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计划

2020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计划

2020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计划2020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市委“一二三四五”的总体部署和“紧扣一个目标,突出三大建设,全力构建和谐”的工作主题,贯穿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主线,突出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主题,把握“科学发展、共创和谐”基调,进一步创新体制、创新内容、创新方法,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为“争进全国二十强,构建和谐新诸暨”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力量、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创新管理理念,推行外宣考核激励机制。

我局结合招商引资工作的实际情况,围绕重点宣传平昌县域经济状况和基本资源优势巴中“六路”建设进展情况为出发点,建立了外宣考核奖惩制度。

凡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党政刊物上用稿,按稿费的倍数计奖:县级二倍,市级三倍,省级四倍,国家级五倍,调研文章按县级200元、市级500元、省级1000元。

县党政网上发的简报,每篇10元的激励机制。

一、致力“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思想理论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课题式学习、主题型宣教、系统化服务”为重点,开展理论武装工作。

理论学习突出三大课题。

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市委中心组为龙头,以基层中心组、规模企业学习组为主体,联系诸暨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策划十大重点课题,举办十场学术报告、十个主题论坛,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正确把握重大理论的精神实质,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理论宣教重抓三大活动。

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主题教育、十七大精神宣讲、争进全国二十强大讨论”三大宣教活动,发挥市委讲师团、村干部报告团、企业经营者报告团和外来建设者报告团等宣教主力军的作用,深入单位、企业、农村开设讲坛、论坛,开展演讲、巡讲活动,宣讲形势,宣传政策,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理论服务强化三个系列。

以“知诸暨、爱诸暨、建诸暨”为主题,开展“百支队伍下基层、千个阵地搞活动、万份资料送基层”系列服务,构建信息对流、工作互动的宣传平台,通过理论宣传,营造同心同德建和谐、安定团结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加强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培训的同时,更注重对干部职工理论实践锻炼。

一是结合干部职工本人实际,有目的、有侧重的安排干部职工开展一些工作,如分配落实每个干部职工联系县级相关部门,学习掌握相对应的政策法规,锻炼他们实际操作能力和培养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二是安排干部职工经常深入外来企业开展服务工作,使他们经受锻炼和考验,以加强党性锻炼和为民服务的理念。

二、突出“科学发展、共创和谐”,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号码要来了,第二步就是打电话了,把要来的电话给客户打,问什么时候可以过来看看,客户的一贯反应都是(嗯,好的,有时间我就去的)。

但是,有时间?那到底是神马时候呢?这个就不知道了。

所以第二天就接着打,后来我学聪明了,直接跟客户约好几点过来,到点我就打,但通常情况来的人是很少的。

几率是打10个电话号码来一个人。

这使得顾客都会有习惯性的排斥拒绝,我打的次数多了,就会直接挂掉我电话,有的一听到我的声音就开始挂,很有很多直接把我拖黑名单里。

更有甚者对我说(你以后别再给我打骚扰了,我不去的)哎,又一个悲催的工作。

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扬主旋律,做好团结鼓劲、造势聚力的文章。

紧扣主题。

开展“科学发展,共创和谐”主题宣传活动,以“争进全国二十强,建设和谐新诸暨”为主线,以经济建设、中等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策划阶段性、集中性宣传课题,以强有力的声势传达市委市政府的声音,宣传各阶段的工作亮点,为决策开锣鸣道,为工作鼓呼助力。

突出主体。

聚焦民生,关注基层。

增强典型宣传的贴近性、针对性和导向性,大力宣传基层先进典型,使先进典型更加可亲可信可敬可学。

积极引导社会热点难点,着力提高突发事件的引导能力和水平,以正确舆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体现主动。

从机制层面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推进新闻宣传改革,完善制度强化宣传策划,深化舆情调研,优化新闻阅评,积极开展好新闻评奖活动,不断提高舆论宣传水平。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宣传、教育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督查落实。

高校要按照加强力量配备、明确专岗专责、着眼优化结构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领导的有关要求,协调推动党委宣传部门履行好宣传思想工作牵头抓总职能,把宣传思想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安排,不断完善经费支持政策和保障制度。

院(系)党委(党总支)统筹负责院(系)宣传思想工作,并明确一名分管院(系)领导和一名宣传员,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三、围绕“西施故里,和谐诸暨”,提升诸暨对外形象致力于推介城市品牌,提升区域形象,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有效开展对外宣传。

紧扣中心策划课题。

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着眼主流媒体,以“和谐发展看诸暨”为主题,组织开展“十大主流媒体聚焦诸暨”、“十大网络媒体连线诸暨”活动,积极向外宣传我市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经验、新成就。

全年力争在绍兴市级以上媒体发稿总数1500篇(条)以上,其中在中央级主要媒体重要版面、重点栏目发稿10篇(条)以上。

整合资源推介城市。

策划组织“六个一”形象宣传:拍摄一部形象宣传片,编印一册《历代名人话诸暨》,推出一项标识征集活动,制作一本《诸暨掠影》画册,征集一首城市形象歌曲,开展一批文化交流活动,多方位展示诸暨的实力、活力和魅力。

依托西施文化节、袜博会和珍珠节等节会,开展媒介外宣、经济外宣、人文外宣、旅游外宣,着力打造“西施故里,和谐诸暨”整体形象。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

着眼大外宣格局,进一步完善市委统一领导、社会各方共同协作的外宣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积极创设新闻发布平台,探索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规范新闻发布秩序;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宣传的应急协调处理机制,加强沟通联络,确保工作主动有效;加强与上级媒体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对外宣传网络。

建立健全互联网管理机制,落实互联网管理机构,建立网上宣传、网上监管、网上评论“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切实增强互联网宣传的应对能力和宣传水平,使互联网成为对外宣传的新平台。

截止到2020年11月末,共有约29万5000名外国游客访问大分县。

大分县估计2020年吸引外国游客人数时隔3年再次达到30万人。

四、立足“弘扬人文,提升素质”,构筑和谐道德体系致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地域人文传统,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创设良好人文环境。

挖掘、整合地域人文资源,提炼与历史相承接、与时代相吻合、富有地域个性的人文精神,使之成为“争进全国二十强,建设和谐新诸暨”的精神支撑、发展动力。

着重做好三篇文章:一要与上级单位联合开展课题调查研究,提炼诸暨人文精神;二要在全社会开展讨论,丰富诸暨人文精神的内涵;三要多形式多途径宣传诸暨人文精神,激发热情,激励人心。

开展和谐诸暨主题教育。

深化公民道德系列教育,开展以“和谐诸暨,你我同行”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突出“以和为贵,重自律守秩序”、“以和为荣,讲友爱睦邻里”、“以和为美,改陋习靓家园”三大重点,提升道德素质,规范社会行为,夯实和谐基础。

实施“乡风文明”工程。

着眼建设新农村大局,围绕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目标,深化基础性创建和“双百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大力开展以“崇尚科学”、“热心公益”、“和睦友爱”、“守法诚信”、“健康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五风进新村活动,致力打造“村美、户富、人和”的和谐新农村。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一是广场舞深入大街小巷,全镇21个村一个居委会共发展广场舞民间团体23个,吸纳广场舞爱好者xxxx余人,每当夜幕降临,随歌而舞的人们在享受文化的同时也在传播着文化。

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农商银行杯”枝江市健身操大赛,并荣获二等奖。

二是以农家书屋为载体,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素质;以镇村文化广场为阵地,设立文化宣传长廊、配套文化体育设施,引导群众农闲时节广泛开展文化娱乐、广场健身等文体活动;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平台,不断拓展活动内容,开发特色项目,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四、坚持“以人为本,彰显特色”,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加强统一战线建设。

统一战线要立足创业富民大舞台、形成服务经济大统战、促进和谐发展大团结、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交通工作会议要求,协调处理好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五大关系,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交通建设率先发展和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作出科贡献。

由于近年来我公司新建项目较多,同时大型机械设备投入运行后维修费用增强以及老实业贷款及利息的偿还,给公司的资金周转造成较大压力。

(三)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全乡改革、发展、维护稳定提高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以“文化体制改革年”为契机,扎实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与和谐社会相协调的和谐文化。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按照文化强市战略要求,适时召开文化强市工作会议,理清思路,完善体制,创新机制,明确目标,制定政策,为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强化公共服务。

以“城乡欢歌,共唱和谐”为主题,深入开展群众文化“三千”活动;以“文化阵地建设工程”为抓手,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和文化队伍建设;以“文化常下乡”为载体,深入开展送文化、“种”文化活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构建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外来建设者文化平台,促进社会各层面享有文化,使城市充满文化激情,乡村充满文化欢乐。

盘整文化产业。

强化产业意识,依托基础盘整资源,构建以文化旅游业、珍珠饰品业、媒体服务业、体育活动、书画市场、文化娱乐、节会经济、文艺演出等八大产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格局,以政策为导向,激励社会投资,以机制强管理,提高运行质量,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文化产业不断发展。

彰显特色文化。

以西施文化节为平台,展示古越文化、西施文化、旅游文化、民间传统文化,做好“三贤”文化文章,争取建立中国西施文化研究中心,积极申报中国书画之乡;深化文化特色村创建,丰富内涵,提升层次;认真规划,精心组织,抓好文艺精品创作,打响文化品牌,扩大对外文化影响力。

一是层层分解落实2020年宣传思想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切实整合各种宣传资源,发挥各种宣传力量,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形成宣传思想工作大合唱,不断巩固全旗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