟 [D]停滞33.城镇常住人口与()存在“剪刀差”。
(单选 2 分)[A]乡村户籍人口 [B]乡村人口[C]城镇户籍人口 [D]城镇人口34.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在()出现。
(单选 2 分)[A]全国大部分地区 [B]南部局部地区[C]东部局部地区 [D]北部局部地区35.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把()放在第一位置上。
(单选 2 分)[A]人口城镇化 [B]土地城镇化 [C]城镇化率 [D]城区建设36.中国要好的城镇化,不要不好的城镇化。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37.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建设的后期阶段,城镇化速度很难再提高。
(单选 2 分)[A]正确[B]错误38.城镇化“大跃进”导致“鬼城”出现。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39.两个城镇化不协调是指人口城镇化与()不协调。
(单选 2 分)[A]土地城镇化 [B]资产城镇化 [C]城市化 [D]农村城镇化40.城镇化极有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41.“城市化”比“城镇化”更符合现阶段的中国国情。
(单选 2 分)[A]正确[B]错误42.下列不属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的是()。
(单选 2 分)[A]物质生产现代化 [B]科学技术现代化[C]经营管理现代化[D]资源环境优良化43.城镇率的“剪刀差”值为()。
(单选 2 分)[A]15.5% [B]16.0% [C]16.3% [D]16.6%44.中国首次使用“城镇化”的最高官方文件是在()上通过的。
(单选 2 分)[A]十五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C]十七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三中全会45.城镇化的表现不包括()。
(单选 2 分)[A]非农产业不断发展并向城镇集聚 [B]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C]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 [D]农业文明的传播46.城镇化能增加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合作,调整我国各方面的经济贸易关系。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47.我国要深化改革,继续释放()。
(单选 2 分)[A]改革红利 [B]人口红利 [C]技工红利 [D]资本红利48.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
(单选 2 分)[A]45% [B]50% [C]超过50% [D]达到60%49.对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50.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难以持续。
(单选 2 分)[A]低成本 [B]快速 [C]集约 [D]高成本51.()是以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建设为契机的农村城镇化类型。
(单选 2 分)[A]地方驱动型 [B]市场推动型 [C]外资促进型[D]发展推动型52.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应尊重客观规律,顺势而为。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53.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体制是城镇化发展融资模式变迁的主要推动力。
[A]经济 [B]政治 [C]文化[D]财税54.政府往往用统一购房的方式把农民的地出让,导致()。
(单选 2 分)[A]“半城镇化”[B]“被城镇化” [C]贵族化倾向 [D]城镇化“大跃进”55.土地城镇化速度要快于人口城镇化。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56.在()上,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各类城市具体的城镇化路径。
(单选 2 分)[A]十八大[B]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C]十八届三中全会上 [D]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57.新型城镇化的新重点是()。
(单选 2 分)[A]以人为本 [B]包容性发展[C]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 [D]以主题功能区规划为指导58.新型城镇化的新核心是()。
(单选 2 分)[A]以人为本 [B]包容性发展[C]四化统筹 [D]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59.我国城镇户籍人口率已经超过50%。
(单选 2 分)[A]正确[B]错误二、多选1.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取向和重点任务是积极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
(多选 2 分)[A]稳妥解决“城市病”问题[B]实现四化同步发展[C]提升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D]适当降低城镇化门槛2.城市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
(多选 2 分)[A]交通拥堵[B]地下管网排水不畅[C]雾霾严重[D]垃圾围城3.户籍制度改革包括()。
(多选 2 分)[A]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B]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C]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的落户限制[D]有序放开中等城市的落户限制4.在城镇化过程中,国家要()。
(多选 2 分)[A]尊重农民利益[B]确保粮食安全[C]保护基本农田[D]确保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5.政府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具体表现为()。
(多选 2 分)[A]增加对城镇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供给[B]完善住房保障体系[C]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D]把住房保障纳入公共财产体系6.我国有能力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
(多选 2 分)[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强大的综合国力[C]全面改革的规划 [D]人口基数大7.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助于()。
(多选 2 分)[A]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B]实现现代化[C]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D]解决社会问题8.稳妥解决“城市病”要提供()。
(多选 2 分)[A]与城镇水平相适应的基础设施[B]基本公共服务 [C]精神产品 [D]就业机会9.高成本城镇化阶段的特征是()。
(多选 2 分)[A]土地高成本[B]健全社会保障体系[C]公共服务能力与城镇化适度[D]发展基础设施10.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包括()。
(多选 2 分)[A]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B]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C]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D]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11.“三无”农民是指()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