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2C跨国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ebay引发的思考

C2C跨国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ebay引发的思考

C2C跨国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根据eBay的跨国交易引发的思考一、C2C概述(一)C2C含义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说起C2C,也许有些人并不清楚它是什么,但提到淘宝,易趣,拍拍等,他们可能会说出一大堆相关的信息。

由此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2C模式的商务活动在人们的生活中的普及度越来越高。

C2C就是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的一种商务模式,换句话说就是由提供商品的消费者与需求商品的消费者在线达成交易的方式。

举个例子来说吧,我有一件衣服,放到淘宝网上进行拍卖,被你买到,这种交易的方式就是C2C。

由于是个人跟个人的交易,大众化交易成为了C2C最大的特点。

从字面上看,C2C的构成要素包括买卖双方,即消费者。

消费者是C2C的主体,扮演着提供商品者和购买商品者的角色。

除此之外还包括电子交易服务平台,它将买卖双方聚集在一起,扮演着提供者和管理者的角色,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例如淘宝,易趣,拍拍,有啊这些网站,它们都是极具有代表性的电子交易平台服务。

C2C的主要特点有:较低的交易成本;经营规模不受限制;便捷的信息搜集;加大了销售范围和销售力度。

(二)国内C2C发展历程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99年-2003年)1999年邵亦波[1]创立易趣网,创中国C2C先河,作为C2C的先驱者和探路者,当时易趣网可谓风靡一时,之后从 2001 年 3 月起,全球最大的网络拍卖公司eBay 先后 3 次共注资 2.8 亿美元,分步收购了易趣网的所有股份,易趣网与eBay 国际交易平台全面对接,逐渐融入了世界范围的电子商务网络。

[1]1973年9月出生于上海,为哈佛大学商学院 1999 届 MBA 、哈佛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双学士,1999年参与创办易趣网络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易趣被eBay收购后,出任eBay全球副总裁第二阶段:发展阶段(2003年-2006年)2003年5月,阿里巴巴4.5亿成立C2C网站“淘宝网”开始,国际互联网大鳄雅虎与中国门户网站霸主新浪联袂推出的“一拍网”,之后腾讯于05年推出“拍拍网”,百度也提出将要推出C2C网站等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网站也统统推出了C2C业务,国内C2C的竞争可谓是白热化,斗争相当激烈,当时尤其以淘宝网和eBay易趣的斗争最为激烈,最终06年,TOM在线与易趣合资,更名为TOM易趣,这一战以淘宝胜利而结束。

第三阶段:稳定探索阶段(2006年-至今)2006年开始,淘宝网在中国的C2C市场占有率常年在60%左右,国内C2C 市场趋于稳定,目前形成了四大领域,淘宝、易趣、拍拍和有啊四家主要C2C 网站,但是如今,很多企业在探索别的类C2C的业务形式,比如团购网站,京东商城等等,而且现在老牌C2C网站也在探索跨国交易,争取进一步的发展。

二、eBay跨国交易的案例分析eBay是国际最大的C2C网站,易趣是当时中国最成功的C2C网站,eBay为了扩展国际业务,开发中国市场,跨国收购了易趣,本是强强联手,却在中国受到淘宝网的狙击,最终以淘宝市场份额有0%上升到72%,eBay易趣市场份额有90%下降到20%并改名为“TOM易趣”结束eBay的跨国交易。

(一)eBay易趣的起源和发展1.C2C 商务的先行者1999 8 月 18 日,易趣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在浦东成立,总裁邵亦波和执行总裁谭海音率领着一支仅有 15 人的高学历、高层次的创业团队,他们的“拳头产品”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提供网络竞价拍卖的网站——易趣网,打出的口号是“享受交易的乐趣”。

从那时起,中国经济领域开始越来越多地听到 C2C 这个充满新鲜气息的名词。

易趣网创立之时,中国的互联网正处在泡沫膨胀最疯狂的时期,任何跟网络沾边的概念都可以套取大量的资金。

1999 年 10 月,邵亦波就凭借“中国第一个 C2C 电子商务拍卖网站”的概念吸引了一笔 650 万美元风险投资。

实际上当时在易趣网平台上登录的产品不足两万件,且大多是主板、显卡等二手电脑配件,交易有 90%都在上海市区内同城进行,中国大多数网民对这种交易方式仍处在将信将疑的观望阶段。

但是,易趣网将这 650 万美元的融资绝大部分砸进了广告宣传中,铺天盖地的公司形象和业务推广的广告一时间赚取了不少“眼球”,易趣网那个由色彩鲜艳的两个小写字母 e 组成的笑脸形象 Logo 深深印入了人们心目中。

邵亦波和谭海音创办易趣的灵感来自于 eBay,不管是从网站页面设计、盈利模式还是收入结构上,在易趣身上都能找到 eBay 的影子。

由于这是一项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上前无古人的事业,两位创始人采取了简单易行的克隆 eBay 的方式,优良的“国际血统”和雄厚的资金支持再加上先进的营销理念,使易趣网成立不到半年就一跃成为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 C2C 网站,注册用户迅猛增长到 4 万人,登录物品数量以几何级数增加,当年年底,在刚刚成立 4 个月的易趣网上完成的成交金额突破千万元大关,一度成为早期中国互联网营销史上的一宗奇迹。

在 2000 年 1月的第五次中国互联网状况普查中,易趣网当选为中国内地最受欢迎的拍卖类网站。

2.扛过“互联网的冬天”2000 年下半年至 2002 年,易趣网成功地抗击了中国互联网事业经历的一次大衰败,在这次网络低潮中涤荡了自身部分网络泡沫,使该网站的营销团队、经营理念和市场定位更坚定、更纯洁。

2000 年 10 月,中国互联网的“冬天”进入最“寒冷彻骨”的时节,交际才能惊人的邵亦波却再一次利用“潜在市场”的概念和优良经营模式的展示在欧美资本市场上得到了 2050 万美元的融资。

这些资金用来完善易趣网的安全支付体系、信用评价体系和用户培育工作。

2000 年7 月,易趣网推出个人网上开店服务,短短一周即吸引 5000 多位网民“尝鲜”,此举切实地培养起中国首批真正靠网络来赚钱的网民,易趣也由“网上跳蚤市场”的形象渐渐向“网上王府井”转型。

2000 年 10 月,易趣与门户网站网易结成战略联盟,共推网上商品竞标服务。

2001 年 7 月,易趣网宣布对卖家登录物品收取登录费,次年 9 月,开始对网上商品成交后的卖家收取商品交易服务费。

3.空前大发展2002 年和 2003 年两年间,易趣网的注册用户数量以每年 300%的速度飞快增长,交易成功次数和成交额增长则在 200%以上。

2003 年底,易趣网的注册用户数为 430 万人,销售额达到 1.24 亿美元;2004 年第一季度,用户再猛增至550 万人,单季销售额 0.5 亿美元,成交率高达 50%,在中国内地同类网站中遥遥领先。

易趣网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其“老师”eBay 的注意,也正巧迎合了 eBay 的国际扩张战略。

2002 年 3 月,eBay 向易趣投资 3000 万美元,收购了易趣33%的股份。

2003 年 7 月,eBay 向易趣网增加投资 1.5 亿美元。

2004年 6 月,易趣网宣布进入网站整合期,并于当年秋天与 eBay 实现网络平台对接,易趣网更名为 eBay 易趣。

公司管理层在此期间发生变化,谭海音出走,邵亦波仅留任董事长,公司被 eBay 全面接管。

自此,邵亦波完成了从克隆 eBay 商业模式、借助风险资本进行 C2C 实践到最终被 eBay高价收购的创业链循环。

易趣网进入了面向国际市场的新时代。

4.eBay易趣与淘宝之争2003 年 4 月,马云创立淘宝网,进入了原本易趣一家独大的 C2C 市场。

这两个网站,马云都提出了“免费”的口号,声称所有的网络服务都是免费的,而且保证3年不收费。

于是,在C2C市场,淘宝和eBay易趣不可避免的展开了“战争”。

(1) 淘宝的“消保计划”淘宝网络购物市场进入纵深发展的时候,注意到了网商在网点流量、消费总量、营销配套以及信用体系等方面有着进一步的需求,推出了保障消费者利益的“消保计划”。

“消保计划”是对网络购物消费者利益的直接保护,网商将会成为最终受益者,更为重要的是淘宝出台的一些措施,甚至会成为“行业标准”,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2) 易趣放弃收费易趣的商品登录等增值服务费用就一直在下调。

2005年12月20日,易趣宣布推出“免费开店”等调整计划,首先免除的是中国用户的“店铺费”。

一个月后,易趣又进一步宣布免收交易服务费。

至于调整的原因,易趣公关总监刘薇承认是因为“大量的市场调研显示,中国的买家卖家确实对收费以及价格问题比较敏感。

(3) 广告大战2003年7月,eBay易趣对淘宝在宣传方面与其他各门户网站合作实行封杀,在门户网站投放广告不成,淘宝采取从农村包围城市策略通过各种广告联盟在个人网站上投放广告。

(4) 支付系统大战2003年,eBay 收购了剩下的2/3股份,全力收购了易趣。

那年炎热的夏天,eBay总裁惠特曼在西雅图宣布,将投资100亿美元用以推动eBay易趣在中国的发展。

2004年,eBay易趣并没有取得业绩上大的突破和进展。

而就在那一年,淘宝因为宣布全部免费,并开发出“ 支付宝[2]”第三方的付费方式,而获得了 C2C 商户的青睐。

在支付工具的问题上,淘宝给了 eBay 易趣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系统支持买家先付款。

在货到满意的情况下,通知支付宝将款项打到销售者手中。

这等于在虚无缥缈的网络销售中,树立了一个中间担保人的角色。

这一支付方式迅速获得了网民的喜爱。

2004年7月11日,eBay宣布,免费在华推出在线支付PayPal[3]中文版,以应对支付宝的挑战,以期给日益陷入增长困境的eBay易趣开出一条新路。

9月1日,贝宝与eBay易趣的平台对接,eBay 易趣的用户都能通过贝宝进行网上支付。

中国版的PayPal 也建立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功能。

它完全可以代行银行职能,直接支配交易款项,因此可能出现不受银监会的监管而越权调用交易资金的风险。

目前PayPal 游离在银行系统之外,难以跟踪其内部资金流向(数[2]支付宝,淘宝自行开发的第三方支付软件[3]PayPal,eBay自行开发的第三方支付软件千万用户的支付行为在其内部结算化解)。

在美国,PayPal 的收入模式主要是向卖家收取交易额1.9% ~ 2.9%的服务费,这部分费用占其全部收入的大半部分;另一部分的费用则来自与银行的分账。

PayPal 在中国则主要实行的是免费。

在eBay 易趣和贝宝平台对接之后,eBay易趣原有的支付工具“ 安付通”还将继续存在,“ 安付通是一个买卖双方对于安全交易的保证,而PayPal 是一个即时到账的支付工具。

因此,二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重复使用,并且可以互补。

” 易趣内部员工解释道。

但是,eBay的反应明显慢了,此PayPal(中国版贝宝) 不是 PayPal(美国PayPal)中国版的PayPal是通过和一家上海网付易公司合作的,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把这个平台建立在和欧美市场迥然不同的诚信发展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