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双极型晶体管

第二章双极型晶体管


qD pp e0 ne Lpe
γI :晶体管反向工作时的发射效率
◆硅晶体管的IEBO完全与ICBO类似
IEBOAq2ni xmE XmE:发射结势垒区宽度
2020/5/26
注意
晶体管的反向扩散电流和势垒区的产 生电流是很小的。
引起反向电流过大的原因往往是表面 漏电流太大。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搞好表面清洁 处理及工艺规范是减小反向电流的关键。
◆硅晶体管的反向电流:势垒区的产生电流(因为势垒区 的产生电流是由势垒区中的复合中心提供的)多子电流
I Aq2n x CBO
i mC XmC:集电结势垒区宽度
2020/5/26
IEBO
集电极开路(IC=0)时, 发射极-基极的反向电流
2020/5/26
◆锗晶体管
IEB OAqW D nb n b0 pb1I
其结构是一个NPN 型的三层式结构,上面 的N+区是发射区,中间 的P区是基区,底下的 N区是集电区。
2020/5/26
平面晶体管的发 射区和基区是用杂质 扩散的方法制造得到 的,所以在平面管的 三层结构即三个区域 的杂质分布是不均匀 的。
其杂质分布可根 据扩散工艺推算出来, 如图所示。
2020/5/26
InC
IC
IvB IpCO
InCO
P
N
IB
VC
2020/5/26
共射: RB
Vi VBB
2020/5/26
RL VCC
共基: IE RE
2020/5/26
IC RL
• 放大倍数与特征曲线: 输入特性/输出特性
2020/5/26
共基极输入特性曲线
输出电压VCB一 定时,输入电流与 输入电压的关系曲 线,即IE~VBE关系 曲线。
q
ALppD E E pE0(eq
V E/k
T1)
ICq
AnD B nB0 WB
q
A 2BBW nB0(eq
V E/k
T1)q
AnD B nB0 WB
q
L D ppCpCC0(eq
V C/k
T1)
IBICIE
基耳霍夫
2020/5/26
晶体管的发射效率γ
I nE IE
注入基区的电子电流 与发射极电流的比值
▲晶体管的击穿电压是晶体管的
另一个重要参数
▲晶体管承受电压的上限
▲击穿电压有
BVEBO BVCBO BVCEO
2020/5/26
BVEBO和BVCBO
BVEBO:集电极开路时,发射极与基极间的 击穿电压,由发射结的雪崩击穿电压决定。
对于平面管,由于发射结由两次扩散 形成,在表面处结两边杂质浓度最高,因而 雪崩击穿电压在结侧面最低,BVEBO由基区 扩有散 几层 伏表 。面杂质浓度NBs决定,所以BVEBO只
合金结的杂质分布特点是:三个区的杂质分布近似 为均匀分布,基区的杂质浓度最低,且两个P-N结都是 突变结。
合金结的主要缺点是基区较宽,一般只能做到10微 米左右。因此频率特性较差,只能用于低频区。
2020/5/26
2020/5/26

2020/5/26
平面管
在高浓度的N+衬 底上,生长一层N型的 外延层,再在外延层上 用硼扩散制作P区,后 在P区上用磷扩散形成 一个N+区。
2020/5/26
2.3晶体管的反偏特性
• 晶体管的反向电流是晶体管的重要参数 之一,它包括ICBO,IEBO和ICEO 。
• 反向电流过大的危害: 降低成品率 (反向电流不受输入电
流控制,对放大作用无贡献,而且消耗 电源功率使晶体管发热,影响晶体管工 作的稳定性,甚至烧毁 )
所以,希望反向电流越小越好 。
2020/5/26
ICBO
当发射极开路(IE=0)时, 集电极-基极的反向电流
2020/5/26
反向电流=少子电流+多子电流 +杂质电流
2020/5/26
◆锗晶体管的反向电流:反向扩散电流(少子电流)
ICBOAqW D nb n b0 pb1
qD pp c0 nc Lpc
γ:晶体管的 发射效率
却反而降低。)
谷值电压VSUS
2020/5/26
基区穿通电压
• 由于PN结空间电荷区宽度随着 电压增加而会发生改变,所以当 PN结空间电荷区宽度达到了和 基区一样宽的时候,基区发生穿 通效应。发生穿通以后,晶体管 就不能再工作了,这也是限制晶 体管工作的重要条件。
W
2020/5/26
w
2 0V
qN
基区输运系数 β*
0*
IC I nE
到达集电结的电子电流 与进入基区的电子电流之比
2020/5/26
晶体管的共基极直流增益
0
IC IE
0 0*
晶体管的共发射极直流增益
0
IC IB
0 10
2020/5/26
对于平面晶体管
载流子传输过程:
载流子从发射区到基区:发射效率Ƴ0
0
1
DpE
1 NB
2020/5/26
共射极输入特性曲线
在输出电压 VCE一定时,输 入端电流IB与输 入端电压VBE的 关系曲线,即 IB~VBE曲线。
2020/5/26
共基极输出特性曲线
何时饱 和?
输出端电流随 输出电压变化 的关系曲线, 即IC~VCB关系 曲线。
2020/5/26
共射极输出特性曲线
IC~VCE关系曲线
WB
DnB NE LpE
载流子在基区渡越:基区输运系数β0*
0*
11(WB )2 2 LnB
2020/5/26
计算题
• 已知一个晶体管的发射效率有99%,而 基区输运系数为98%,求该晶体管的共 发射极放大倍数,共基极放大倍数。
2020/5/26
• 关于放大倍数影响因素的讨论: p129-139 设计晶体管重要考虑,课程重要要求 1.发射结电子空穴复合以及发射极重掺杂 2.基区变宽效应
小结
晶体管的基区杂质分布有两种形式:
●均匀分布(如合金管),称为均匀基区晶体管。均 匀基区晶体管中,载流子在基区内的传输主要靠扩散 进行,故又称为扩散型晶体管。
●基区杂质是缓变的(如平面管),称为缓变基区晶 体管。这类晶体管的基区存在自建电场,载流子在基 区内除了扩散运动外,还存在漂移运动,而且往往以 漂移运动为主。所以又称为漂移型晶体管。
II0(eq kT U 1 )A(p n q P i2 0 D L n nn n N i2 0D L p p)e(q kT U 1 )
但是,如果基区很小,则载流子不 用一个扩散长度就恢复到零,而是用一个 基区的宽度就恢复成零L->W
2020/5/26
对于平面晶体管 代入PN结电流公式
IEq
AnD B nB0 WB
2020/5/26
ICEO
基极开路(IB=0)时, 集电极-发射极之间反向电流
2020/5/26
ICEO 1IC BO(1)ICBO
β:共射极电流放大系数 说明
▲要减小ICEO,必须减小ICBO。 ▲电流放大系数β不要追求过高
(因为ICEO太大,会影响晶体管工作的稳 定性)
2020/5/26
晶体管的击穿电压
n:常数
BVCEO
BVCBO
n 1
集电结低掺杂区为N型时, 硅管n=4,锗管n=3
集电结低掺杂区为P型时, 硅管n=2,锗管n=6
因为β大于1,所以, BVCEO< BVCBO。
2020/5/26
BVCEO测试的电路图
2020/5/26
测试时经常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负阻击穿现象。 (当VC达到BVCEO时发生击穿,击穿后电流上升,电压
2020/5/26
BVCBO :发射极开路时,集电极与基极间的 击穿电压,一般为集电结的雪崩击穿电压。
▲硬击穿(图中曲线甲): BVCBO:集电结的雪崩
击穿电压VB ▲软击穿(图中曲线乙):
BVCBO比VB低
2020/5/26
BVCEO
BVCEO 基极开路时,集电极与发射极 之间的击穿电压。
BVCEO与BVCBO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2020/5/26
0
1
DpE
1 NB
WB
DnB NE LpE
0*
11(WB )2 2 LnB
NE NB W B
温度增高—放大倍数增加 基区宽边效应—放大倍数增加
过分增加发射区浓度—放大 倍数减小
2020/5/26
2.2晶体管的直流电路
• NPN晶体管是电子传输过程
电子流
空穴流
InE IpE
N
VE
2020/5/26
晶体管的开关特性
RB
Vi VBB
RL VCC
晶体管开关电路原理图
2020/5/26
VB(t)
t0
IB IB1 IB2 t0
晶体管的开关过程
IC
t
ICS
0.9ICS
0.1ICS
t0 t1 t2 t3
t4 t5
t
td tr
ts tf
t
2020/5/26
晶体管的开关过程和开关时间
1 延迟过程和延迟时间 2 t0时刻,正脉冲信号到来,IB流入基极,但
晶体管的基本形式可分为PNP型和NPN型两种。
2020/5/26
2020/5/26
2020/5/26
基极:Base;集电极:Collector;发射极:Emitter。
2020/5/26
2020/5/26
合金管
合金管是早期发展起来的晶体管。其结构是在N型 锗片上,一边放受主杂质铟镓球,另一边放铟球,加热 形成液态合金后,再慢慢冷却。冷却时,锗在铟中的溶 解度降低,析出的锗将在晶片上再结晶。再结晶区中含 大量的铟镓而形成P型半导体,从而形成PNP结构,如 图所示。图中Wb为基区宽度,Xje和Xjc分别为发射结和 集电结的结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