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复习题中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慎独2.道法自然3.道常无为而无不为4. 以心原物5. 圣人体无6. 一故神两故化7.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8.三理9. 三张伪法10. 三世说11.圆成实性12. 质测即藏通几13.心斋14.人副天数15. 独化16.道统17.格物19.齐物论20.即万物之自虚21.理一分殊22.至良知23.俱分进化24.正名25.反者道之动26.春秋繁露27.言意之辩28.西铭29.坛经30.六经注我31.致良知32.孔子改制考33.天演论34.四端35.齐物36.一念三千37.法界缘起38.本体39.质力相推40.有待无待41.自生而必体有42.阿赖那43.理异分殊44公羊三世说一、把下面一段文字标点今译并给以分析评论1、求向物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2、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飞因非因市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3、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也与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之疲癃残疾惸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性唯肖者也4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夫理有至极外内相冥未有极游外之致而不冥于内者也未有能冥于内而游于外者也故圣人常游外以冥于内无心以顺有故虽终日见行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夫见行而不及神者天下之常累也是故睹其与群物并行则莫能谓之遗物而离人矣睹其体化而应物则莫能谓之坐忘而自得矣岂直谓圣人不然哉乃必谓至理之无此是故庄子将明流统之所宗以释天下之可悟若直就称仲尼之如此或者将据所见以排之故超圣人之内迹而寄方外于数子宜忘其所寄以寻述作之大意三、简答题1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2、韩愈对儒家仁义道德的新解释3 简要评述魏晋玄学各派对自然与名教关系的看法4、程颐对道与阴阳关系的论述5庄子是如何继承和发挥老子的思想的?6、什么是法界缘起论?华严宗是如何论证法界缘起的?7、朱陆之争的内容及其意义。
8、试述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
9、试比较王充与郭象的“自生”理论。
10、唯识“四分”的构成及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11、什么是见闻知之与德性知之及其二者的相互关系?12、试分析康有为天人学说的主要特色。
13、简论孟子的“四端”说14、述评王弼的言意之辩15、试述孙中山的民生史观16、“宋明理学”这一名称指的是什么?“理学”一词有广狭二义,分别指什么?试说明之。
17、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特点为何?18、简述“孔颜乐处”的思想。
19、程颐然后论“道”与“阴阳”的关系?20、试用白话接受张载的话“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21、朱熹用月印万川的比喻说明什么问题?22、试述王阳明的格物伦思想。
23、怎样分与评价王弼的一段话:“忘象者,乃得意者也;……而象可忘也”24、怎样评价王夫之对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批评?三、论述题1、分析、评价庄子齐是非的思想2、分析、评价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
3中国哲学中,“天人和一”论有哪几种理论形态?请分别予以评述。
4论先秦时期人性论的历史的与逻辑的演变5、分析、评价庄子齐是非的思想6、分析、评价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
西哲复习题一、命题阐释1、泰勒斯的“水”2、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3、普罗太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4、苏格拉底的“接生术”5、柏拉图的“回忆说”6、伊壁鸠鲁的“快乐论”7、教父哲学8、“奥卡姆的剃刀”9、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10、拉美利特的“人是机器”11、康德的“自在之物”物理主义12、证伪主义13、工具理性14、自为存在15、德性即知识16、四因说17、宗教改革18、实体即自因19、启蒙运动20、知识学21、绝对理念22、物是感觉的复合23、实证主义24、唯意愿(意志)主义25、【詹姆士讲的】纯粹经验26、加谬的"荒谬"27、柏格森的两种时间28、胡塞尔的"回到事物本身去"29、康德的"先验综合判断"30、莱布尼茨的"先定和谐"31、库萨的尼古拉:"有知识(或译为"有学识")的无知"32、海德格尔:真理就是无遮蔽。
33、斯宾诺莎:神是唯一的实体。
34、笛卡儿: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把所有事物都来怀疑一次。
(通史上,499)35、尼采:重估一切价值。
36 毕达哥拉斯:数是万物的本原。
37、亚里士多德的"第二实体"38、莱布尼茨的"单子"39、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40、培根的"四假相"说41、费希特:自我设定非我42、斯宾诺莎: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43、贝克莱:物质或有形实体是矛盾概念。
44、黑格尔:理念是概念与客观性的绝对统一。
45、康德:实践理性有三条公设。
46、爱利亚学校47、柏拉图“回忆说的主要内容48、德漠克利特的“影像”说49、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哲学”的定义50、休漠的不可知论观点51、笛卡儿的二元论52、卢梭关于人类不平等的论述53、康德的“自在之物”(“物自体”)54、费尔巴哈论“思维与存在的统一”55、洛克的白板说56、奥古斯汀的神正论57、存在(巴门尼德)58、剧场假象(培根)59、自然(费尔巴哈)60、摹状词理论(罗素)61、现象(胡塞尔)62、犬儒学派63、精神现象学64、物质与运动65、个性与共性66、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67、社会结构二、简答题1、“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要义是什么?2、“逻辑原子主义”的新哲学观有哪些?3、“结构主义方法论”的核心观点有哪些?4、穆勒关于个人与权力机构的关系的观点。
5、尼采《悲剧的诞生》的基本思路与叔本华思想的关系。
6、试析传统逻辑与数理逻辑所包含的不同方法论倾向。
7、詹姆士的意识流学说与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的关系。
8、试析海德格尔的时间观;以及它与康德的时间观的关系。
9、简述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论题与自由的关系。
10、试析梅洛.庞蒂的知觉观。
11、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12、简评实用主义真理观13、海德格尔论“此在14、柏拉图前,后期思想的差别15、叔本华,尼采唯意志主义的异同16、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17、康德的“哥白尼革命”18、斯宾诺莎的“实体”“神”于“自然”的涵义和关系19、贝克莱如何看待实体20、阐述休漠对因果关系的观点21、以“空间”为例,说明康德如何论证感性纯形式(纯直观)的存在?这种论证如何体现“哲学中的哥白尼革命”的涵义?22、黑格尔辩证法的特点23、尼采如何论述”悲剧的诞生“24、如何理解尼采的“对力量的意愿”(权利意志)25、弗雷格如何看待“意义”与“所指”26、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三、论述题1、德谟克利特的认识论为什么称之为“影象论”?2、试述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3、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的“四假相“说及其思想意义是什么?4、试论述洛克的”两种性质“5、休谟不可知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6、试论述黑格尔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解决。
7、试述拉卡托斯精致证伪主义对波谱朴素证伪主义的补充。
8、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西方发达社会的分析批判是否切中时弊?他们的理论观点有何借鉴意义?9、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和杜威)是如何阐述其真理观的?其真理观应如何评价?10、试论康德关于知性为自然立法的思想11、为什么库萨的尼古拉说,"哲学是一种有学问的无知",而霍布斯却认为,哲学是推理的知识?你自己认为什么是哲学,你为什么要学习哲学?12、详述并分析柏拉图通种论的基本内容。
13、弗雷格如何看待“意义”与“所指”14、试论述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与继承15 、比较霍布斯和洛克的社会契约思想16 、柏拉图的四线段比喻与他的理念论的关系17、马克思把亚里士多德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你怎样看待这一评论?18、评说十七世纪唯理论哲学家的本体观19、为什么说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20、评述霍布斯的哲学观21、试评柏拉图回忆说及其影响22、试评哲学史中论证上帝存在的宇宙论、目的论、及道德论三种模式23、评述柏拉图的理念论以及亚里士多德对它的批判(20分)24、评述中世纪哲学中唯名论和实在论之争及其在现代逻辑哲学中的影响(25、如何理解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和革命的?(20 分)26、谈谈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20 分)27、用上层建筑能动反作用的原理说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0 分四、解释分析下列哲学原著选段1、如果有人问:我们对于事实所作的一切推论的本性是什么?适当的答复似乎是:这些推论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
如果再问:我们关于因果关系的一切理论和结论是什么?就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经验。
“但是我们再进一步追根到底地问:由经验得来的一切结论的基础是?什么这就包含了一个新问题,这个问题将更难于解决和解释2、真东西是全体。
而全体无非是那个通过发展自己完满的本质。
至于绝对,应该说,他它本质上就是结果,它在终点才是真正的它;它的本性恰恰在于是现实的,是主体,是“成为自己”。
把绝对理解为本质上就是结果,尽管看起来很矛盾,但只要稍加思考,就能纠正这种矛盾的假相。
开端、原则或绝对,在最初直接说出来的时候,只不过是共相。
当我说一切动物的时候,这话并不能算一部动物学,同样情形,上帝、绝对、永恒等词也没有说出其中所包含的东西--这样一些词所表达的,事实上只是直观这个直接的东西。
3、写出下列哲学著作的作者或哲学家的著作亚里士多德《神学大全》《人性论》《人是机器》黑格尔4、这种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以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开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