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更可靠
开宗明义,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是指由社会或家庭成员
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制度(养老的实质是由谁来提供养老
资源,即区分标准),可靠是指能够长久维持老人、家庭、社会的
稳定。
我方的评判标准是,何者更能够长久地维持三者的稳定
且持续良性发展,即何者更可靠。
我方认为,社会养老更可靠。
论点如下:
其一,老人对社会的信赖强于对子女的期待说明社会养老更可靠。
1992年,全国仅有8500多万职工和1700万离退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
截至2017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91548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
由数据的变化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参保率大幅提高,而这仅仅是社会养老的一角。
持续走高的参保率折射出老人对社会养老的信赖,更反映出社会养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家庭养老可比拟。
其次从老人主观角度出发,他们必然不希望自己成为子女的负担,社会养老予以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对老人而言也是一种慰藉
其二,家庭对社会的依托说明社会养老更可靠。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老年人在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等方面均处于较低的地位,再加上行动不便、体弱多病等因素的影响,几世同堂的家庭逐渐缺失其应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有这一切都导致了当代中国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道义上肯定了追求个人幸福的合理性,个体价值的确
立动摇了传统家庭伦理的基础。
他们转变了养老观念,开始走出“养儿防老”的圈子,加之受效益主义、拜金主义、个体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人们的家庭责任观念、家庭义务观念等都在不断更新、蜕变,有些人拒绝承担赡养老年人的义务,甚至虐待、遗弃老年人。
另一方面,
其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说明社会养老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