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土镍矿的探索性试验报告

红土镍矿的探索性试验报告

1原料性能及其研究方法1.1原料物化性能原矿来自印尼爪洼岛和苏拉维奇的红土镍矿,来样有四种,分别为Cy-1-A (破碎干燥后呈红色),Cy-2-A (破碎干燥后呈橙色),Cy-1-B (破碎干燥后呈橙色),Cy-2-B (破碎干燥后呈绿色),A为散料,B为块矿。

对来样分别测其水分,经过晒矿后再测水分,结果如表1-1。

晒后对块矿进行粗破,测其粒度组成,结果如表1-2。

对四种原矿采用鄂式破碎机粗破(v 5mm ),再经过干燥(这种矿石的外在水分以吸附水状态存在,不易脱除,所以干燥是在120 C的风箱中干燥8小时后才进行下一步操作)、对辊机破碎,然后按重量比混合,形成一种混合原料,混合料的水分 6.22%,作为我们的试验原料,混合料中Cy-1-A占43.0%,Cy-2-A 占29.7%,Cy-1-B 占13.7%,Cy-2-B 占13.6%,各组分的堆密度和粒度组成结果如表1-3,各组分取样磨细(V 0.075mm 占90% )后送矿冶研究院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4。

表1-2来样的粒度组成/%粒度组成/mm种类-------------------------------------------------------------------------------------------------------------- +40 -40~+25 -25~+16 -16~+10 -10~+5 -5Cy-1-A 10.2 9.8 12.3 13.1 19.7 34.9注:对两组块矿进行粗破(手工锤击) ,来样中细小颗粒(-5mm )很少,大部分是在筛分 过程中产生。

表1-3各组分的堆密度和粒度组成/%粒度组成/mm种类堆密度/t•m -3—+0.830 -0.830~+0.212-0.212~-+0.106-0.106~+0.074-0.074Cy-1-A 0.89718.442.015.49.1 15.2Cy-2-A 0.97312.5 42.318.9 7.8 18.5Cy-1-B 0.88719.342.616.45.9 15.8Cy-2-B 0.93313.5 45.918.0 7.1 15.5试验原料1.00614.742.118.17.217.9表1-4 各组分的化学成分分析/%FeFe 2OAl 2Ca Mn C「种类TFeNiCoCu SQ 2MgOSIgO3。

3O O2 O3Cy-1-12.60.717.11.80.00244.44.10.615.30.0112.70.0260.240.81A 2 7 8 48 8 88 06 6 Cy-2-16.90.323.8 1.70.00235.64.1 0.6 12.10.0616.00.0630.381.08A 6 3 8 88 4 8 6 20 3 Cy-1-10.41.1 13.61.50.00345.3 4.20.7 19.8 0.0111.60.0130.190.72B 8 8 7 85 4 7 0 55 2 Cy-2-1.110.3 1.20.0080.001 44.63.4 0.3 24.3 0.0313.58.140.170.69B 74 05 8 8 17 4 5 2 混合12.50.7 17.01.70.00243.33.9 0.6 16.7 0.0313.30.0360.260.93料 4 77 08 5657从表 1-4 可以看出 ,试验原料全铁品位12.54%, Fe 2O a 17.07%,烧损13.37%,可见铁矿石中主要以褐铁矿形式存在。

全镍品位1.70%。

•其中主要脉石矿物二氧化硅 ,含里为 43.35%,氧化镁16.70%,为高镁质红土镍矿。

还原煤是来自新疆的褐煤, 经鄂式破碎机粗破(v10mm )后再用对辊破碎机细破(v 1mm ),既为我们的试验内配煤 ,煤的工业分析结果如表 1-5表1-5煤的工业分析从表1-5 可以看出,这种煤的挥发份含量高,灰分低,配入铁矿石中焙烧后对铁镍的品位降低不大。

1.2 研究方法前期探索性试验对原料分别进行了物理分选研究,火法研究,火法和物理分选相结合试验研究。

物理分选研究主要是对原料进行摇床试验、反浮选试验、强磁选试验;火法研究主要是试验采用原料内配煤的方法进行还原焙烧,通过改变焙烧的反应器(竖炉、马弗炉和微波炉)、焙烧的温度、时间等来研究焙烧制度对还原的影响,化验图1-1试验主流程图焙烧后经过破碎、磨矿、磁选,从而来实现铁镍和其他元素的分离富集;火法和 湿法相结合研究化验精矿 矿尾主要是对原料内配煤与不配煤两种情况进行焙烧后再做湿法处理。

试验主流程如图1-1 。

2试验结果及其分析2.1物理分选试验结果及其分析2.1.1摇床试验取原矿50g ,湿磨5min,-200目达95% ,进行摇床试验,试验过程中矿石分为中矿及尾矿带,但分带不是很明显。

过滤烘干制样后中矿和尾矿分别送去化验化验结果如表2-1。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中矿和尾矿中的铁镍出现了一些分离,中矿中镍高铁低,可见镍所存在的物质比较轻,而铁存在的物质要重,只是分离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2.1.2反浮选试验由原矿性质得知,原矿中硅所占的比例较大达43.35%,因此可以利用反浮选脱除其中的硅。

反浮选试验采用的铁矿抑制剂为可溶性淀粉;采用十二胺作为捕收剂,浮选铝硅酸盐矿物;Ph调整剂为NaOH ;起泡剂为2#油,整个试验流程如图2-1所示搅拌NaOH (pH=9) 可溶性淀粉800g/t 4ml 十二胺200g/t 10ml图2-1反浮选试验流程取原矿50g,磨矿时间为5min,可溶性淀粉用量800g/t,十二胺用量200g/t.十二胺的活性在pH值为9时最强,所以试验过程中用NaOH溶液调节矿浆的pH值为9左右。

试验过程中气泡上的矿比较少。

试验数据如表2-2.从试验数据看出:尾矿中硅品位并没有得到降低,镍也没有出现分离。

调整剂改用碳酸钠与氧化钙的混合调整剂,碳酸钠:氧化钙按重量比为 1 : 4,取碳酸钠0.2g,氧化钙0.8g配制成100ml溶液。

该调整剂既可以调整ph值, 而且其中Ca2+是石英的活化剂。

试验流程如图2-2,原矿(50g)图2-2 调整剂对反浮选试验的影响流浮选脱硅效果仍然不明显。

可能是捕收剂捕收不到矿物。

做了水筛试验,磨矿5min后-200目大于95%,所以并不是磨矿细度太粗的问题,可能原因是:十二胺的捕收能力不大或加淀粉过多矿物都被抑制。

2.1.2.2改变抑制剂和捕收剂对反浮选试验的影响改用变性淀粉做抑制剂、季胺与羟戊酸作为组合捕收剂。

用量为变性淀粉800g/t,季胺200g/t,羟戊酸200g/t,试验流程如图2-3原矿(50g)图2-3 改变抑制剂和捕收剂对反浮选试验的影响试验中加羟戊酸以后气泡由大变为小,并且很丰富,比较正常。

试验结果如表2-4。

试验结果表明:反浮选脱硅效果还是不明显,可见二氧化硅以硅酸盐状态存在,或者以其它复杂形式存在,采用反浮选的方法不易脱除。

2.1.3强磁选试验取原矿50g,磨矿5min ,大致分为两份,配成矿浆浓度为25%的矿浆,分别在电流30A、磁场强度0.7T及电流40A、磁场强度0.9T的磁场中磁选。

磁选后过滤、烘干、称重、磨样、化验。

试验结果如表2-5.表2-5不同磁场强度的原矿强磁选试验结果精矿/% 尾矿/%磁场强度/Tr n Fe n Ni £Ni r n Fe n Ni £Fe £Ni0.7 27.10 22.74 1.21 45.25 24.19 72.90 10.23 1.41 54.75 75.810.9 30.00 16.69 1.59 40.73 34.39 70.00 10.41 1.30 59.27 65.61从表2-5可以有以下一些推测:原矿中大部分镍不是与铁赋存在一起,而可能以硅酸镍的形式存在;当磁场强度增大,反而不利于铁镍的分离;同时也能说明,原矿中的铁镍很分散,和其它元素的堪布紧密,不易分离,采用强磁选的方法来分离富集铁和镍是很困难的。

2.2火法试验结果及其分析原料准备后,根据红土镍矿中铁和镍的含量,按照化学反应:Fe2O3+3C=2Fe+3CO T和NiO+C=Ni+CO T,配加2倍煤粉,试验煤矿比为0.19 : 1,配料后加水调匀进行压团,干燥团块进行焙烧试验,采用竖炉、马弗炉、微波炉还原焙烧,通过改变还原焙烧的时间和温度,研究焙烧的情况,焙烧后通过改变磨矿的矿浆浓度和磨矿时间,研究磨矿对后续磁选分离的影响,并通过调节磁场强度来实现铁镍和其它元素的分离。

2.2.1采用竖炉进行还原焙烧221.1 焙烧温度对实验的影响通过采用竖炉进行还原焙烧,研究竖炉焙烧制度下,镍铁的还原情况,试验是在原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还原焙烧的温度,各组的温度大致在设定温度左右10 C波动,还原焙烧的时间为2.5h,取焙烧块20g破碎后进行湿式球磨,矿浆浓度50% ,焙烧1050 C 和1100 C 两组条件磨矿2min ,其它磨矿1min , 磁场强度1600Oe ,试验的结果如表2-6。

结果分析如图2-4,图2-5表2-6不同焙烧温度下实验结果分析图2-4不同焙烧温度下的精矿产率 图2-5不同焙烧温度下尾矿 Fe 、Ni 品位由以上图2-4可知,精矿产率随着温度上升有下降趋势, 在1100 C 达最低 点,然而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产率也随之增加。

其中, 1050 C 和1100 C 温度下磨矿时间为2min 。

可见,磨矿时间对产率有较大影响。

由图2-5可看出,物料(焙烧矿) 焙烧温度TFe// Crn Fen Ni护ezrn Fen NiZ eZ i%(反算)27.872.1 11.2 1.38500 0 330.3 69.5 10.9 1.3950 556 3100 30.469.3 11.2 1.50 050 2105 25.0 20.0 1.9 36.6 32.5 73.7 11.7 1.4 63.3 67.4 13.6 0 0 4 9 5 3 0 5 0 5 7 7 110 5.50 43.1 2.1 16.4 7.36 94.4 12.7 1.5 83.5 92.6 14.4 05 7 25 9 9 8 4 5 11520.3 20.4 2.2 28.0 30.9 79.3 13.4 1.2 71.9 69.0 14.7 1.47 2.516球磨时间50-7.52.00.5尾矿 Ni88509000.09501000105011001150焙烧温度/C精矿/%尾矿/% TNi/ %1.531.62 04349688149-2.5-5.0900 950 1000 1050 1100 1150焙烧温度/C的率产矿精矿100.0 141.51.0随着温度的升高尾矿中Fe 品位缓慢增加,在焙烧温度为950 C 出现最低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