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县林业生态发展项目实施方案(2011-2015年)前言项目名称:林业生态发展项目项目性质:新建承担单位:某某县林业局项目背景:某某县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严重制约着我县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落后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
要促进全县繁荣和发展,首先要加快生态环境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只有大力发展森林资源,增加植被覆盖率,治理水土流失,遏制土地荒漠化,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才能为全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6年5月,省林业厅上报了《亚洲开发银行贷款##丝绸之路综合生态系统建设建议书》,2007年2月,国务院批准该项目列入了国家利用亚行贷款2007—2009年发展规划,并更名为“西北三省区林业生态发展项目”。
2009年3-6月,三省区项目办组成评估组评估会,对项目设计、技术指标、项目管理及融资方案进行了统一调整。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某某县是长江、黄河等大江河的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地位尤为重要。
大力营造生态林,遏制水土流失、发展生态环境、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依托项目建设,实现农民脱贫致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十分必要。
项目建设目的及意义:通过发展亚行贷款生态工程建设,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实现项目区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相协调,最终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项目完成后,可增加人工林面积1492公顷,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农民收入,建立与现代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农村科技建设体系。
作为丝绸之路沿线,通过加大营造生态经济林,增加区域内的林草植被,遏制水土流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规模经济效益,乃至进一步推进我县与欧亚国家的文化经济交流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项目实施县的基本情况1、自然地理概况1.1 地理位臵某某县位于##中部,位于东经102°36′~103°46′,北纬34°55′~35°29′,南与武山、秦安、甘谷三县接壤,西与陇西、安定毗邻,北靠会宁,东依静宁。
东西长约78km,南北宽约64km,总面积290850hm2,某某县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1.2 地形地貌某某县地处六盘山西部,北邻秦岭地槽边缘,西接祁连山东延余脉之尾,居陇中黄土高原之核心,立地分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
境内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山峦起伏,梁岭交错、沟壑纵横,海拔高度1400~2500m。
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呈倾斜状态,西部隆起的蟾姆山海拔高达2524m,东南部最低处的青石峡海拔只有1420m,相对高差达1103.4m,境内的华家岭、尖山岗、鹿鹿山等海拔均在2400m以上。
境内总体以黄土高原地貌为主体,由于山地坡度较陡,植被稀疏,耕垦指数高和长期的暴雨冲刷、风蚀影响,形成以山顶为中心,不规则向下逐渐分支的侵蚀沟谷形态,在无止境的侵蚀、冲刷和切割的作用下,形成梁、岭、塬、峁、沟、谷、川等相间分布的自然地貌格局。
根据地形地貌的差异,全县大致可分为高山区、丘陵沟壑区和河谷川台区三个地貌单元。
1.3 气候某某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7.9℃,1月平均气温-7.6℃,7月平均气温18.9℃,极端最高气温33.9℃,极端最低气温-27.1℃,年较差26.2℃,年降水量396.5mm,主要集中在7—9月份,年蒸发量1337.9mm,年相对湿度70%,无霜期145d,年冰雹日数18d,年日照时数2113.6小时,日照百分率48%,最大冻土深度l00cm。
灾害性天气,以春末初夏的干旱,春秋季的霜冻,夏季的暴雨、冰雹等为主要灾害。
全县主要气候特征为:四季变化明显,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干旱少雨,光照充足。
1.4 水文某某县地表水资源为9542万m3,地下水资源为1478万m3。
全县共有大小河流10条,195条支沟,1325条毛沟,绝大部分区域属渭河支流散渡河、葫芦河上游,按照流域划分为渭河和祖历河两个水系,其中渭河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6.9%,祖历河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3.1%。
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有:牛谷河,干流长75.6km,流域面积884km2;金牛河,干流长48.65km,流域面积580.65km2;安逸河,干流长24.9km,流域面积201.95km2;清溪河,干流长20.3km,流域面积164.68km2;苦水河,干流长20.3km,流域面积684.75km2。
全县河流主河道总长度为229.45km,占地40.9km2;1—5级沟壑1858条,总长度2985.12km,占地392.133km2。
全县平均沟谷密度为1.03km/km2,境内年总径流量为9542m3,入境径流1296m3,合计达10836m3。
年均输砂量3357万t,年均侵蚀模数8110t/km2。
县内有4座中小型水库,发挥效益的只有锦屏水库1座,库容量为1050万m3。
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稀疏,加之地下水位储量少,大部分河流多成为季节性河流,冬春季节基本干涸,水资源严重短缺。
1.5 土壤某某土壤成土母质有3种,即黄土母质,冲积洪积母质和红土母质,共分3个土类,3个亚类,9个土属,计23个土种。
耕地土壤类型主要为黑麻土、黄绵土、黑垆土。
全县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0.24%—3.85%,其中N含量为0.02%—0.23%,P含量为0.08%—0.54%,K含量为0.12%—1.86%。
项目区主要土类有黑垆土、黄绵土、黑麻土等三个种,东部以黑垆土和黑麻土为主,中部(县城周围)以黄绵土为主,西部阴坡多为黑垆土,阳坡为黄绵土。
土壤有机质近年呈上升趋势,pH值一般为7.0—7.5,个别小区域超过8.0。
1.6 植被某某县属于森林草原带与草原带的过渡地带,由于境内东西海拔高度差距大,气候因素差异显著,植被类型呈现一定的多样性。
境内有高等植物79科、282属、482种。
其中种子植物76科,279属、479种,蕨类植物3科、3属、3种。
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新景、陇山、陇阳、华家岭等地海拔1800m左右的山地,受人为活动的长期干扰,呈现残败次生林景观,面积普遍较小。
主要种类有山杨、虎榛子、##山楂、秋胡颓子、黑果栒子、高山绣线菊、高丛珍珠梅、蓝靛果、葱皮忍冬、小叶悬钩子、山荆子等,基本为森林群落遭严重破坏后的残存种类。
中国沙棘是本区域重要的建群种。
地带性草原植被以本氏针茅草原为主,次为短花针茅草原、蒿属植物草原。
植被大体可分为本氏针茅—蒿属群丛、针茅—百里香群丛、蒿属—百里香群丛、二裂委陵菜群丛等。
2、社会经济条件2.1 行政区划、人口状况全县辖18个乡(镇),332个行政村,244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01万户,总人口45.8万人,其中农业户数8.74万户,农业人口40.58万人,农业人口中有劳动力22.38万人。
2.2 社会经济情况据统计,2009年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44126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787.33万元,农业总产值51885.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9.27元。
粮食总产量23.89万吨,人均产粮588.71公斤,畜禽存栏12.34万头(只)。
2.3 基础设施概况某某县内主要交通干线有天(水)巉(口)公路东西贯通,县乡公路通达各乡镇,交通较为便利。
农电线路入户率达100%。
县内开通国内外直拨电话9000多部,农话总容量5000多部,移动通讯覆盖全县。
已建成电信宽带上网工程,100%的县直单位和18个乡镇可通过直拨方式接入办公自动化网络,形成了以政府网站为枢纽的全县网上办公系统。
县内有变电站7座,年供电能力2亿千瓦时,农村用电量2600万千瓦时。
3、森林资源、林业生产现状3.1 森林资源概况根据2010年某某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果统计,全县林业用地面积66085.9公顷。
其中:有林地面积18346.67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7.76%,疏林地面积1673.33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08%。
灌木林地面积3926.2公顷,占林地面积的5.94%。
未成林地面积16370.3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4.77%。
苗圃地17.1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03%。
无立木林地4372.6公顷, 占林地面积的6.62%。
宜林地21380.1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2.35%。
累计四旁植树485万株,折合林地面积2940公顷。
森林覆盖率7.65%。
全县活立木总蓄积653520m3。
其中有林地蓄积479662m3,占总蓄积的73.4%;疏林地蓄积20295m3,占总蓄积的3.11%;四旁树蓄积150031m3,占总蓄积的22.96%;散生木蓄积3532 m3,占总蓄积的0.54%。
3.2 林业生产现状2000--2010年,全县共完成工程造林26300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12700公顷,荒山荒地造林15653.33公顷,退耕还林封山育林933.3公顷;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2166.67公顷,封山育林533.33公顷;天保工程封山育林1233.33公顷,模拟飞播造林933.33公顷。
全县经济林主要分布本县东部和南部的河谷川台区,现有经济林种植面积2033.0 公顷,其中苹果1133公顷、梨427 公顷、核桃333 公顷、花椒33公顷、杏107 公顷。
全县“四旁”植及义务植树总面积2940公顷;种苗建设方面,全县年新育苗133公顷,每年出圃面积67公顷,出圃各类苗木2000万株以上。
3.3 林业科研县林业局下设有亚行项目办公室、林业技术推广站、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林木种苗管理站等技术机构,另有林政股、森林派出所、财务股、办公室等行政机构。
下辖五星、马营2个国营苗圃,2个国有林场,4个直属林业站和18个乡镇林业站。
全县林业系统现有职工78人,其中管理人员6人,工人26人,技术人员46人。
按技术职称分: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6人,助理工程师11人,技术员4人。
主要从事林业应用技术研究,同时开展应用基础与高新技术开发与研究。
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50人,公益林管护人员414名。
已经形成了集建设、科研、服务于一体的林业科研推广体系,同时还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林业生态情报信息网络体系。
4、项目建设优势4.1 有国家政策的支持2006年5月,省林业厅向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上报了《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省丝绸之路综合生态系统建设项目建议书》,2007年2月,国务院批准该项目列入国家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2007-2009年发展规划。
我县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为某某的林业建设从政策等方面带来了优惠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