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天柱县三十里水景长廊PPP防洪工程围堰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贵州省天柱县三十里水景长廊防洪工程项目部二0一七年十一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审表天柱县三十里水景长廊帮洞半岛三标段临时围堰工程施工方案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录一、工程概况 (5)二、施工区域及水文情况 (5)1、流域概况 (5)2、现有水利工程 (6)3、施工期水流控制特点 (6)三、围堰设计 (6)四、施工准备(施工资源配置) (7)五、施工方法 (9)1、围堰布置 (9)2、围堰施工顺序 (9)3、围堰填筑前的准备 (10)3、堰体填筑 (10)4、围堰迎水面防冲铅丝笼施工 (10)5、试验检测 (11)6、施工技术要求 (11)7、围堰拆除 (12)8、河道疏竣施工 (12)9、基坑排水 (13)六、质量控制 (17)1、质量管理网络 (17)2、质量保证措施 (17)七、安全保证措施 (17)九、防汛措施 (19)十、进度保证措施 (19)十一、环保措施 (21)十二、抢险预案 (21)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贵州省天柱县三十里水景长廊PPP防洪工程建设单位:天柱县城镇建设投资管理中心设计单位:天柱县明柱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监理单位:贵州省黔东南州水建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审计单位:中博信造价咨询公司施工单位: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鉴江河清水江支流。
古称北门江。
位于贵州省东部,天柱县境内。
源自坪地镇云洞村南,向北流至云洞村转西北流,至绞往转向西南,于八阳乡转东南流,至北寨转向东流,至白市镇汇入清水江。
全长95千米,中、下游河宽20~30米,流域面积831平方千米。
自然落差742米。
年平均流量17.3立方米/秒。
水能蕴藏量2.99万千瓦,流域内建有小型水电站、水库、拦河坝。
为县内灌溉农田和放运木材的重要河道之一,沿江两岸,均属宜林地带。
二、施工区域及水文情况1、流域概况帮洞半岛段位于鉴江河中游,北至邦洞中学北大桥;南至邦洞中学南大桥;支流汇于其中至邦洞镇桥头。
铜鼓寨段北至电站小桥口;南至冷水溪桥全长300多米。
中、下游河宽20~30米,流域面积831平方千米。
自然落差742米。
年平均流量17.3立方米/秒。
2、现有水利工程自然流域,支流段两岸有砌石挡墙分段砌筑3、施工期水流控制特点(1)本工程施工工作难度大,水流急,河面窄,部分地方给施工安全隐患带来很大威胁。
我公司将排出足够数量且富有水利工程施工经验的队伍进场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
(2)由于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匀,径流年内变化较大;(3)本工程纵向挡水围堰侵占部分,施工前需对对岸进行河道扩挖;(4)本工程在施工中应必须加强监测,防止出现塌方事故。
(5)河道内的砂砾卵石层属强透水性,施工位置的含砾粉质粘土为弱透水性,人工填筑碎块石为强透水性,围堰闭气难度大。
(6)本工程施工,必须搞好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防止污染周围水系。
各类渣料必须按监理工程师指示场地堆放。
采取措施,避免或尽量减少渣料侵占良田防止污染,以保护环境。
(7)工程施工交通条件较好,为本工程分段多工作面同时施工创造较好的条件。
三、围堰设计(1)安全可靠,能满足稳定性、抗渗及抗冲要求。
(2)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便于拆除并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及开挖碴料。
堰基易于处理,堰体便于与岸坡连接。
(3)能在预定期内修筑到需要的断面及高程。
(4)防洪标准:a、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本工程厂区导流建筑物为5级,其设计洪水标准为枯水期5年一遇。
b、施工期临时度汛洪水标准:本工程施工期临时度汛洪水标准采用20年一遇,相应设计洪峰流量为1065m3/s。
根据上述原则及现场地形、地质和材料供应条件纵向挡水围堰、上下游截水围堰均采用不过水土石围堰,围堰采用土石混合围堰,堰体前后边坡坡比均为1:0.4。
采用250g土工膜进行围堰防渗处理。
(5)引用规范及技术标准:1、天柱县三十里水景长廊工程邦洞半岛《设计图纸》。
2、根据现场调查所获取的资料。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4、根据我公司的技术装备能力和类似工程经验。
5、本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
6、本章各专项施工技术涉及的其他有关标准和规程规范。
四、施工准备(施工资源配置)根据工程特点,考虑到围施工任务紧,且占直线工期的需要,计划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施工组配置土建作业队和机械队的人员。
(2)配置管理人员、资源组、后勤组、技术组人员。
(3)为精简人员,便于管理,工作时间采用两班制;白班工作时间为8:00~20:00,晚班工作时间为20:00~8:00。
4)施工设备配置工程设备配置见下表。
表1 围堰施工设备配置表(5)劳动力配置表2 围堰施工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表(6)材料配置材料消耗以现场实际发成计算。
五、施工方法1、围堰布置砼挡墙与河道岸边平齐,河床高程389.55—390.56m,挡墙顶开挖高程390.00m,低于常年洪水位。
根据总进度计划,挡墙需全年施工,利用枯水期先修筑砼挡墙施工围堰,在围堰的保护下进行390.00m以下厂房下部砼浇筑和挡墙模板安装。
围堰为5级建筑物,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枯水期为第二年1月至3月)洪水。
采用粘土编织袋围堰,围堰顶高程391.00m。
根据砼挡墙河床条件,将对岸河道清理扩挖后尽量将施工临时子围堰向河道中心布置,给防洪墙施工让出足够的宽度。
纵向布置砼挡墙左岸,距砼挡墙建筑物4m宽,保证进入渠内施工道路布置要求。
上下游的横向截水围堰布置于尾水渠上下游导流墙外,距导流墙的距离应保证导流墙及砼挡墙基坑开挖放坡的需要。
2、围堰施工顺序临时围堰的施工程序为:前期准备→表层土清除→水上部分透水层开挖→围堰土石堰体填筑→基坑抽水。
3、围堰填筑前的准备施工队伍进场后,首先按要求进行上游围堰填筑。
填筑土方从取土场取用,反铲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至工地,卸在上游围堰附近。
草袋由仓库运至工地堆放在上游围堰附近。
3、堰体填筑土袋围堰的主要填料为粘性土,堰顶宽取5米,内侧边坡坡率取1:0.5,外侧边坡坡率取1:1。
在实际施工中,外圈围堰码成后,先行抽水,掏挖完内圈围堰位置处的透水层土体,然后堆码内圈围堰土袋,内外堰之间填筑粘土心墙,防止水塘底漏水。
用草袋、麻袋或编织袋装以松散的粘质土,装土量为袋容量的75%,袋口用麻袋线或细铁丝缝合。
本工程采用有粘土心墙的围堰,堆码土袋时,上下左右互相错缝,并尽可能堆码整齐。
在水中堆码土袋可用一对带钩的杆子钩送就位。
流速较大时,外圈土袋可装小卵石或粗砂,以防被水冲走,必要时并要抛片石防护,或者外圈改用竹篓或荆条筐内装砂石。
在内外圈土袋堆码至一定高度或出水面后,即可填筑粘土心墙,粘土心墙的填筑采取顺坡填筑,不得直接倾倒在水中。
4、围堰迎水面防冲铅丝笼施工堰体填筑至设计高程后,应及时行进迎水面防冲铅丝笼施工。
在围堰施工前的准备时间应将需要用的铅丝笼及装填用的块砾石准备就序。
装填时先将铅丝笼就位,用自卸汽车将装填料运至堰顶,采用人工装填。
装填好后的铅丝笼用8#铅丝绑箍串联在一起,形成整体。
装填用块砾石直径应大于15cm,但不宜大于50cm,以方便人工装笼。
铅丝石笼应伸入河床底部,上端至设计洪水水位以上50cm。
5、试验检测堰体粘土和石渣料的填筑,严格按照碾压试验确定的施工参数施工。
每层碾压完毕由专职质检人员初检后,试验室进行填筑质量检查。
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填筑施工。
水上粘土填筑质量检查:用于堰体填筑的粘土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密度检测采用灌砂法或核子射线法。
常规情况下,以灌砂法为主。
抽检频率按照《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以及《(碾压式土石坝)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规定的有关内容和办法执行。
6、施工技术要求(1)按图纸所示的边线和坡度进行填筑,不出现欠填,填筑高程按施工详图规定的高程上预留沉降超高,暴露表面的坡度清理平整顺直。
(2)根据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详图、施工技术规范规定要求、质量标准及施工形象进度要求实施各建筑物的填筑及碾压。
(3)围堰水上基础部位以及经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其它部位提前进行基础清理工作,未得到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合格之前不得进行填筑施工。
(4)不合格的填料,一律不得运至填筑部位。
沿围堰防渗轴线两侧各5m范围内的部位不得混入粒径大于20cm的块石。
(5)根据施工强度及道路条件选用满足规定的控制性进度要求的合适施工机械。
(6)用于各种填料压实的设备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并得到批准。
水上部位填筑压实设备采用15t振动碾,其振动装置能产生足够的振幅和频率以使填筑料能达到要求的压实和振实效果,振动频率的调节范围在1100~1600r/min之间。
振动频率及行进速度以使各种填筑料达到最佳的压实效果为依据来进行调整。
(7)运输不同填料的车辆相对固定,对运输同一种材料的汽车标上相同的标识,并分队编号,以便于指挥和识别。
一个车队的车辆尽量装运一个固定料场的填筑料,并经常保持车厢、轮胎的清洁,避免残留在车厢、轮胎上的泥土带入清洁的料源和填筑区。
(8)运输道路的交叉路口设置醒目的交通标志和信号设施,并设专职人员指挥、调度、统计运输车辆。
7、围堰拆除临时围堰在尾水渠工程施工、验收完成后将进行拆除。
围堰从上游向下游进行拆除施工,采用偏差PC220挖机开挖,3台15T自卸汽车运至下游碴场。
在下游碴场采用ZL50装载机平整,平整后的场地形成不小于3%的排水坡比。
8、河道疏竣施工根据施工总布置需要,临时围堰及防洪墙将布置在现河道上,为保证磨刀溪的正常泄洪及降低围堰水下抛填施工的难度。
进行围堰施工前应先对厂址段河道进行疏竣施工,将现河道向对岸推移,扩宽。
现河道约30m宽,深1.5m,将对岸河滩扩挖40m宽,入现河床水位以下深2m,对岸河道扩挖疏竣长度拟定为150m,疏竣后的河道两端应与原河道顺接,以保证泄洪流畅。
采用1台PC220液压挖掘机开挖,5台15T自卸汽车运输至碴场。
9、基坑排水1)、排水量的确定(1)排水量计算标准本标基坑排水主要为初期排水和经常性排水。
其中初期排水包括:基坑形成时积水、天然降雨、戗堤及基础渗水;经常性排水包括:天然降雨、围堰堰体及基础渗水、施工废水等。
(2)基坑积水砼挡墙基础位于河道两侧,开挖后格斗层为中等透水性,覆盖层空隙比为0.2~0.3%,天然含水水量为1.5~1.7%。
据此计算基坑积水。
(3)降雨根据本招标文件提供的水文资料,排水量根据多年平均降雨量计算;最大排水强度根据施工期最大日降雨强度进行计算。
(4)围堰堰体及基础渗水排水量考虑围堰的使用时段,采用全年2年一遇的汛期、中水期及枯期平均渗流量计算;最大排水强度采用全年20年一遇汛期最高水位的渗流量进行计算,以配置排水设备。
(5)施工废水基坑内施工废水包括:土石方开挖用水、混凝土养护、冲毛用水及施工机械冲洗用水,用水量根据气温条件、施工强度、混凝土浇筑层厚、结构型式等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