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格局演变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格局演变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格局演变11100923 申定科11100928 谢春仪摘要:世界经济作为特定的经济领域,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世界经济格局在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多次的演变,先是英国取代荷兰和西班牙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后来美国取代英国确立其领先地位;欧盟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呈现上升趋势;日本、东亚经济合作加强;如今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必将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关键词:世界经济形成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一、世界市场的形成形成条件:(一)、国际分工社会分工是生产力提高的结果, 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强有力的杠杆。

社会分工超越了国界, 便具有国际分工的性质。

工业革命发生后,由于广泛采用机器技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工业从农业中完全分离出来,工业部门内部进一步分工, 社会生产全面专业化。

与此同时,社会分工还向国际领域发展,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或多或少地吸引国际分工中来,马克思说:“由于有了机器, 现在纺纱工人可以住在英国,而织布工人却住在东印度。

”在机器发明以前,一个国家的工业主要是用本地原料来加工。

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于是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形成了,新的英国等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全世界的工业中心。

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的落后国家则变成它们的原料和食品的供应基地。

新的国际分工的形成,表明各国的生产力都专门化了,并且在不同程度上互相依赖着。

(二)、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同国际分工直接相联系的,资产阶级社会真正的任务是创造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取得胜利的必要前提,又是资本主义向深度和广度进军的历史结果。

在十四、十五世纪, 有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意大利北部诸城, 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等, 成为了欧洲的贸易中心。

到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地理上的大发现,以及海外殖民地的开拓,欧洲的贸易中心又从地中海区域扩展到大西洋沿岸。

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尔、尼德兰的安特卫普、英国的伦敦等,成为繁盛的国际贸易港埠。

它们的贸易范围远及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

世界市场对于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说:“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十六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

”资本主义生产进人工场手工业时期后, 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互相消长。

西班牙和葡萄牙,由于国内封建势力比较强大, 工场手工业发展缓慢, 一从十六世纪后半叶起, 它们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逐渐降低。

荷兰和英国, 由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因而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不断增强。

十七世纪后半叶, 荷兰几乎垄断了西班牙同北方各国的贸易, 取得了世界市场的霸权。

但是从十七世纪末叶起, 荷兰的工业发展越来越落后于英国, 于是荷兰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又被英国取代。

马克思说: “荷兰作为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商业国家走向衰落的历史, 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

”工业革命发生后、欧美各国的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商品产量急剧增加, 国外市场越来越重要。

资产阶级为了追逐利润, 拼命奔走于世界各地, 冲破一道又一道的民族闭关自守的屏障, 通过国际分工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世界市场。

同时, 大工业还为世界市场的沟通提供了现代化的陆海交通运输工具。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世界市场终于形成。

马克思说: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的形成, 大大促进了国际交换的发展。

据统计, 1800年至1870年, 世界贸易额增长了6倍多。

(三)、世界货币马克思指出: “只有对外贸易,才使市场发展为世界市场, 才使货币发展为世界货币, 抽象劳动发展为社会劳动。

”在世界市场上, 黄金和白银起过世界货币的作用。

因为机器大生产是面向世界的, 所以产业资本家必须经常不断地把他自己的成本价格同国内市场价格以及国际市场价格进行比较。

而黄金和白银之成为世界货币, 恰恰为商品的国际价格的形成, 以及为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进行比较创造了条件。

“价格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国际价格的形成, 标志着价值规律的作用已经扩展到世界商品交换领域。

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起的作用, 反映了国际交换的内在规律性。

交换关系从国内向国际发展, 是资本主义固有趋势。

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世界货币的形成, 使交换关系日益国际化。

交换关系的国际化, 首先表现在世界贸易的迅速增长。

英国以英镑确立为世界货币后,世界经济发展迅速,英镑可以再世界范围上流通,从而从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形成。

其表现为:在十九世纪的头二十年中, 世界贸易额只增加了13 % , 在以后的十年中, 也只增加了19 % , 而1840年比1830年则增加了41 % , 1850年比1840年又增加了45 % , 五十年代增加最多, 1850年到1860 年增加了79 %。

其次表现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二、世界经济的形成世界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阶段后,随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一)世界经济的萌芽世界经济最初的萌芽,产生于14-15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时期,封建社会的工农业生产和商品货币关系有了较大的发展,从而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1.手工业、商业与农业的进一步分化14-15世纪,西欧国家开始普遍地将封建地租从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地租形式的演变推动了西欧农业生产的进步,促进了手工业、商业和农业的进一步分化。

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开始兴起,例如马赛、里昂、伦敦、科隆等。

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一个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新的社会阶层——商人的出现。

2.封建社会末期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中世纪西欧各国商品货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欧洲各个地区之间的商品贸易和东西方的商品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并形成了几个地区性的贸易中心:地中海贸易区、北海和菠萝的海贸易区、汉萨同盟、罗斯贸易区和不列颠贸易区,初步形成了遍及欧洲的贸易网络。

在欧洲地区性贸易发展的同时,东方亚洲国家的对外贸易也迅速发展,形成了东亚贸易区、东南亚贸易区和南亚贸易区等几个比较重要的贸易中心。

随着这几个贸易区的形成,联系地区间贸易的商业通道也逐渐固定下来,这些地区性商业通道与东西方的商路相连接,将东西方贸易的范围扩展到更关阔的地带。

在欧洲地区性贸易和亚洲地区性贸易发展的背景下,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交往也随之更加频繁。

3.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是指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在海外探险中发现美洲大陆以及开辟通往东方新航路的过程。

1519年,由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开辟环球的商业通道,扩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作为整体的世界经济萌芽。

(二)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16-18世纪的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的前期。

在这一时期,西欧各国的工场手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确立。

18世纪60年代发生的产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国际分工体系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

1.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与对外殖民扩张从16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先后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对农民土地的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法国和德国也发生了封建地主掠夺农民土地的狂潮。

为了进一步适应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西欧国家开始了以暴力为基础的对外殖民扩张,纷纷派遣军队远征海外,大肆进行领土扩张,侵占了大批殖民地,通过各种手段掠夺所属殖民地的财富,这一切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源泉。

2.产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以蒸汽动力和机器为中心的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引起了产业革命的发展,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业,导致了工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扩大。

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

产业革命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

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扩大,把各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都卷入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范围,这就初步形成了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的经济联系。

3.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在资本主义对外殖民扩张和产业革命的推动下,国际贸易在空间上扩展到世界大部分地区,贸易额快速增长,用于贸易的商品种类也大大地增加了,并形成了先进国家的工业制成品与落后国家的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格局。

产业革命后形成的世界市场不同于早期的世界市场,这一时期的世界市场上用于交换的商品数量和种类有了大幅度增加,资本主义各国的生产过程同世界市场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三)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作用下,世界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逐渐地过渡到垄断阶段。

第二次科技革命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范围内的殖民地瓜分已经基本结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渗透到一些发展中的国家与地区,控制了其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最终将整个世界都纳入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体系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成为囊括全球的统一的体系,这标志着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

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关系日益国际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和国际投资的扩大,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以及帝国主义之间在经济上日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由于这种经济上相互联结和相互依存,构成了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基本上形成世界经济体系。

三、世界经济格局演变所谓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结构与态势。

不同的世界经济格局是由于各经济大国之间的相对经济实力、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世界市场占有情况的变化而形成的。

世界经济的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地中海中心时代1. 表现:14、15世纪,地中海地区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

这一地区是欧洲和亚洲交往的重要通道,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也是最早开展文艺复兴运动的国家。

2. 丧失: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及“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开展,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和荷兰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时代。

(二)、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1. 地位的确立及原因:(1)17世纪,英国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统治,促进了经济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