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的用途:有机硅产品具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建筑、机械、冶金、汽车、化工、纺织、医疗等等行业;近年来各有机硅产品如硅橡胶(资讯,行情)(资讯,行情)、硅油、硅烷偶联剂等产品年均消费增速都在20%以上。
需求回暖,价格上涨。
目前有机硅的主要下游行业,如建筑、汽车、电子、印染、涂料等,均已经出现的回暖迹象。
产品价格上涨。
由于下游行业需求不断上升,9月初以来,有机硅产品价格不断上调,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涨幅达22.3%。
从前几年价格情况看,目前有机硅单体价格仍处于较低区域,仍存在一定的上涨区间。
厂商开工率提高。
由于下游需求提升,国内大多数有机硅厂商都已经提高了开工率。
以国内有机硅单体产能最大的蓝星新材(600299,股吧)为例,蓝星新材(600299,股吧)江西星火有机硅厂6月份已经结束连续8个月的亏损,7月份有机硅销量创历史新高。
有机硅产品深度开发前景广阔。
有机硅单体产能释放较大。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年底国内有机硅单体产能将达110万吨,2010年国内有机硅单体产能将达到130万吨。
单体产能过快释放,对产品价格回升形成一定压力。
有机硅产品深度开发前景广阔。
深度开发有利于抵御行业周期性波动。
目前我国几家大的有机硅厂商,仍然以单体生产为主,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很大:以蓝星新材(600299)为例,受到经济危机冲击后,其毛利率水平大幅低于生产有机硅下游产品的宏达新材(002211,股吧)(002211)。
另外,有机硅下游产品市场更为广阔:由于近年来国内有机硅单体产能迅速扩张,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下游深加工产品领域,由于产品种类繁多、需求量大,附加值高,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有机硅将成世界最大消费国中国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有机硅市场。
“十五”期间,聚硅氧烷表观消费量从7.4万吨增长至26万吨,平均增长率超过30%,净进口量年均增长率为23%;2006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主要有机硅产品的产能和产量基本保持了20%以上的增幅。
2006年,中国现有甲基氯硅烷单体主要生产企业江西星火有机硅厂、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季化电石厂,分别计划或实施了扩建;江苏梅兰化工2.5万吨/年单体装置建成投产并拟进一步扩建;浙江集美化工的6万吨/年单体装置和江苏宏达的3万吨/年单体装置也将陆续建成投产;加上中国蓝星收购的罗地亚在天津的20万吨/年单体项目,到2008年,国内单体年产能将突破百万吨,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有机硅单体的净出口国。
随着新装置的不断建设,预计“十一五”期间中国聚硅氧烷消费量将保持15%~20%的年均增长速度,2010年可望达到54万吨,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有机硅消费国。
2007年,中国有机硅行业发展重点:中国有机硅行业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以下重点继续加快发展:一是推进科技进步,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二是推动企业间的联合和重组,小规模化、大型化发展,加速企业小技术和效益密集型转移,走集约化经营、上下游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路子;三是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从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入手,保护和利用好有限的资源,积极提倡责任关怀,重视安全和环境保护;四是加强和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有机硅材料行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有机硅产业。
有机硅主要产品及用途有机硅产品繁多,目前品种牌号多达万种,常用的就有4000余种,大致可分为单体、中间体、产品及制品三大类。
有机硅单体主要指有机氯硅烷等合成有机硅高聚物的单体,如甲基氯硅烷、苯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乙基三氯硅烷、丙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γ-氯丙基三氯硅烷和氟硅单体等。
尽管有机硅品种繁多,但其起始生产原料仅限于为数不多的几种有机硅单体,其中用量最大的是二甲基二氯硅烷,占整个单体用量的90%以上,其次是苯基氯硅烷。
此外三甲基氯硅烷、乙基及丙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等,也是生产某些品种不可或缺的原料。
有机硅工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单体技术的发展,单体的生产水平直接反映有机硅工业的发展水平。
有机氯硅烷(甲基氯硅烷、苯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是整个有机硅工业的基础,而甲基氯硅烷更是有机硅工业的支柱。
大部分有机硅聚合物都是先用二甲基二氯硅烷为原料制得聚二甲基硅氧烷,再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础聚合物,引入其他集团入苯基、乙烯基、氯苯基、氟烷基等而制得的。
甲基氯硅烷生产流程长、技术难度大,属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所以国外各大公司都是基础产品实行规模化集中建设生产,而后加工产品则按用途和市场情况分散布点。
有机硅中间体主要指线状或环状体的硅氧烷低聚物,有机硅中间体由有机硅单体通过水解(或醇解)以及裂解制得。
有机硅中间体是合成橡胶、硅油、硅树脂的直接原料,包括六甲基二硅氧烷(MM)、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物(DM)等线状或环状硅氧烷系列低聚物。
有机硅产品及制品有机硅产品由中间体通过聚合反应,并添加各类无机填料或改性助剂制得。
主要产品有硅橡胶、硅油及二次加工品、硅树脂及硅烷偶联剂四大类。
硅橡胶是有机硅聚合物中的重要产品之一,在所有橡胶制品中,硅橡胶具有最广的工作温度范围(-100℃~350℃),耐高低温性能优异。
硅橡胶按其硫化机理可分为有机过氧化物引发自由基交联型(热硫化型)、缩聚反应型(室温硫化型)和加成反应型三大类。
硅橡胶再通过模压、挤出等硫化成型工艺,可制得导电按键、密封圈、泳帽等最终直接用品。
由于有机硅具有优异的性能,因此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不仅可作为航空、尖端技术、军事技术部门的特种材料使用,而且也应用于建筑、电子电气、纺织、汽车、机械、皮革造纸、化工轻工、金属和油漆、医药医疗等国民经济各部门。
硅油及其衍生物的主要应用为:脱模剂、减震油、介电油、液压油、热传递油、扩散泵油、消泡剂、润滑剂、疏水剂、油漆添加剂、抛光剂、化妆品和日常生活用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颗粒和纤维处理剂、硅脂、絮凝剂等。
硅橡胶分为室温硫化硅橡胶和高温硫化硅橡胶。
前者主要应用于:密封剂、黏合剂、保形涂料、垫片、泡沫橡胶、模压部件、封装材料、电气绝缘、玻璃装配、医疗植入物、外科手术辅助材料、制模材料;后者主要应用于:管材和软管、带材、电线电缆绝缘材料,外科手术辅助材料、助燃橡胶件、穿透密封材料、模压部件、压花锟筒、汽车点火电缆和火花塞罩、挤压部件、医疗植入物、层压制品、导电橡胶、纤维涂料、泡沫橡胶。
硅树脂主要应用于:清漆、绝缘漆、模塑化合物、保护涂料、封装材料、接合涂料、压敏胶、层压树脂、脱模剂、黏合剂、砖石防水剂。
硅烷偶联剂主要应用于油漆、塑料和橡胶加工、粘合剂。
有机硅不仅可作为一种基础材料,结构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大量应用,还可作为助剂或辅助材料与其他材料共用或改善其他材料的工艺性能。
有机硅行业发展须关注三大问题一、投资激增单体装置须防过热因为看好中国市场,国外有机硅公司已在建设大型的单体装置,国内企业也通过自主开发或引进技术筹建或建成了许多有机硅单体装置、产业已出现明显的过热信号。
截至2006年末,各地已经明确的拟在建单体项目超过10个,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等地均有企业宣布将建设规模不等的单体装置。
假如目前这些拟在建项目均能按期投产,那么2008年之前中国的有机硅单体年产能就将超过100万吨,2010年将可能达到160万吨(包括道康宁张家港装置产能),远高于2009年中国有机硅单体产能集中释放[ 2010-02-08 ]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2009年,受益于国家出台扩大内需投资政策,有机硅消费稳步增长。
带动国内各有机硅企业陆续有新产能投产,并不断有新项目开工,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企业在建、拟建项目相继投产以后,将使2011年我国有机硅单体产能达到150万吨以上。
2009年有机硅单体项目投产总产能约为40万吨/年,山东金岭、江苏弘博、泸州北方、唐山三友、山西三佳和湖北兴发等多个项目投产,2009年末我国有机硅单体产能超过90万吨/年,同比增长近一倍。
另有多个单体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包括瓦克道康宁合建张家港40万吨/年单体,鲁西化工20万吨/年单体以及由新安化工和迈图合建的10万吨/年单体项目。
在筹建方面,宏达新材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项目,为其7万吨/年有机硅材料扩建项目筹集资金。
此外,宁波合盛等企业也有单体扩建项目。
随着新增产能的进一步释放,预计2010年我国有机硅单体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有机硅化合物,是指含有Si-O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有机硅是一类具有安全性、阻燃性、介电性、耐高低温性和生理隋性等一系列优异性能的高分子合成材料。
它广泛的用途几乎让每一个科技和工业部门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它形象地被誉为现代科学文明的“工业味精”。
中国有机硅工业经过20多年尤其是“十五”期间的自主开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无论是甲基氯硅烷单体的生产规模,还是有机硅产品的应用技术,都有长足的进步。
近年来,中国的有机硅市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有机硅市场的发展速度高于GDP增速,增幅超过25%。
目前,中国已形成蓝星星火、新安集团、吉化集团、梅兰集团、江苏镇江宏达5家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年产能达40万吨。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机硅市场增速减缓,但在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政府刺激经济政策的拉动下,我国有机硅市场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有了一定好转,尤其是近来行业呈现出复苏的迹象:单体生产满负荷运行,新装置建设重新开工,硅氧烷进口量回升,市场价格有所上涨。
2009年中国有机硅行业中有机硅单体的产能已经达到109万吨,产量为50多万吨,所有的有机硅产品2009年的表观消费量为45万吨(相当于90万吨单体)。
预计2010年有机硅产品的消费量会有15%以上的增长速度。
预计全部有机硅产品的表观消费量将达到55万吨,相当于110万吨单体。
有机硅单体是整个产业链的基础,而高附加值的有机硅下游产品则是产业链的核心部分。
我国有机硅的资源、市场和整个产业规模,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是要发展成为产业强国,就必须开发高性能、专用型的有机硅材料。
高附加值的有机硅下游产品是整个产业链中利润最高的部分,也是科技含量、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有机硅生产企业逐渐由原料开发向下游服务延伸将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2009年国内有机硅产能利用率仅50%2010/2/26/11:26 来源:海通证券慧聪化工网讯,有机硅行业2009年回顾:产能利用率只有50%。
有机硅行业2009年有机硅单体的产能已经达到109万吨,产量为50多万吨。
硅橡胶的产量为45-48万吨,硅油的产能为10万吨,产量为6万吨。
硅树脂的产能为2万吨,产量为1万吨,需求量2万吨,进口量为1万吨。