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子商务中顾客消费心理分析.ppt
电子商务中顾客消费心理分析.ppt
如何探寻客户真实需求
• 探寻客户的真实需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 需要用心,更需要一定的技巧;
• 销售的本质就是意中发现 需求并说服客户购买的过 程。如何探寻客户需求:
• 第一步:探寻客户基本需求 ; • 第二步:通过纵深提问挖掘需求背后的原因; • 第三步:激发客户需求; • 第四步:引导客户解决问题; • 第五步:抛出解决方案; • 第六步:成交之后与客户建立客情关系。
• 下面我们就网购中茶叶需求人群进行一个分机总结。 (看下图)
网购茶叶男女比例
网购茶叶不同年龄比例
网购茶叶买家等级比例
网购茶叶价格偏好
总结:
1、从性别上来说,大多是男性消费群体。前来购买茶叶的以30-40 岁的男性为主,到茶叶店买茶的女性一般是帮家里人买茶叶。
2、网购茶叶的一般集中在25-45岁的中青年,老年人偏少。主要 在于老年人由于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操作不擅,比较少网购茶叶。
不同人群的消费心理
• 1、少年儿童(5-15岁)(购买目标明确,购买迅速;选购商品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容易受群体的影响; 购买商品具有依赖性)
• 2、青年人(15-29)(表现自我和体现个性;追求时尚新颖;容易冲动,注重情感)
• 3、中年人(29-45)(购买理性大于冲动;购买的计划性大于盲目性;购买有主见,不受外界影响; 购买随俗求稳,注重商品的便利;购买求实用,节俭心理较强)
• 爱慕虚荣型客户要赞美(要有事实根据不能无种生有;要珍惜你的赞美;要恰到好处的赞美,要真诚。) • 节约俭朴型客户讲价格(强调一分钱一分货;重点放在质量上;用数字说话) • 干练型客户怕啰嗦(要开门见山,不拐弯摸角、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 犹豫不决型客户需给建议 • 时间观念强的客户怕费时 • 专制型客户需要忍耐(适当的服从她们) • 情感性客户要受到感动 • 独特性客户讲个性 (面对有个性的客户,你自己也要变得有个性)
• 那该如何找准客户的利益点在哪?
• 1.望,观察客户,一眼识别客户的层次、素质、需求、喜好等;
• 2.闻,听客户说,必须给客户表白的时间;
• 3.问,客户只知道他目前需要购买东西解决问题,却不知买什么与怎 么做,这就要销售人员担当策划师的角色,为他提供全面、准确、最 适合的策划方案;
• 4.深切,实际考察客户的状况。
网购茶叶需求人群分析
• 随着各种网络电商平台的不断兴起发展升级,智能电子 产品的发展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网上购物。网 购人群用户也在逐年增加,而且增加迅速
• 从传统来看,在中国,茶叶往往与其他的生活物品联系 在一起,“柴米油盐酱醋茶”,将茶列为国人一天生活 之必需;逢年过节送礼必备“烟酒茶”,将茶视为维护 关系、联络感情之物。
销售中的心理引导术(说话要注意分寸)
• 四、好奇心是客户注意你的前提 • 1.将产品神秘化; • 2、制造悬念引起好奇心; • 3、只提供部分信息。
• 五、以退为进,紧牵客户心 • 1、要摸清客户的真实意图; • 2、要懂得适要而止。
• 六、让顾客跟着自己的话进行思维 • 1、运用“转话法”; • 2、事先想好问题;
• 就以上反映的问题,通过之前我们了解分析过的消费者心理和一些销售的技巧,在结合店铺中的一些销 售数据和实际情况,就可以制定出更加实用高效的销售和经营计划,取得丰硕的业绩,提高利润。
谢谢观赏,再见!
客户的消费心理阶段
• 六、购买,当客户决定购买时,他已经信赖产品,销售人员需要做的是更坚定的信心和观念,向客户解 释产品能够满足其需求的合理原因,让他感觉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 七、享用,在客户享用产品阶段,销售人员需要定期回访,对客户存在的疑惑及时解决;
• 八、深度营销,有两个目的:一是形成二次购买,二是形成口碑传播效应,影响其他人购买。在今天深 度营销成为非常有效的营销方法。
不可不知的客户心理
• 1、客户都喜欢做VIP • 2、客户都喜欢被恭维 • 3、客户都想占便宜 • 4、客户都有从众心理 • 5、客户都爱面子 • 6、客户都有害怕被骗的戒备心理 • 7、客户都喜欢故意挑剔
客户的消费心理阶段
一、注意、是指客户注意到商品,这是购买心理第一阶段;
二、了解、直观的效果传播下去,客户对产品有了一定的认知和偶了 解。这一阶段,销售员(客服)要充分利用视觉,听觉,嗅觉结合的 效果告知产品的存在,给消费者传达正面的信息,提示产品独一无二 的功能,以便和其他产品区隔;
• 4、老年人(45岁以后)(富于理智,很少感情冲动;坚持主见,不受外界的影响;精打细算;品牌忠 诚度较高;喜欢方便宜行)
• 5、女性(追求时髦;虚荣心强,喜欢炫耀;追求美观;感情强烈,喜欢从众;爱占小便宜 )
• 6、男性(比较自信,消费动机形成迅速、果断;购买动机性有被动性;购买动机感情色彩比较淡薄)
消费心理分析及 销售技巧
什么是消费心理—客户消费心理
• 消费心理
• 指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 大致有四种消费心理,分别是: 从众,求异 ,攀比 ,求实。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包括消费者兴趣、消费习惯、价值观、性格、气质 等方面的特征
• 客户消费消费心理
• 为什么客户会对你的产品产生兴趣,并最终作出购买产品的决定?在这个过程中,客户的内心是怎 么想的?
声音判断客户的性格
1.说话声音急切,语速很快的客户通常性子很急,为人很热心,非常重视朋友间的友谊; 2.说话声音沉稳温和的客户通常个性比较压抑; 3.说话声音嗲声嗲气的客户通常依赖性比较强; 4.说话声音沙哑的客户通常属于强硬派; 5.语气深沉,怀疑心大,有自大倾向。
寻找客户心理突破点—分析各类客户的心理弱点
目标
销售就是一场 心与心的较量, 谁能够操控客 户的心理,谁 必然成为销售 的王者!
谁能够掌握 客户的内心, 谁就能成为 销售的最终 赢家!
如何像客户一样思考
1、不同人群的消费心理 2、不可不知的客户心理 3、客户的消费心理阶段 4、了解客户购买产品的利益点 5、如何探寻客户的真是需求 6、销售心理模板操控
3、从电商上购买茶叶的较少为茶叶资深爱好者,大多为浅饮阶 段的喝茶者。因而,我们的茶企在开展茶叶电商时,需要充分考虑这 个情况,规划好茶叶电商渠道的产品投放。
4、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中低端的茶叶价格接受程 度比较高,这与近来年的大众茶需求看涨一致。
总结:
• 总的来说就是网购茶叶的主要人群为:20-50左右的,浅饮阶段的青中年男性,大多数接受中低端的茶 叶价格。
• 注、深度营销:就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以企业和顾客之间的深度沟通、认同为目标,从关心人的显 性需求转向关心人的隐性需求的一种新型的、互动的、更加人性化的营销新模式、新观念。它要求让顾 客参与企业的营销管理,给顾客提供无限的关怀,与顾客建立长期的合作性伙伴关系,通过大量的人性 化的沟通工作,使自己的产品品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保持顾客长久的品牌忠诚。它强调将人文关 怀的色彩体现到从产品设计到产品销售的整个过程之中,乃至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三、欲望,让客户产生购买欲望才是真正的营销,在这方面,要强调 硬指标,优势等等;
四、比较,当消费者对产品拥有欲不断提高的时候,就会对其他同类 的产品作比较,在这一阶段,消费者困惑,就是导购(客服)提供建 议的最好时机。要把握机会,进一步说明。
五、信赖,消费者经过比较,终了解自己所需要的,相信该产品适合 自己,而决定购买。让消费者者产生这种信念原因:一是对导购(客 服)的信赖,二是对品牌、商家的信赖;
• 为什么客户会相信你这位陌生人,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按照什么样的判断原则来接纳你的决定的?
• 反思总结
• 为什么你的客户会变成别人的客户,这其中是一个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 每一个好的销售人员都是一名心理学家,“人心隔肚皮”每一个人的心理是不一样的,你这样想, 并不意味着别人也这样想,只有弄懂了客户消费心理,才有无往不利的推销。
销售中的心理引导术(说话要注意分寸)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多利用惯性思维引导顾客
• 1.揣摩客户的心理; • 2.销售员把问题设计好。
• 二、从心理上吸引客户的注意力 • 1.打开客户的心理防线; • 2.站在给客户提供价值的角度设计问题; • 3.给产品做演示。
• 三、让客户满意自己的购买行为 • 1.让客户觉的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 • 2.让客户觉得占了便宜; • 3.学会以情动人;
• 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候你销售商品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没有注意细节。细节虽小,作用却是巨大的, 所以,有些细节只要注意了,也许你就能留住一位顾客,就能把它变成一位终身顾客。
• 从细节处寻找突破点 • 永远让客户先挂电话 • 寻找共同点拉近彼此礼仪间的距离 • 1、从客户口音中找出共同话题;2、关心客户,人客户的需求入手;3、从共同爱好中寻找话题 • 专业术语影响客户的心理 • 客户渴望做朋友的心理 • 赢得了时间就赢得了销售 • 仪表和着装赢得客户好感
了解客户购买产品的利益点
• 利益点是酷虎关注的重点, 交易。
销售人员只有准确无误的把握客户的利益点,才能打动客户,最终促成
• 那么对于销售人员来说,通常客户的利益点有哪些?
• 1.商品给他的整体印象 2.成长欲、成功欲 3.便利 4.安全、安心 5.系 统化 6.价格 7.兴趣 、嗜好 8.服务。
销售中的心理引导术(说话要注意分寸)
• 七、步步为营,获得成交机会
• 1.把销售过程分阶段缩小; • 2.激发客户的兴趣
• 八、客户需要你的“威胁”
• 1. “威胁”要有针对性; • 2.在“威胁”客户的时候,多给客户一点时间; • 3.要学会让步。
• 九、想方设法让客户信赖你
• 1.要成为自己产品的专家; • 2.把客户当做自己的知心朋友; • 3.实行积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