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本工序质量控制制管理制度规定了工序质量控制点(以下简称控制点)管理实施的职责,设置步骤等有关要求。

一、职责:
1.技术科是控制点设置及管理的归口负责部门。

2.检验科、机修车间等部门是控制配合部门。

3.生产车间负责控制点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建立控制点原则:
1.全部质量特性重要性分为A级质量特性以及产品的关键工序。

2.工艺上有特殊工要求,对下道工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

3.用户意见(包括下工序)比较多的薄弱环节。

三、控制点的设置与撤销:
1.控制点的设置要求符合建立控制点的三点原则为准。

2.控制点的撤销原则以产品质量长期稳定、按工艺文件操作能稳定产品质量、
经验证后符合工艺要求的生产工序,可以撤销控制点。

四、控制点的管理:
1.控制点每年初由技术科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进行整顿,调整控制点内容,并上
报技术厂长批准。

2.车间质量检验员经常对控制点的操作人员进行工艺纪律,产品质量控制内容
的教育,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协调解决。

3.控制点有专人负责管理控制点日常工作,汇总控制点的原始记录及有关资
料,出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4.控制点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技术科联系,从人、机、料、法、环五个因素
中进行分析及时处理解决。

5.检验部门应对控制点工艺记录表进行复查。

6.机修车间对控制点设备作重点管理,保证完好率达到100%,并不定期对控制点设备进行检查。

五、控制点文件:
(一)工序质量分析及其内容:
1.主要内容:
(1)控制目标:即质量特性值及允许界限。

(2)确定主要质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

(1)主要质量因素控制范围:包括控制项目及其允许界限,检查项目方法,检查频次,责任者,标准名称等内容。

2. 工序质量分析表由技术科编制、检验科会签,由厂长审批。

(二) 作业指导书:
1. 作业指导书是正确指导现场工人操作,控制和检查的规程。

2.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1)操作要领和要求:
(2)控制要求:检验项目,检验频次,模具要求,控制手段等。

3.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程序,格式要求按本厂技术文件规定执行。

(三)控制点的日点检记录表:
1. 日点检记录表由技术科负责编制。

2. 日点检记录表的内容按设备类别分别确定。

(四)控制表:
控制表主要用于监控工序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及时发现异常,以便采取纠正措施。

(五)定期进行质量活动;
1.控制点班组长负责人应定期(每年不少于一次)组织控制点全体人员进
行质量分析活动,并讨论研究分析控制点上所有发生的异常情况,提出
改进意见供技术科参考。

2.对所提出的改进措施,要有人负责检查督促,以便达到改进措施的实现。

工艺纪律管理制度
1.为进一步加强工艺管理,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以建立正常的生产序,确保产
品质量,保证安全文明生产,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制定本工艺纪律及管理制度。

2.领导及职能部门的工艺纪律。

2.1本厂由总工程师或技术厂长主管的技术科负责全厂的工艺工作,领导及各职
能部门应模范地遵守工艺纪律,并监督工艺纪律的贯彻执行。

2.2技术部门编制工艺文件必须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A.正确:工艺文件的准确率应达到100%,能保证正确指导生产,各工艺参数
应得到有效控制,保证生产稳定进行,工艺流程安排合理,工艺规程切实可行,能指导操作,保证产品加工质量。

B.完整: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应符合有关要求。

根据本厂生产电线电缆的实际
情况,必须具备下列各种工艺文件:产品制造工艺规程、检验规范、操作规程、设备规范、产品结构表、材料消耗定额、工序卡片、质量流转卡、控制点上作业指导书及工序质量分析表;所有产品的结构尺寸、工艺参数必须齐全正确。

C.统一:各种工艺文件之间和工艺文件与其他技术文件之间应协调统一,不
得相互矛盾;各部门使用的工艺文件应有部门标志,必须相一致;半成品,成品的实际尺寸必须在工艺规定的范围内。

D.清晰:工艺文件编写格式应标准化,编写、审核、批准手续完整,文字要
规范化,便于使用。

E.任何未经签字的文件都不得交付执行,执行中的任何更改都有要有书面批
准文件,并存档备查。

2.3生产部门在安排生产时,必须以工艺文件为依据,按照工艺流程安排,尽量
做到均衡生产,以保证正常的生产秩序,保证产品质量。

凡非标产品,必须先请技术部门写出工艺要求或临时工艺文件才可以下达生产。

2.4供应部门与检查部门,必须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按采购文件规定的各种
原材料技术性能要求采购合格的原材料。

原材料进厂必须按检验规范进行检查、测试、验收,保证不合格的原材料不进仓,不投入生产,严格控制工序质量,确保不合格半制品不流入下道工序,每一根电缆都有必须进行出厂试验,不合格的产品决不允许出厂。

2.5设备管理部门,应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安全、可靠,严格执行计划维修保养
制度,坚持执行日常保养与检查,评比考核制度,做好控制点上设备、工装、检测器具的日点检与周期点检工作。

2.6计量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计量管理制度,要做到先计量后使用,坚持定期
检定,及时了解量具使用状况保证计量数据准确。

2.7质量管理部门应执行教育培训制度,工人初次上岗必须进行专业培训,按照
厂部教育培训计划做好职工等级技术教育与考核工作。

3. 生产现场工艺纪律
3.1车间必须按规定的工种、定人、定机,操作各自熟悉的设备,工人不得随意
动用其他设备。

3.2操作必须按照生产派工单所要求生产产品的型号、规格、准备好工艺技术文
件,按照工艺卡规定的工艺参数选择模具及调整设备,保证半成品或成品的尺寸在工艺规定的范围内。

3.3原材料或半成品必须做到先检验后上车,不合格者不得进行再加工。

3.4坚持首检和中间检验,做好原始记录。

3.5班组使用的工艺文件、资料应妥善保管好。

3.6生产现场应整齐、清洁,工装、模具按规定地位放置,做到文明生产,安全
生产。

4. 工艺纪律执行情况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按工艺纪律考核制度执行。

引用回复[离
线] POST 2009-6-14
8:10:37
No.7
工艺纪律考核办法
1. 全厂性工艺纪律考
核:
1.1全厂性工艺纪律考
核,由厂长组织技
术、质检、生产等职
能部门进行检查评
定,每年年终总结前
进行一次。

1.2检查内容:
A. 必要的工艺技术文件
是否齐全,并妥善保
管。

B. 技术文件的正确率与
统一率,其中正确率
必须是100%。

C. 各职能部门的工艺贯
彻率。

D. 设备工艺装备的完好
率。

E. 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
与执行周期检定的
情况。

F. 文明生产、安全生产、
均衡生产与现场管
理情况。

1.3评定办法:
根据检查情况对照
工艺纪律评定各部门的
执行情况,评良好、一般、
较差,评为良好与较差者
在年终给予奖励和扣罚,
一般者不扣不罚。

2. 现场工艺纪律考核:
2.1现场工艺纪律考核,
由技术、质检部门江
同车间一起对班组
工艺贯彻率进行考
核。

2.2考核办法:采取不定
期抽查方法,其计算
公式如下:

查总次数-抽查中未
执行次数
工艺贯彻率= ——
————————
——————
抽查总次数
每年度评定一次,每
年抽查不少于一次,抽查
中该工序只要一项工艺
纪律未执行,本次即按未
执行计算。

2.3奖罚:根据质量奖惩
文件规定执行。

工艺纪律考核办法
1. 全厂性工艺纪律考核:
1.1全厂性工艺纪律考核,由厂长组织技术、质检、生产等职能部门进行检查评
定,每年年终总结前进行一次。

1.2检查内容:
A. 必要的工艺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并妥善保管。

B. 技术文件的正确率与统一率,其中正确率必须是100%。

C. 各职能部门的工艺贯彻率。

D. 设备工艺装备的完好率。

E. 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与执行周期检定的情况。

F. 文明生产、安全生产、均衡生产与现场管理情况。

1.3评定办法:
根据检查情况对照工艺纪律评定各部门的执行情况,评良好、一般、较差,评为良好与较差者在年终给予奖励和扣罚,一般者不扣不罚。

2. 现场工艺纪律考核:
2.1现场工艺纪律考核,由技术、质检部门江同车间一起对班组工艺贯彻率进行
考核。

2.2考核办法:采取不定期抽查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抽查总次数-抽查中未执行次数
工艺贯彻率= ————————————————
抽查总次数
每年度评定一次,每年抽查不少于一次,抽查中该工序只要一项工艺纪律未执行,本次即按未执行计算。

2.3奖罚:根据质量奖惩文件规定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