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蝉养殖技术

金蝉养殖技术

不同木质金蝉卵枝孵化的区别和注意要点!!!!!!!!!!!!!!今天简单写点关于不同木质的金蝉种苗,孵化中的现象白蜡的木质韧性强,耐水的侵蚀,如果湿度控制不好,孵化后期会有白色蘑菇状物质附着,具体物质不明,但是白蜡的卵枝好处是霉菌较少,寄生虫极少,控制好湿度温度孵化率还是很高的,如果有孵化经验的白蜡是不错的卵枝杨树上的卵枝木质耐水性差,不耐水的侵蚀,孵化中霉菌和寄生虫较多,孵化的过程中有个别人对其过敏,,其实很多人孵化都说杨树容易腐烂,这都是湿度控制过大导致的,根据其木质,适当控制水分,孵化率还是很不错的苹果和梨树卵枝木质中性吧,属于白蜡和杨树中间的木质,也会有少许霉菌和寄生虫,在没有药残这块影响下和其他卵枝相比较下,我认为是比较好的卵枝,但是最近几年果园的卵枝也暴漏出比较严重的药残问题,后期孵化会死亡很多的卵,建议大家慎重使用!!桃树上的卵枝有种胶质,产卵处有胶质和金蝉卵粘结,导致孵化困难,霉菌较多,特别是绿霉菌和白霉菌,用过一次不敢再用了,还有不懂卵枝孵化季节的,在这里在说一下,要想养殖金蝉成功,必须掌握金蝉的自然习性,最佳的种植季节是6月中下旬到7月初,孵化时间是4月底开始综合以上,不同的木质,孵化中的湿度肯定是有所不同的,不要一味的在网上找些资料,就按上面说的做了,其实最后的结果很大可能是孵化率很低,建议大家在白蜡和杨树上的卵枝下点功夫,孵化率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果树的卵枝最近几年药残严重慎用,桃树上的卵枝更要慎用,个人经验仅供参考,怎样保存金蝉卵枝,浅谈金蝉养殖趋势今天写一下关于金蝉养殖这个行业的趋势!和一些关于金蝉人工养殖的看法,经过又一年的实践,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理解,今天在这里简单谈一谈,与大家交流探讨。

近几年随着野生资源逐年减少人们开始关注金蝉养殖,,现在人工养殖技术属于摸索前进阶段,最新的养殖方法也就在100到200斤左右,但是随着人们探索的深入,我相信金蝉亩产会有很大的突破的,孵化后的成活率成为大家共同研究探讨的话题这几年金蝉需求旺盛,货源紧俏,价格一年一个台阶向上攀升的局面已经形成。

金蝉由农村野味摇身一变成为城市中高档食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相信未来3到5年金蝉价格可能会继续以每年每斤8到10元的速度向上攀升,我很看好这一行业,对着个行业充满信心!不过在这里我还是想提醒刚接触金蝉养殖的朋友,再好的行业也是有负面的东西,特别是养殖业,养殖金蝉是个趋势,但是没有网站上说的那样简单和高效益!这点大家要清楚,要以理性的心态对待金蝉养殖!有人说河南的二能害了全国养蝉人。

我认为二能在人工孵化方面还是有些贡献的,毕竟他是开启人工养殖的先例,但是深埋卵枝确实误导了全国的养殖户、、、、、、、在过段时间就到人工采集卵枝的时候了,孵化过卵枝的朋友一定有种体会就是,有的卵枝孵化率很高,有的却很低,在这里我想说说卵枝的保存,大家都知道野外的金蝉为什么那么少,原因和野外严酷恶劣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两大杀手就是温度和湿度!所以大家采集收集完卵枝不要放到屋里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是,冬天温度可以忽略,卵枝放到屋里一般是不会冻坏的,但是湿度还是要进行控制的,定期的喷洒一点水,相当于久旱逢甘霖好了今天就写到这,不同看法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学习回乡创业养殖金蝉6年金蝉养殖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从07年开始养金蝉至今,从最初的不懂养殖技术,养殖失败到积累养殖经验,改进养殖模式其中的各种辛酸喜悦,也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体会吧,现在关注金蝉养殖人的很多,但真正了解的却很少,大多数是在网络或者媒体上了解一些所谓养殖简单效益高,甚至是误导的养殖模式,导致了一批又一批人盲目养殖而失败告终,金蝉确实能人工养殖,而且养殖好了,效益确实不错,但是任何养殖行业有利润也存在风险,想要把风险降到最低,我认为首先要了解金蝉的自然习性,按照它的自然习性去养殖,这样才能养好,才能养出你想要的效益,以下写的这些都是我这几年实践摸索出来的,每句都是个人的经验之谈,希望关注金蝉养殖的蝉友们可以仔细的看完,我想你会从中有所领悟首先说一下金蝉的自然习性吧,金蝉是属于吸食类的昆虫,喜欢寄生在根系发达多汁多年生的树木,金蝉也应该属于冷血的吧,体温是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我在冬天挖看小金蝉时发现结冰的地块挖出来的小蝉在手里暖一会就会活动,从11月到来年的3月份看不出它生长,4到10月份应该是生长的时间,6到8月份是生长最快的时间,孵化出的蝉蚁到金蝉出土正常情况下要经历3整年的地下生长,第一年个体大小有大米粒到黄豆粒大小,第二年有一个花生米大小,第三年夏天出土,据我观察金蝉生长和他吸食的树根粗细有很大关系,一般当年种植下去的小蝉蚁百分之90以上在毛细根上吸食,第二年大部分转移到较深的侧根系上吸食,这就造成一种现象,同一年种植的个体有差异,出土的时间也相继不同,也就是说同一年种植下去的,大部分会在第三年出土,但也有有极少数会晚出一年至于网上说的缩短养殖周期我认为是不对的,真正的生长周期一点没变,人工养殖这块缩短的只是一个孵化时间和增加了林地的金蝉的数量,所谓野生和养殖的就更谈不上有区别了,唯一有一点不同的就是每亩产量的不同现在人工养殖这块做的几点是卵枝收集卵枝储存卵枝孵化林地选择和管理种植金蝉收获先说一下卵枝收集吧,卵枝这块大家应该不陌生吧,阳历8 9月份在树上经常见到带有疤痕+枯死树叶的树稍,这一般就可以断定是金蝉卵枝了,如果还不确定可以掰开疤痕的部分看一下是否有卵,一般北方农村以杨树柳树白蜡苹果梨树桃树为主,采集的时间我认为9--10月份比较合适,好分辨容易采集,而且知了产完的卵枝经历了几次雨水的滋养,给卵越冬做好了准备,个人喜好用白蜡树柳树上的卵枝,木质比较好,没药残不容易发霉,杨树的也不错,缺点是孵化的时候容易腐烂不容易掌握湿度,果园里因经常要打药。

对树上的卵枝里面的卵有一定影响的,用过两年感觉孵化和成活率不是很理想,这两年没有再用,采集卵枝方式一般使用的工具用个竹竿绑个大钩子或者锋利的镰刀头,也可以在五金店购买高枝剪卵枝储存很多人采集下来卵枝就是直接放到屋里了,也不去刻意的关注了,就等着孵化了,其实存储这块我认为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金蝉卵是有生命的,野外卵枝还有露水和雨水的滋养呢,所以卵枝不能长期处于一个干燥的环境,长期干燥的环境会造成蝉卵脱水发憋,体质下降,孵化和成活率下降,正确的做法是把卵枝放在一个通风处,根据卵枝状态的喷洒一点水,让卵枝有一定的湿度,具体喷水的次数根据卵枝湿度天气和温度来定,,比如冬天就可以少喷一点,冬天存储温度这块我是这样做的,在室外用塑料布和遮阳网盖上,这样能维持在零下5度以上的温度,存储过程中经常会选择晴天中午揭开塑料布晒一下太阳,这样更有利于蝉卵越冬,至于有些蝉友说的采集下来的卵枝要消毒和杀菌,我都让太阳给我解决了,呵呵其实对于卵枝消毒和杀菌这块,纯属是有人给添加上的高科技的外衣。

卵枝孵化说起孵化可能是大家比较关注感兴趣的事了吧,这几年我在野外观察发现小树上的卵枝孵化时间比大树林里要早,自然中金蝉卵孵化出蝉蚁的时间大概是6月中下旬到7月份,,这时的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适宜小蝉蚁生长,有的人3月份就开始孵化了,5月初左右就孵化出来了,孵化的过早也能孵化出来,这个我承认,但是过早的孵化出的小蝉蚁对野外温度不适应直接影响成活率,建议孵化时间控制在阳历4月底到5月初为好现在的孵化可分为两种孵化模式,一种是按照网上流传的温室孵化,一种是半自然半人工模式孵化,温室孵化这种模式最流行了,随便在网络上一搜索,就能找出N多关于温室孵化的资料,温度一直维持在27到32之间。

湿度控制在百分之60到80左右,其实我前几年也是用的这种方式,,孵化率还是不错的,但总体感觉成活率不是很理想,经过试验发现温室内的湿度温度和野外有差异,在孵化出蝉蚁种植时,林地里很难维持在温室里的温湿度范围内,特别是早晚的温差更大,孵化出的蝉蚁从一个恒定的环境到另一个环境产生应激反应,导致蝉蚁的活力能力下降,这应该是影响成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吧,相对于第一种方式,半自然模式的优势是后期让孵化出的蝉蚁适应野外环境,前15 天孵化工作可以把温度控制在27到32度之间,湿度控制在百分之60到80左右一定范围,后期慢慢把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和野外相差不大的范围,我的意思是温湿度慢慢接近自然状态,可先把晚上的温湿度回归到自然状态,一点一点的接近自然状态直至后期完全自然状态下出小蝉蚁,这样孵化出的小蝉蚁体质更好,适应了野外环境,相比在完全温室里孵化的蝉蚁成活率更高林地选择和管理林地选择,应选择不长时间积水的地块,夏季积水超过3天以上的地块不适合金蝉生存,还有最好是能浇灌方便的,种植时间如果遇到天气干旱,土壤湿度低,可以用提前浇灌来弥补,林地这块首先要解决的是他的头号天敌蚂蚁,很多人可能不在意会忽略这个天敌,我认为只有把细节做好,才能有好的收成,有的养殖户应该在孵化的时候见过蚂蚁吃小蝉蚁的情景,很让人心疼,所以林地蚂蚁必须要提前灭掉,灭蚂蚁的方式很多种,记得有个蝉友说过一种灭蚂蚁的方式是用糖块引诱蚂蚁然后再用开水烫,细想那位蝉友的做法,这个方式确实有一定效果,但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实在太大,我认为更好方式是诱杀,推荐两种效果比较好的蚂蚁药,绿叶牌的杀蚁饵剂,和山甲牌的蚂蚁药。

我用三年了,感觉效果不错还有一个是要选择根系发达无臭异味的树种,毕竟金蝉的食物来源是靠根系里面的汁液为生的,杨树柳树梧桐苹果梨树桃树等、、、都是不错的树种,林地树龄这块,有好多蝉友问我,多少年的树可以养殖,我回答的也很干脆,不论多少年都能种植,只不过是树龄不同,种植种苗的量不同,最后的产量不同而已,当然树龄越大,根系越好这样可以适当多下种苗,最后的产量也一定高于树龄小的种植挖沟深埋卵枝是绝对的错误养殖方式,这点我相信按此方式做的蝉友们深有体会,这种种植方式完全违背了金蝉的自然习性,道理很简单树上的卵枝,不可能钻到地下的,近几年随着养殖的失败大家逐步在改进养殖方式,现在比较好的种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撒蝉蚁,一种是插孵化好的卵枝,先说撒蝉蚁吧,首先是收集问题,我的做法是做一个两层架子,上层是摆放卵枝,下层放塑料布,这样孵化出来的小蝉蚁,就直接掉到塑料布上了,塑料布可以做成漏斗形状,塑料布中间搞个小孔,下面在放上一个小容器接着如图:种植前林地提前半个月左右灭完蚂蚁,还有一个工作,就是疏松土壤,目的是让蝉蚁顺利的钻入地下,疏松范围以树为中心,树周围一米左右范围,疏松深度控制在小于10公分,过深容易伤到根系,伤了根系对蝉蚁的食物来说是不利的,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范围呢?因为这个范围内根系最多,蝉蚁更容易找到爬附的根系,这样才能保证成活率这块。

撒的时候注意尽量不要用手去碰蝉蚁,因为蝉蚁比较娇嫩,可以把蝉蚁收集到一个容器内,把蝉蚁轻轻颠【dian】出来,为了避免每颗树下撒蝉蚁数量不均匀,可以采用先少撒,多遍撒方式插枝条就是直接插孵化好的卵枝,马上要出蝉蚁的那种,插之前也要疏松土壤,疏松和插的范围也是在树周围一米范围内,根系最多的地方,插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产卵区插到土壤中,这种插枝条方式有点不足的地方是出蝉蚁的时间较长,所以要经常关注林地土壤湿度这块,如长时间没有雨水可以进行适当的浇灌来控制林地里面的湿度,以上这两种种植方式可以灵活运用,也可以撒一部分蝉蚁在去插枝条这样效果也不错,金蝉收获树的周围要围网,这个是必须的,我今年体会到了,如果没有围网,毫不夸张的说你多年辛苦的成果会被一群人抓走,现在野外的金蝉越来越少,人们抓金蝉的兴致是越来越高,每到晚上树林里到处都是手电筒收获这块,小小的胶带给解决了大问题,为了便于收获,在树上绑上一圈透明宽胶带,绑的位置一般在一米五到左右,防止金蝉继续往更高处爬,为了更便于捕捉,林地里最好清除掉比较高的杂草和小灌木,有时金蝉也会爬到杂草和小灌木上退壳羽化,为了避免金蝉退壳,抓金蝉的小桶里可以先放一些清水,就能有效的避免退壳和相互抓伤变黑现象,以上写的这些经验,都是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虽然现在的养殖方式不像之前那样,养殖下去全军覆没,但是比起3年的等待,亩产一二百斤的产量实在是有点少,我认为现在的养殖方式还有要改进的地方,我能把自己的经验写出来,其实主要目的是第一是供大家参考,更希望蝉友能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出来,我们来一起去探讨交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中去发现问题,改进我们现有的养殖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