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料]筹资风险分析案例

[资料]筹资风险分析案例

筹资风险分析案例【篇一:筹资风险分析案例】筹资风险分析――大宇集团的兴衰韩国第二大企业集团大宇集团1999 年11 日向新闻界正式宣布,该集团董事长金宇中以及 14 名下属公司的总经理决定辞职,以表示“对大宇的债务危机负责,并为推行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韩国媒体认为,这意味着“大宇集团解体迸程已经完成”,“大宇集团已经消失”。

大宇集团于1967 年开始奠基立厂,其创办人金宇中当时是一名纺织品推销员。

经过30 年的发展,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银行的信贷支持和在海内外的大力购并,大宇成为直逼韩国最大企业――现代集团的庞大商业帝国:1998 年底,总资产高达 640 亿美元,营业额占韩国 gdp 5%;业务涉及贸易、汽车、电子、通用设备、重型机械、化纤、造船等众多行业;国内所属企业曾多达 41 家,海外公司数量创下过600 录,鼎盛时期,海外雇员多达几十万,大宇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大宇是“章鱼足式”扩张模式的积极推行者,认为企业规模越大,就越能立于不败之地,即所谓的“大马不死”。

据报道,1993 金宇中提出“世界化经营”战略时,大宇在海外的企业只有 15 1998年底已增至600 多家,“等于每 3 天增加一个企业”。

还有更让韩国人为大宇着迷的是:在韩国陷入金融危机的 1997 大宇不仅没有被危机困倒,反而在国内的集团排名中由第金宇中本人也被美国《幸福》杂志评为亚洲风云人物。

1997 年底韩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其他企业集团都开始收缩,但大宇仍然我行我素,结果债务越背越重。

尤其是1998 年初,韩国政府提出“五大企业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集团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

大宇却认为,只要提高开工率,增加销售额和出口就能躲过这场危机。

因此,它继续大量发行债券,进行“借贷式经营”。

1998 58.33亿美元)。

1998 季度,大宇的债务危机已初露端倪,在各方援助下才避过债务灾难。

此后,在严峻的债务压力下,大梦方醒的大宇虽做出了种种努力,但为时已晚。

1999 月中旬,大宇向韩国政府发出求救信号;7 27日,大宇因“延迟重组”,被韩国 4 权银行接管;8月11 日,大宇在压力下屈服,割价出售两家财务出现问题的公月16日,大宇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在1999 年底前,将出售盈利最佳的大宇证券公司,以及大宇电器、大宇造船、大宇建筑公司等,大宇的汽车项目资产免遭处理。

“8 16日协议”的达成,表明大宇已处于破产清算前夕,遭遇“存”或“亡”的险境。

由于在此后的几个月中,经营依然不善,资产负债率仍然居高,“大宇”最终走向了破产。

分析要求:理解什么是筹资风险及风险防范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并分析“大宇” 走向破产的原因。

通过本案例你受到哪些启示?分析提示与参考答案:筹资风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个别风险,它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出量超出现金流入量,从而造成某些债务本息不能按时偿还,它对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及以后的筹资行为影响不大,只是短期内出现了支付危机;另一类是整体风险,它是指企业在亏损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企业发生亏损将减少企业净资产,从而减少作为偿债保障的资产总量,在负债不变的条件下,亏损越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也就越低,最终表现为企业终止清算后的剩余财产不足以支付债务,意味企业经营失败。

大宇集团存在的问题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问题还是其高负债经营所带来的筹资风险。

通过大规模举债,在经济稳定的环境下可以快速地促进企业的扩张与发展,但是一旦出现经济波动,就会使企业承担很大的风险。

在大宇集团的发展历程中充分体现了这种特点。

在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大宇集团出现经营上的困难,销售额及利润均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而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债权金融机构又普遍开始收回短期贷款,政府也无力再给予更多支持。

如果大宇集团也像其他企业集团那样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就可以避免出现上述的状况。

但是大宇集团的决策者却认为:只要提高开工率,增加销售额和出口额就能躲过这场危机。

因此,继续大量发行债券,进行“借贷式经营”,由于经营不善,加上资金周转上的困难,最终被债权银行接手进行结构调整。

因此,大宇集团的经营策略是冒险的,财务杠杆利益低于财务杠杆风险,资本结构不合理,巨大的债务压力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最终导致企业解散。

很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要借助外力的帮助,体现在经济方面就是债务问题。

债务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生存与发展。

公司在扩张时,举债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根据经济环境注意保持合理的债务结构。

大宇衰落的主要原因:韩国大宇集团这个曾经辉煌的企业最终走向了衰落,这中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经营环境不佳、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

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忽视融资风险,不恰当的举债造成企业陷入困境。

这实际上就是企业没有很好的把握融资结构。

因为债务融资方式下,企业不但可以获得发展资金,而且由于利息是固定的,企业所获得的经营收入越多,扣除固定利息后企业所获得的剩余利润就越多。

因此,适度举债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

但企业要想真正获得这一好处,有一个前提条件:企业的经营利润率必须超过债务利息率,否则,举债不仅不能使企业获得这种利益,反而会使企业因债务负担沉重而丧失偿债能力,甚至不得不宣告破产。

大宇集团可以说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大宇集团因过度举债,且其经营利润率在经济环境不佳情况下无法进一步提高,因而其不仅没有获得债务融资方式的好处,反而将自身逼上了难以自拔的财务困境。

可以说,大宇集团的崩溃是其盲目扩张、盲目举债,忽略融资风险的结果。

启示与借鉴从企业经营者理财的角度看,最主要的风险是融资与投资风险,企业投资所需要的资金往往要依靠各种方式获得。

因此融资风险也最终将决定投资风险。

以上正反两方面的案例。

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任何企业在采取何种方式融资,力图做大做强的时候,都必须考虑恰当的融资结构与融资比例。

企业恰当的债务融资策略可以使企业既能有效降低风险,又可使企业走入良性发展之路。

反之,盲目地、无条件地举债,特别是企业在经营利润小于债务利息率的情况下举债,且企业的债务规模过渡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对企业造成相当不利的影响,甚至于使企业最终破产倒闭。

这种因企业融资效益的不确定性而给企业所有者带来的损失,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融资风险问题。

【篇二:筹资风险分析案例】筑龙网以1040万会员的建筑社区为基础,为建筑师、工程师及相关人员提供建筑行业资讯、技术资料下载、招聘求职、技能培训、建材查询等服务,同时也是建筑人展示自我,增加业务合作与交流的平台【篇三:筹资风险分析案例】案例分析jd公司融资风险分析 4.1 公司概况 jd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电商企业之一,企业拥有近 1 亿注册会员,其中约 3 千万活跃用户,2014 年订单处理量近5120 亿笔。

jd 以家电销售起家,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发展,2010 年jd 成为中国首家突破百亿大关的电商企业,到2014 年已发展为以家电电子产品为主的综合性购物平台。

企业通过不断打造更加亲和的购物平台以获得较好的用户体验,同时企业提供富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成为近年来扩张最为迅速的电商企业。

近年来企业又开发形成了第三方购物平台,供商家进行商品的在线销售。

2014 月22日,jd 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jd。

是成为仅次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的中国第四大互联网上市公司。

公司自成立之初便以销售正品行货为销售理念、以提供更低的价格为服务理念,通过构建人性化的购物平台和贴心的售后服务。

在商品品质上,jd 有着严格的商品采购制度,以确保商品来源为正规供应商,保障商品质量。

价格方面,jd 保持着5%的毛利率进行定价,这比实体店铺的相同商品要低10%-20%,比其它类似网络平台也要低5%-10%,因此,jd 的销售数据在最近几年呈爆发式增长,销售数据也全线飘红。

近年来,凭借在3c 领域的深厚积淀,jd 先后组建了上海和深圳两个分公司,并与之搭配建立各自的物流体系,公司组建了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沈阳等六大物流中心,逐渐形成了对我国华北、华东和华南的全面覆盖,公司的物流体系覆盖到全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形成了全方位的物流配送网络。

公司不断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并建立公司强大的仓储体系,同时配送实施订单实时跟踪,大大缩短物流时间和物流成本。

自2004 年公司正式进入电商行业以来,公司一直保持高速的成长,自2005 来,连续8年企业增长率超过200%,截至2013 年12 月,公司营业收入达到了693.98 亿元,增长64%,交易额增长200%,相比于国内另一家电商企业阿里巴巴,其营收增长率和交易额增长率均接近其两倍。

2015 月,jd公司公布了其2014 年度财务报表,根据jd 公布的2014 年度未审财务数据显示,2014 年四季度jd 实现亏损 4.5 亿美元,在企业营业收入及交易额全线飙升的同时,2014 年jd 也创下了公司成立以来的最大记录亏损。

表4-1 列示了jd2010—2013 的财务业绩。

4.2 jd 公司融资概况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企业的发展更是如此,作为快速发展的电商企业,jd 初始资本实力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公司董事长就有着自己清晰的目标,那就是将企业旗下所有业务平台化,打造一个全新、友好、富有生机的购物平台,公司ceo 开始了自己的“烧钱”之路,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解决企业系统问题,不断加大对战略性业务的投入,以建立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电子业务。

因此,除了一小部分能够拿到的银行贷款外,短短十年间,随着公司对核心业务的投入加大,对物流方面的巨大投入,2009 年获得的 1.5 亿元的风险投资基本上全部投入到仓储的扩建和自营物流配送的建立上去。

jd 进行的数轮融资,不断向外界传达着企业不差钱,企业大有前景的自信。

至 2014 年jd 上市之前,企业主要进行的如下的融资。

4.3jd 公司融资风险分析基于电商企业的特殊营运模式,因其在运营方式和资本结构上与传统行业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房地产行业的债务融资水平相比于其他制造行业来说高出很多,我们不能因此就说房地产企业融资风险大而一般制造业融资风险较小。

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因此衡量电商行业的融资风险而将其融资风险指标与其他行业对比是不科学的。

因此,基于行业的特殊性,本文第三章选取了比较典型的七个上市电商企业为该“行业”的样本代表进行研究,以便于更加清晰地对公司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

4.3.1jd 财务业绩指标良好的财务业绩是控制融资风险的最佳保障,企业财务业绩对风险的评价主要存在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成长能力四个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