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轮机检修手册

汽轮机检修手册

N6.2-3.53型6.2MW凝汽式汽轮机目录第一章目的第二章型号及技术参数第三章工作原理第四章构造第五章技术要求第六章检修程序第七章验收第一章目的本手册适用于N6.2-3.53型5.8MW凝汽式汽轮机的维护和检修。

第二章型号及技术参数型号: N6.2-3.53轴功率: 5239KW额定功率: 5763KW额定转速: 11184r/min进气压力: 3.43Mpa进气温度: 435℃进气量:~21.4t/h排气压力: 0.01Mpa(A)排气温度: 40℃一阶临界转速:第三章工作原理本机为单缸、冲动凝汽式汽轮机,其主要元件是由喷嘴(也称静叶)与动叶(也称叶片)两个部件组成。

喷嘴固定在机壳或隔板上,动叶固定在轮盘上。

蒸汽通过喷嘴时,压力下降,体积膨胀形成高速汽流,推动叶轮转子旋转而作功。

第四章构造汽轮机由设备本体、调节保安系统、油系统、辅机系统四部分组成。

1本机设备本体主要由转子部分和静子部分组成。

转子部分包括整锻转子、叶片、危急遮断器、盘车齿轮、联轴器等;静子部分包括汽缸、主汽门、蒸汽室、喷嘴组、调节级护套、隔板、汽封、轴承、轴承座、调节汽阀、盘车装置等。

2调节保安系统本机采用的是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EH)。

主要由数字式调节器(沈鼓自控)、电液转换器(VOITH 阀)、液压伺服机构、调节汽阀等组成。

保安系统采用冗余保护。

除了传统的机械—液压式保安装置外,增加了电调装置、仪表监测系统的电气保护。

保安系统主要由危急遮断器、危急遮断油门、试验控制阀、电磁阀、油路遮断阀、主汽门、启动阀、仪表监测系统等组成。

3.油系统油系统由润滑油站、高位油箱、中间连接管路以及控制阀门和检测仪表所组成,其中润滑、控制油站由油箱、油泵、冷油器、滤油器、压力调节阀、各种检测仪表以及油管路和阀门等组成。

4.辅机系统本机的辅机系统主要由凝汽系统、汽封系统、疏水系统等组成。

第五章技术要求符号间隙或配合(mm)图示前轴承座与前底板间纵向键b1+b2 0.04~0.08 C(过盈)0~0.02a 1~2后汽缸与后底板间横向键b1+b2 0.04~0.08 C(过盈)0~0.02a 1~2前汽缸与前轴承座间垂直键b1+b2 0.12~0.16C 3a 7后汽缸与后汽缸导板间垂直键b1+b2 0.12~0.16C 3a /后汽缸与后轴承座间纵向键b1+b2 0.12~0.16C 2a 2前轴承座与底板间角销a /b /第六章检修程序1.一、检修周期(见下表)2.检修内容2.1 中修2.1.1复查机组对中情况。

2.1.2检查测量各部轴承。

2.1.3检查清理润滑油及冷却水系统。

2.1.4消除跑、冒、滴、漏及其他缺陷。

2.1.5重点检查易磨、易损部件,进行处理或必要的清扫和试验。

2.2 大修,包含所有中修项目,(另见下表)部件名称一般项目特殊项目每次必修项目不常修项目汽缸 1.检查汽缸有无裂纹、冲刷、损坯及结合面漏气痕迹等缺陷,必要时处理。

清扫检查各螺栓、1.测量水平结合面间隙及汽缸水平。

2.汽缸螺栓探伤。

3.汽缸无损探伤。

1.消除台版松动。

2.处理汽缸及前轴承下纵销。

3.调整汽缸、轴检修类别中修大修检修周期(月)12 24~36疏水孔等。

2.检查滑销间隙,进行必要调整。

3.修补汽缸保温。

承座中心和水平。

4.汽缸补焊。

5.刮研水平结合面。

隔板、喷嘴 1.检查、清扫隔板及喷嘴。

2.检查、调整隔板各部间隙。

1.测量隔板套及隔板中心。

2.隔板喷嘴探伤。

更换隔板及喷嘴汽封 1.清扫、检查汽封及弹簧,修理或少量更换。

2.检查修整汽封间隙。

1.汽封块大量更换和调整间隙。

2.隔板、喷嘴探伤。

更换汽封套转子 1.全面检查、清扫。

2.测量各部间隙。

3.测量转子各部数据。

4.处理叶片、拉筋、围带等一般缺陷。

5.转子联轴器找中心。

1.转子无损探伤。

2.叶片作频率测定。

3.处理轴颈、止推盘较大缺陷。

1.更换转子。

2.校直轴。

3.更换止推盘。

轴承 1.检查径向和止推轴承巴氏合金、瓦块、垫铁等部件,测量间隙、过盈和进行调整。

2.清扫轴承箱。

1.更换轴承。

2.检查止推轴承情况。

1.消除轴承座缺陷。

2.消除轴承座变形。

联轴器 1.清洗检查膜片及螺栓。

2.螺栓探伤1.更换螺栓。

更换整套联轴器。

调节系统 1.清洗检查调节系统所有部件。

2.主、调节气阀的阀杆探伤1.紧急保安器解体检查。

2.调速器解体检查。

3.调整调节系统并做实验1.更换齿轮、涡轮、调速器等。

2.调节系统特性试验。

油系统 1.清扫检查油系统各元件,根据情况处理。

2.循环过滤润滑油。

1.油系统换油。

2.油冷器试压。

油管路清洗。

凝气设备 1.清扫凝汽器水侧,检查汽侧。

1.更换抽气器喷嘴或扩压管。

2.清除真空系统泄漏。

2.凝汽器汽侧灌水试验。

二.检修程序 1.辅属部件1.1 当前汽缸温度低于150℃时方可拆卸保温层。

保温效果应能满足当环境温度为25℃时保温层外表温度符合下表之指标。

t 0为被保温机体表面温度 t s 为保温层表面温度1.2 拆除有碍检修的附属管线,并包扎所有管口以防异物进入。

2. 联轴器拆掉联轴器,复查机组对中情况,并做好记录。

3. 调速系统3.1 拆卸调速器与调节阀等部位的连接件。

3.2 拆卸检查调速系统与主轴的传动机构。

100≤t 0≤250℃ ts=35℃250≤t 0≤400℃ ts=40℃400≤t 0≤510℃ ts=45℃3.3 拆卸、清洗、检查并调试调速器。

4. 轴承部分4.1 拆卸轴承盖,检查各轴承合金与轴承衬应结合牢固,不得有沙眼、裂纹、空洞、剥离、夹渣等缺陷,工作表面光洁、无划痕及硬点,表面粗糙度为R a1.6。

4.2 下轴承瓦背与瓦座接触应均匀,接触面达到65%以上。

4.2 测量轴承各部间隙、轴承过盈量。

轴承间隙(暂定)见下表:轴颈直径mm 间隙mmΦ80 0.16~0.20Φ110 0.22~0.275轴承安装过盈量0.03~0.05mm。

4.3 检查测量轴承油封间隙。

4.4 轴承箱进行清理检查,不得有裂纹渗漏等情况。

5. 汽缸与转子5.1 检查汽缸有无裂纹、漏气、结合面的冲刷缺陷,测量结合面的结合间隙,0.05mm塞尺不允许通过。

5.2 对汽缸螺栓螺母进行清扫、检查。

螺栓进行无损探伤,确定无裂纹。

必要时进行金相分析和机械性能试验。

5.3 清扫、检查喷嘴、隔板和静叶片应无裂纹、腐蚀、松动等缺陷。

喷嘴检查完毕后用胶布封好,直至重新组装。

5.4 在水平剖分面上检查隔板和气缸的高度差,隔板应低于汽缸,最大不超过0.05mm 。

5.5 检查主轴、叶轮、推力盘、联轴节应无损伤及裂纹等缺陷。

5.6 转子中部最大弯曲度不大于0.03mm 。

动静部分同轴度应符合以下规定:5.7转子轴颈圆柱度公差值为0.01mm,表面粗糙度见下表:5.8 叶片、叶根应进行无损探伤,并记录叶片的冲蚀情况。

5.9 运行时振动过大,经诊断为动不平衡所致,转自应做动平衡校验。

6. 汽封6.1 检查前汽封、隔板汽封、后汽封,汽封径向间隙见下表:前汽封 后汽封 隔板汽封 0.15~0.20 0.15~0.200.25~0.30名称a -bc -(a +b)/2转子与汽缸±0.050.05~0.06转子与隔板汽封、轴承座±0.10±0.05转子与挡油环0.04~0.080.04~0.06主轴颈 联轴器轴颈 轴 封 Ra0.8mm Ra0.8mmRa0.8mm7. 主汽阀和调节汽阀7.1 主汽阀前滤网应完整无垢。

7.2 主汽阀、调节汽阀阀杆直线度公差值0.03mm,粗糙度为R a1.6,阀碟与阀座、阀碟与预启阀密封面研磨至R a0.8,保证密合,装配后应能自由开启,不得有卡涩现象。

7.3 填料初始压紧量不可太大,阀杆处允许有微量泄漏,运行一段时间后再调整压紧量,达到完全密封。

7.4 主汽阀、调节汽阀阀芯应无锈蚀及斑点。

7.5 阀芯与阀座接触时,阀杆还应有一定的富裕行程。

8.调速系统8.1 检测调节气门关闭后,调速器应保持不少于20%行程的富裕度。

8.2 调速器检修按制造厂提供的说明书进行。

8.3 按制造厂之规定对调速系统、保护装置进行特性试验和整定。

9.盘车装置9.1 清洗检查盘车装置各部件。

9.2 盘车装置与后轴承座装配连接时,应保证小齿轮与盘车大齿轮在脱开位置时的轴向间隙:10±1mm。

10.油系统10.1清洗、检查主油泵、辅助油泵、排油烟风机。

10.2清扫、检查油箱、油管路、压力调节阀、油过滤器、油冷器,必要时修理或更换相关部件。

10.3循环过滤润滑油,作油质分析。

必要时进行更换。

第七章验收1 汽轮机载满负荷运行24小时后,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或能满足生产需要。

确认检修记录数据准确可靠。

2 确认润滑油合格,油位正常,通过试镜确认供油正常。

3 危急遮断器手动实验灵活,主汽阀关闭迅速。

3.3 检查危机保安系统和报警联锁系统正常。

3.4盘车检查汽轮机无卡涩、摩擦或异常声响。

3.5 机组达到完好标准。

3.6检修记录齐全准确,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

附:常见故障与处理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处理方法振动 1. 对中不良2. 转子不平衡3. 联轴器故障4. 轴承间隙超标5. 转子组件损坏6. 主蒸汽带水7. 转子弯曲8. 地脚螺栓松动9. 装配不当10.转子轮毂松动1. 调整机组对中2. 校验动平衡3. 检查并处理4. 调整轴承间隙至规定值5. 修复或更换6. 打开疏水阀脱水7. 修复或更换8. 紧固地脚螺栓9. 测定故障点,拆卸调整10.修复或更换轴承温度过高1.轴承磨损2.冷却水套堵塞3.润滑油量少4.润滑油粘度超标5.供油温度高6.温度计失灵1.更换轴承2.清洗冷却水套3.检查油系统4.更换润滑油5.降低油温6.校验或更换无法启动 1.进口蒸汽压力低2.蒸汽过滤器堵3.调节阀卡涩4.跳闸阀关闭5.安全控制装置设置不当1.检查隔离阀2.清洗过滤器3.检查更换零部件4.跳闸发复位5.检查安全装置声音异常 1.汽封片摩擦2.叶片和喷嘴相接触1.预热盘车或解体检查修理2.检查推力间隙或调整动静部位间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